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51章 贼分三十六营、洪承畴巡抚延绥、山西窦庄

贼分三十六营

之前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正月,贼军首领王嘉允攻占了府谷县。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正月十六日庚寅,他又率领贼军洗劫了华园沟,副总兵曹文诏成功击退了贼军。六月初一癸卯日,曹文诏在阳城将王嘉允击杀。王嘉允部下推选王自用作为新的首领,号称“紫金梁”。这些贼军内部各自有着不同的称号,包括老回回、八金刚、闯王、闯将、八大王、扫地王、闯塌天、破甲锥、邢红娘、乱世王、混天王、显道神、乡里人、满地草等,分成了三十六支队伍。

洪承畴巡抚延绥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丙辰(公元1616年)考中进士,年仅二十三岁时就被朝廷委任为浙江督学,后来又被提拔为陕西参政。崇祯庚午年(公元1630年),洪承畴担任延绥巡抚。崇祯辛未年(公元1631年)四月二十四日丁卯,洪承畴命令守备贺人龙用酒宴招待投降的贼军,贼军赴宴感谢时,洪承畴安排的伏兵突然发难,一举斩杀了三百二十名贼军。

投降的贼军领袖“不沾泥”集结人马威胁要求朝廷赏赐,并再次反叛攻打米脂。总兵王承恩和侯供极率领军队抵达葭州,洪承畴和副总兵张应昌也随之赶到,经过连续激战终于将贼军击退,并追击至西川,斩杀了三百多名贼军,大量贼军在逃跑过程中溺水身亡。不沾泥感到恐惧,带领一百名骑兵逃往闽山岭,都司马科等人穷追不舍,成功全歼了他的骑兵队伍。不沾泥选择投降,还杀了贼军首领“双翅虎”,并绑了贼军首领“柴金龙”用以赎罪。

七月十五日丁亥,曹文诏集合了督抚和四镇的军队,连续对贼军发动攻击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贼军被迫逃往东北方向的延安、庆安一带,方圆千里内的局势暂时安定下来。

山西窦庄

七月二十二日甲午,贼寇首领赵四儿率领六千余人向东越过黄河,进入山西省沁水县境内。沁水县东北方向有一个名叫窦庄的地方,这里是张铨(谥号忠烈)的家乡。在那之前,张铨的父亲兵部尚书张五典预感天下即将大乱,于是加固窦庄的围墙,使之成为一个坚固的堡垒。当赵四儿的贼寇部队侵犯窦庄时,张五典和张铨都已经去世,张铨的两个儿子张道浚、张道泽均在京师为官,只有张铨的妻子霍氏留守在窦庄。面对众人提出的弃堡躲避的建议,霍氏告诉她的幼子张道隆说:如果我们逃避贼寇而出堡,家业恐怕难以保全;若是出堡后在路上遇到贼寇,我们自身也难逃厄运。同样是死,死在家里不是比死在野外更好吗?况且,只要我们坚守堡垒,贼寇必定无法得逞。于是霍氏亲自带领家中的僮仆进行防守。

贼寇大军包围并猛烈攻击窦庄,但堡中居民顽强抵抗,箭矢和石块密集发射,给贼寇造成了大量伤亡。经过四天的激烈攻防后,贼寇最终撤退。那些当初选择逃避到山林中的人们,很多都遭到了贼寇的凌辱和杀害,唯独张氏家族因为坚守窦庄而得以保全。冀北兵备官员王肇生赞赏霍氏的英勇,为示表彰,将这座堡垒命名为“夫人城”。

译者注:1.张铨,字宇衡,号见平,山西沁水窦庄人,万历末期任辽东巡按,辽阳失陷,不肯投降,自刎而死,谥号为忠烈。前文曾记载过他的事迹。

2.张五典,字和衷,号海虹,山西沁水窦庄村人,张铨之父,曾被加封为兵部尚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