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99章 张缙彦论兵情贼势

张缙彦论兵情贼势

崇祯戊寅年(公元1638年)三月,户部主事张缙彦上书进言说,“”他曾在清涧县任职知县,对战事和贼寇的态势有着亲身深入了解。贼寇之所以能够得势,是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强,而失去优势则是因为他们停止流动,固守一处。贼寇的优势在于分散行动,而当他们聚合在一起时,便是劣势显现之时。贼寇善于在秋夏季节发动攻势,而在冬春时节则容易失去时机。以前大贼王嘉允攻破河西并占据城池,最终被曹文诏率军攻克,王嘉允被击杀。李老柴攻破中都,占据城池,后被巡抚练国事率兵围攻,李老柴被擒。神一元攻破宁塞,占据城池,左光先等与其交战,神一元战死。谭雄攻破安塞,占据城池,王承恩等人围攻,最终谭雄被诛杀。这些都是贼寇固守城池,最终加速灭亡的实例。而像过天星、老回回、混十万等贼寇虽然攻破无数城邑,但一旦官军逼近便会迅速撤离,他们是擅长流动作战而非占据城池的贼寇,因此能够拖延败亡的时间。

贼寇在晋豫等地分散成多个分支,从泰山延伸至汝洛乃至江北,各地均有贼寇出没,看似贼寇数量庞大,实则是他们分散行动,牵制官军兵力,所以显得数量众多。前任总督陈奇瑜曾将全国的贼寇驱赶至汉中,本可通过栈道关一次性彻底消灭,却因实施招安策略导致战局逆转,无法收拾。古人能够在八天之内平定数万贼寇,就在于抓住贼寇聚集的机会,利用有利时节进攻。夏秋之际,粮草储备丰富,足以供应军队所需,而冬春季节,贼寇非得攻占城池才能获取补给,这时官军若能快速追击,更能轻易击败贼寇。因此,战事有利与否与时机有很大关联。

如今想要破除贼寇,关键在于破坏其擅长的机动性,使其短处暴露,瓦解其已得优势变为劣势,并采取直接打击的方式,将兵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追击,一部分驻守,这样定能击破贼寇。贼寇虽然众多,但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率先挑起战事的不过是少数几个分支,因此只需全力攻打一股,成功后就论功行赏,不必等到所有战事结束才统一奖赏;而对于放纵贼寇逃脱的,则应立即进行处罚,不允许以报功抵罪敷衍了事。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这些策略行事,贼寇必定望风而逃,不可能不被击败。”皇帝认可了他的提议。

张缙彦胸有成竹地分析战局,其精准程度堪比当年伏波将军马援用米堆成地形模型来演示战局,对敌情有了清晰认识和把握。虽然张缙彦最后因战败而声名受损,但他的见解仍然值得重视(书写于十九日下午)。

译者注:1. 原文中的“伏波聚米”,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伏波将军马援跟随光武帝刘秀远征讨伐割据势力隗嚣。马援向光武帝分析指出,隗嚣的军队将领之间存在着即将分崩离析的趋势,如果我方发动进攻,敌人将会不堪一击,必被击败无疑。不仅如此,马援还在光武帝面前,用米粒堆积成模拟的山谷地形地貌,用手势比划着地势高低、山川走向,并且清楚地指示出各路军队应当如何行进、进出各个通道,详细解释了作战计划中的复杂环节,使得整个战略部署变得一目了然。光武帝听到马援如此细致入微的战略分析后非常高兴,随即决定按照马援的规划布置进军路线和作战方案。大军依此执行,果真取得了重大胜利。

2. 张缙彦,字濂源,号坦公,河南省新乡市翟坡乡小宋拂村人,历任户部主事、翰林院检讨以及兵部给事中、侍郎、尚书等职,后先降闯,再降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