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7章 丙寅五月初六纪异(北京天变邸抄)、传国玺出等

丙寅五月初六纪异(北京天变邸抄)

天启丙寅(公元1626年)五月初六日巳时,京城天空明亮洁净,突然传来一声如雷霆般的巨响,自东北方向开始,逐渐逼近京城西南角。灰色烟雾腾空而起,房屋剧烈摇晃,片刻之后发生剧烈震动,天崩地裂,天色瞬间漆黑一片,成千上万的房屋瞬间沉陷。从东面的顺城门大街至北面的刑部街,长三四里、方圆十三里范围内,所有建筑几乎全部化为粉末,数万间房屋被毁,两万多人罹难。

王恭厂一带受灾尤其严重,尸横遍野,恶臭熏天,瓦砾碎片漫天飞舞,难以辨识。街道、门户均受到剧烈震动,震声向南传至河西务,向东传至通州,向北传至密云、昌平,各地上报的灾情相似。京城中几乎所有房屋无一完好,举国上下陷入恐慌。象房倒塌,大象纷纷逃出。远望天际,云气形态各异,有的如乱丝,有的五彩斑斓,有的如黑色灵芝,直冲云霄,长时间后才渐渐消散。

钦天监周司历向朝廷奏报:“五月初六巳时,地面传来如同霹雳般的轰鸣声,自东北艮位向西南方移动。天空中出现云雾遮蔽,许久后才散去。占卜结果显示:地面震动预示着天下将爆发战争,后宫与宦官作乱严重。”他又说:“地下发出隆隆声响,是为凶兆,该地将有灾难。地底传来混混沌沌的声音,该邑必将灭亡。”魏忠贤认为这是妖言惑众,下令杖责一百,将周司历打死。

后宰门附近有一座火神庙,建筑规模宏大,装饰辉煌。初六那天清晨,负责守门的内侍忽然听到一阵音乐声,先是传来一阵粗犷的乐曲,紧接着是一阵细腻的旋律,如此交替反复三次。众内侍感到非常惊讶,纷纷起身巡查,发现声音是从庙宇内传出。众人合力推开殿门,只见一个状如红球的物体突然从大殿中滚出,瞬间腾空而起,与此同时,东城区方向就传来了巨大的震动声响。

哈达门火神庙,庙祝看到火神像摇摇晃晃,似乎要走下神坛,急忙点燃香烛,跪地祈告说:“火神老爷,外面正值干旱,千万不可离开。”火神似乎正要迈出神坛,庙祝痛哭流涕抱住神像。正当两人推拉之际,东城的震声突然响起。

此时,皇帝正在干清宫用餐,宫殿震动,急忙奔向交泰殿,内侍们都没来得及跟上,只有一个贴身侍卫扶着他奔跑。建极殿的栏杆和屋顶瓦片纷纷坠落,这个侍卫头部被砸裂,而干清宫的御座和御案也都翻倒在地。真是异象!

绍兴府周姓吏目的弟弟刚到京城两天,从蔡市口遇到六个人,刚行完礼,他的头颅忽然飞离身体,而这六人安然无恙。

一部官员的家眷因天黑地动,家具翻倒,妻妾仆人摔倒在地上,相互碰撞,一段时间后天色渐亮,大家都是蓬头垢面,如同病人或鬼魂。

大殿施工的工人因地震坠落的约有两千人,全部摔成了肉袋。

郎中潘云翼的母亲住在后屋,雷电交加时抱着一尊铜佛跪在庭院中,屋顶的瓦片纹丝不动,得以幸存。前屋的十位妾室都被埋在厚厚的土下。不过《颂天胪笔》记载:抱着佛像的是潘云翼的妻子,而非母亲。

北城都察院官员这一天进衙门时,骑在马上抬头看见一位神人,头戴红冠,头发赤红,手持宝剑骑在麒麟上,离自己很近,吓得从马上摔下来,额头受伤。就在众人惊慌失措之际,东城突然发生震动。

初六日五更时分,东城有一个赤脚僧人,沿街大声疾呼:“快跑!快跑!”

所有受伤的男女都赤身**,一丝不挂,也不知为何。有一位官员的随从在震动发生时,头上的官帽、身上的衣裤鞋袜,一瞬间全部消失。

初五晚京师城隍庙里,有道士听到殿堂内传来阵阵嘈杂喧闹的叫喊声,类似于唱名的声音。

初六,王恭厂里的一名小太监清晨到达厂里,看到团团兵马将厂子包围。他听到有人说从内部抓来一人,就捆绑一个。小太监见状赶紧逃离,紧接着就听到一声巨响,震动了整个王恭厂。

五月初一,山东济南知府前往城隍庙烧香,走到庙门口时,随行的官吏和仆从都突然昏迷不醒。有一个皂隶的妻子来看望丈夫,看到已死去多年的前夫竟然在庙里当门卫,前夫说:“庙里不能进去,天下城隍正在这里造册。”

四月二十七日下午,有云气形状似旗帜,又似关刀,出现在东北角上,长达天空,起初为白色,后变为红紫色,持续一段时间后消失。

五月初三,云气又在北方天空出现,形状如丝带,颜色为红色。初四,又见到形状类似如意的云气,颜色为黑色。占卜者说:这些都是太白星、蚩尤旗的变化形态,实际上是一种东西。

长安街上空,人头纷纷飞落,有的只有眉毛和鼻子,有的连同额头一起,纷纷扬扬地坠下。巨大的树木被风吹到密云,驸马街有一块重达五千斤的大石狮子,几百人合力也无法移动,却突然从空中飞出,落在顺城门外。地震发生后,有报告称红色细丝衣物等物品飘到西山,大部分挂在树梢上。昌平州教场中堆积着大量的衣物,还有首饰、银钱、器皿等各种物品。户部张凤达派随从前往查验,证实确有此事。

我听说宰相顾秉谦的妾穿着单裤跑出街头,顾秉谦回家时看到她,连忙将赤身裸足的她扶回家,其他人则陷入地下,不知所踪,人数众多。又听说冯铨的妻子坐在轿子里被风吹走,落下时只剩赤身。又有石头忽然升入云端,旋转不停,降落不下来,非常奇异,难以一一述说。

唉!熹宗皇帝即位以来,天灾地变、怪物异象层出不穷,从未有过如此严重的灾难。而思宗皇帝在位十七年以来的大饥荒、大叛乱,直至国家灭亡,其征兆早已显现于此。然而整个朝廷仿佛还在醉生梦死中,实在令人大叹三声。

传国玺出

天启四年甲子(公元1624年)九月初四日辰时,彰德府临漳县的农民邢一泰,正在本县务本庄东侧、磁州八里外的漳河西岸耕田,耕地突然出现一阵风火,旋转了半晌,紧接着河岸边的沙滩崩塌,发出如雷般的巨响,与此同时,祥光环绕,一道光芒直冲云霄。邢一泰走近查看,发现沙土中露出一块黄白色的物体,大小如斗,表面刻有篆文,但无法辨识。他随即通知了本县的学生王思桓、王灿共同前来观看。

他们认定此物为稀世珍宝,不敢私自隐藏,便将它呈报给知县何可及。何可及在公堂上将其擦拭干净,发现其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呈龙纽斗形,每边长四寸,厚度三寸,重一百一十多两,其篆文内容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众人阅读后无不震惊。

知县立即设立香案,带领众人虔诚叩拜,并与当地官员一道,撰写奏疏,恭敬地将这件宝物进献给朝廷。

译者注:1.“龙纽斗形”是指一种顶部装饰为龙形、主体呈斗笠形状的印章样式,多为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所用。

大清朝改元

后金改换年号为“天聪”,这一年即是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后金“天聪”这个年号总共使用了十年,直到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这一年后金改国号为“清”)年为止。

译者注:1.《颂天胪笔》,明朝金日升着,是以东林党立场记录明末党争的重要史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