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62章 论罢监视太监、倪元璐请彻监军、陈子壮与温体仁有隙

六月,皇帝废除了各地设置的监视太监一职。皇帝下旨说:“自从我即位之初,便决定将军国要务交还给朝廷中枢,将治理天下的重任全权委托给他们。然而,诸多大小官员往往忙于私人利益,不顾民间疾苦,而那些廉洁谨慎的官员又显得过于迂腐疏阔,不通达政令。己巳年冬天,京城遭受兵乱,整个皇室和国家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这是士大夫阶层辜负国家才导致。迫不得已,我效仿先祖皇帝设立监理太监的做法,派遣太监前往各地巡查监督,并增设了两部总理事务官,虽然这仅是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但也期望借此让各位大臣自我反省,承认过失。如今,国家的基本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军饷情况有所改善,各位大臣应当心中有数。因此,我决定将所有总理、监视太监等官职全部撤销,以此表明我最初衷的决心。唯有关宁地区因紧邻后金边境,情况特殊,高起潜兼任两镇监视太监以及内臣提督的安排保留不变。”

倪元璐请彻监军

十一月时,侍读倪元璐向皇帝进言指出:“边疆将领的行为表现倾向于服从监军的命令,平时为了表现出恭敬顺从,即使并无必要也会频繁汇报请示,然而一旦遇到寇匪侵扰的情况,他们就会推卸各种责任,表面上向别人宣称无法自主行事。皇帝为何不坚决执行信赏必罚的原则,针对他们的行为后续加以奖惩,而非一定要派身边亲信之人去前线经受战火风险呢?而且这些人常常借口连连,至今尚未取得任何成效。当初陛下曾说,只要监军制度施行有效,就可以适时废止。现今监军制度不仅未见成效,反而更加应该废止。”

皇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陈子壮与温体仁有隙

礼部右侍郎陈子壮曾拜会大学士温体仁。温体仁赞赏说:“皇帝圣明神武,臣下不应对皇帝持有异议。”陈子壮说:“世宗皇帝(嘉靖皇帝)极为英明睿智,然而,在关于他的生父兴献王朱佑杬是否应当在太庙祭祀问题上以及针对一些皇亲国戚的案件处理时,当时的朝中官员们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争论不断,坚决主张各自的观点立场。皇帝威严庄重,颇有类似世宗皇帝之处,然而您所受到的恩宠待遇,相比张桂而言如何呢?只是担忧一味迎合顺从而忽视了纠正和挽救时弊,恐怕这不是引导皇帝走向完善,将美名归于君主的正确做法吧。”

温体仁听了很不高兴,对陈子壮怀恨在心。

译者注:1.嘉靖帝在在位时,朝廷有“大礼议”之争。明武宗朱厚照突然过世后,一个子嗣也没有留下,也没有其他兄弟。朝廷群臣与后宫太后共同商议后,决定册立与明武宗血缘关系最近的其亲叔叔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朱厚熜作为新帝(嘉靖帝)。嘉靖帝即位后,想把他的生父兴献王朱佑杬追封为帝,并进入太庙祭祀,被群臣反对,群臣认为根据礼法,只能把皇帝生父称为“皇叔父”,皇帝与大臣意见不合,引发政局动荡。

2.原文中的“张桂”,应该指的是张璁和桂萼两人。当时朝廷陷入“大礼议”之争,张璁和桂萼上书坚决支持嘉靖帝意见,受到嘉靖帝的大加赞赏和信任,两人后续连连升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