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61章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士之弊、牛金星遇异僧、自成伪檄等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士之弊

宋献策呈上奏疏后,走出朝堂,与李岩一同散步前行。恰好遇见两位僧人,他们设立祭台,供奉崇祯皇帝的灵位,旁边还有僧人诵经礼忏。这时,一位明朝降臣身穿华丽的官服,骑着马,由侍从引导而过,竟然没有表现出丝毫悲痛之情。李岩说:“为什么这些官员还不如和尚呢?”宋献策回答:“这种官员原本就是低贱之物,不是和尚的品质能超越他们的。”李岩又说:“明朝选拔官员,先要通过乡试,再会试,最后是廷试,还要经过观政候选,可以说是考核极其严格。但是为何国家有难时,愿意报效的人却如此之少?”宋献策说:“明朝的国政失误之处就在于过于重视科举,朝廷给予中举者高官厚禄,一旦君主遭遇危险,这些人都只想着自保。那些新晋官员会说,我这顶乌纱帽得来不易,二十年寒窗苦读才换来了这个职位,怎能一事无成?而那些位居高位的官员也会说,我官居极品也不易,二十年仕途谨慎,才达到这个地位,而且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改变局面,我即使独自赴死也无济于事。这两种人,都认为功名都是自己努力所得,所以对朝廷毫无感激之情,也就不足为奇他们会抛弃旧主、投靠新主,对国家之事漠不关心。由此可见,如此用人,非但没有彰显朝廷对士人的恩德,却还想要求他们报效,岂不是愚蠢至极!其中更有权势之家凭借关系而晋升的人,他们养成傲慢、贪婪的习性,不懂孝悌,又怎能忠义?还有富豪家族通过贿赂而晋升的人,他们花费大量钱财,只想从中牟利,未曾研习文章,又怎能懂得忠义?这就是近年来朝廷选官的一大弊端。如果当权者能够纠正这些弊端,回归正确的治国之道,那么朝中就没有侥幸上位之徒,民间也不会有被遗漏的贤才。”

李岩说:“刚才看见僧人敬礼旧主,足以看出他们良知未泯,那么佛教也应该值得推崇。”宋献策反驳道:“佛家本是西竺的外来产物,是一种异端邪说,充斥着欺骗和虚妄,不仅愚夫俗子为其所迷惑,就连学士、大夫也尊崇其教,纷纷学习。偶尔有人悲愤至极,就会剃度出家以逃避是非;遇到患难,就遁入空门忘记君父。原本庄严神圣的丛林宝刹之地,却成了藏匿奸佞、包庇叛逆的巢穴。君主无法得到臣子的忠诚,父亲无法得到儿子的孝顺,以平民的身份对抗王侯,以异端邪说混淆正统信仰,这种怠惰放纵之风,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如果说诵经真的有用,那么在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为什么不诵经退敌?如果礼忏真的有效,那么在君王为国捐躯之日,为什么不礼忏以延长寿命?这就是佛教的荒谬无稽,白白耗费百姓的财物去供奉它。应当把这些人当作普通人对待,烧掉他们的经书,驱赶全国的懒汉,以节省国家开支,这样国家财政自然充足,民间也不会有游手好闲之人。”李岩佩服说道:“军师的观点非常正常,主公如果能够采纳并实施这些意见,彻底革除积弊,将是国家和人民之大幸。”说完,二人各自返回营地。

牛金星遇异僧

牛金星准备入朝商议登基事宜,行至长安门外,只见一位身着僧袍的僧人站在街头拦住他,还大声呼喊道:“小僧有紧急之事,要禀告丞相。”牛金星问:“和尚有何要紧事?”僧人回答:“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却被你们的士兵逼得吊死了,现在你们不仅夺取了明朝的江山,还找不到太子的下落,特来向丞相询问。”牛金星勃然大怒,他的左右随从想要杀掉僧人。僧人大笑道:“和尚只有一个头,砍了又能值什么呢?你们几万人的头又如何?”牛金星说:“这僧人疯了,不要杀他。”牛金星让他赶紧滚,僧人走了几步,化作一阵清风,消失无踪。

自成伪檄

李自成攻陷京城后,一边派人招降吴三桂,一边发文招降左良玉、高杰、刘泽清等将领。伪檄的内容,详见吴三桂请求援兵的记录。

自成伪造天命

宫中忽然搜出一只渗金铜炉和一只漆金铜炉,上面都刻着“永昌元年三月之吉”。众人惊骇不已。这时果毅将军入朝报告:“四夷馆中有十几位来自西域的番僧,口齿不清,呈上一份表文,翻译过来说是他们西天竺国国王弥离哆斯满派来的使者,前来祝贺中国新天子登基。”

自成改换服饰印契

当时,顺朝所有文官都受大将军节制,一品官员的冠上插有雉尾,一品公服采用棋盘方领补子的服色,文武官员一律改换服饰。印章中,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符,四品以下的官员使用契。

公主梦见帝后

何新救了明朝公主到周奎家中,公主思念父皇母后,多次想绝食。左右之人苦苦劝说,勉强延续公主生命。一天公主打盹时,忽然梦见先帝、先后与王承恩来到面前。先帝、后说:“我已经向上帝控诉,逆贼恶贯满盈,不久自当消灭,但劫数尚未结束,结果只在一年多之后。”说完,先帝披发仗剑,追逐杀戮闯贼,突然传来连声炮响,公主受惊而醒,将此事告诉了周奎。李自成死于罗公山

李自成于四月三十日向西逃窜,焚烧京城的五凤楼,京城九个城门起火,火光冲天,百姓哭喊声传至数十里外。听说唐通被冯有威杀死。

五月初二,吴三桂军队追至定州清水河下岸,斩杀贼将谷大成,贼将左光先坠马折断脚踝,李自成多次败退。五月五日,李自成率众将直接逼近吴三桂营帐进行大战,从辰时到酉时,双方互有伤亡。此时突然狂风大作,贼军阵旗全部倒下,李自成中箭,从马上跌落,连忙返回营帐。从此以后,李自成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吴三桂也没有急于追赶。牛金星见形势不利,萌生异心,嫉妒李岩、李牟在军中很受欢迎,便想除掉他们。

恰逢河南归德府同知陈奇、商丘县令贾士俊,定陵县令许承荫、鹿邑县令孙澄、考城县令范隽、柘城县令郭经邦及尚国俊七人,均被明朝兵部尚书丁启睿命令参将丁启光捉拿,又送往南京,李岩便请求率兵收复失地,李自成同意。牛金星进谗言说:“李岩此次必定不会回来,叛乱之心早已暴露,不如杀了他。”李自成听信其言,命牛金星设宴诱杀李岩。宋献策一向与李岩交好,于是去见刘宗敏,用牛金星陷害李岩的言语激怒他。刘宗敏大怒说:“牛金星没有立下一箭之功,竟敢擅自杀害两员大将,老子必须杀掉他。”从此,李自成手下文臣武将开始相离心离德。

宋献策离开后,刘宗敏率众赴河南,李自成与李过及几位猛将率领十万兵力,从河南到湖广,打算与张献忠会合,渡江抵达辰州。他们得知张献忠已入川,于是驻扎在黔阳二十里外。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正月下旬,李自成等人驻扎了二十天,附近百姓苦不堪言。李自成听说何腾蛟的军队将至,便深入山区查看要地,见到罗公山险峻而广阔,于是分称三大营驻扎山下,计划长期驻守黔阳。但因军饷只能支撑两个月,他命刘宗尧等率兵两千渡江,前往豫楚交界的郡县抢劫粮食;命辛思忠、杨彦率兵两千,在湖广沿江府县抢劫粮食。

一天晚上,李自成刚躺下睡着,突然大喊:“杀杀杀!我不怕你。”窦氏惊问怎么回事,李自成说:“刚刚梦见坐在北京宫殿上,忽然看见崇祯皇帝与范景文、倪元璐、汪伟、吴襄、周遇吉等数十人要抓我,我就挣扎醒来。”窦氏说:“不要害怕,是疑心生暗鬼。”李自成再次入睡,又梦见先前的情景,听见文武官员怒斥声如雷,于是醒来。

第二天,他病情加重。李过每日前来探望,由此与窦氏私通。李自成病情日益严重,半夜连连喊道:“皇帝饶了我吧。”遂去世。李过以皇帝礼仪将其安葬。

当时,清朝有人向清朝皇帝上贺表称李自成是病故。

李过投降何腾蛟

李自成死后,其侄子李过与贺锦、牛佺、任继宗、刘体仁等共议,诸将均劝李过投降南明朝廷的何腾蛟,李过于是率众归附。

有人说:李锦(此处笔误,应为李过)外号一只虎,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自成死后,李过护送李自成妻子高氏渡过洞庭湖,占据山寨驻守。南明隆武帝派马吉翔招降李过,赐李过名为李赤心,封高氏为忠义夫人。南明隆武帝去世后,南明的堵胤锡以永历帝阁部大臣的身份任湖南巡抚,李赤心接受了他的招安,向南明称臣。然而李过非常桀骜不驯,在军营内尊称高氏为太后,上疏时也称李自成为先帝,朝廷建议何腾蛟此时应大局为重,容忍此事。后来,何腾蛟以阁部身份率轻骑前往李赤心营地,联合攻打长沙,并封李赤心为兴国侯。

李过虽然投降了南明朝廷,不过也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已经到了这一步,不再是以前的天下;朝廷到了这一步,也再是以前的朝廷。君子读到这里,能不再三叹息?这是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四月十三日,计六奇(字用宾)书写于社埄王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