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引狼入室,父母双亡 > 第243章 讲历史(2)

引狼入室,父母双亡 第243章 讲历史(2)

作者:例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2 15:54:54 来源:书海阁

《复仇》

第一章:战争的阴影

李明是一名抗日游击队的队长,他的父亲和妹妹都死在了日本侵略者的手中,他对日本帝国主义有着深入骨髓的仇恨。他带领着一支游击队在敌后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他们的目标是消灭尽可能多的日本鬼子,为死去的亲人和同胞报仇。但是他们的力量有限,经常陷入困境。

第二章:神秘的客人

这天,李明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抗日联盟的成员,说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们。李明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见见这个神秘的客人。他来到了约定的地点,见到了一个中年男人。男人自我介绍说叫王强,是抗日联盟的情报员。他告诉李明,他们得到了一个情报,日本鬼子在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里面藏着大量的武器和情报。抗日联盟希望李明能够带领游击队去摧毁这个基地,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第三章:深入敌后

李明接受了任务,他带领着游击队潜入了村庄。他们发现这个村庄已经被日本鬼子占领了,到处都是岗哨和铁丝网。李明决定先派几个人去侦察一下基地的情况。他们穿着日本军装,混在日本鬼子中间,进入了基地。他们发现基地里面有很多的房间和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武器和情报。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办公室,里面坐着一个日本军官和几个士兵。

第四章:计划与意外

李明回到了游击队的藏身之地,和王强商量了一下行动计划。他们决定在晚上发动袭击,先用炸药炸开基地的大门,然后冲进基地,杀掉里面的日本鬼子,抢走武器和情报。他们还准备了一些手榴弹和燃烧瓶,作为备用武器。但是就在他们准备行动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原来,王强是一个叛徒,他是日本鬼子派来的间谍。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引出游击队,然后一举消灭他们。他已经把游击队的行动计划告诉了日本鬼子,现在日本鬼子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待着游击队的自投罗网。

第五章:突围与决战

李明发现了王强的背叛,他立刻向队员们发出了警报。但是已经太晚了,日本鬼子已经包围了他们的藏身之地。李明带领着游击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用手枪、手榴弹、大刀和刺刀与日本鬼子展开了惨烈的战斗。他们奋勇杀敌,不畏牺牲,但是终究寡不敌众,渐渐陷入了绝境。就在他们准备最后一搏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阵枪声和爆炸声。原来是一支国民党军队赶来支援了他们。国民党军队从侧面攻击了日本鬼子,打破了他们的包围。李明趁机带领着游击队突围了出去。他们和国民党军队一起追杀着日本鬼子,最后把他们全部消灭了。

顾浩泽把故事讲完了,可是三个孩子听的意犹未尽,大宝看着顾浩泽说,爷爷后来呢?顾浩泽看着三个孩子说,后来他们还是继续打仗,经过几年的奋斗,日军野心越来越大,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指挥官山本五十六策划并实施了偷袭珍珠港的军事行动。以下是该事件的详细过程:

策划与准备:

背景:日本为了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决定向东南亚扩张,并因此与美国产生了利益冲突。

石油短缺:日本因美国冻结了对日的石油贸易,决定通过袭击珍珠港来摧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从而消除美国海军 的威胁,确保其在东南亚的扩张顺利进行。

计划制定:山本五十六将作战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击沉三艘航空母舰,二是对美宣战的最后通牒必须于攻击前30分钟递交。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最后通牒的送达推迟了一个半小时。

执行阶段:

时间:1941年12月7日清晨。

兵力:日本海军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了第一攻击波的183架飞机,随后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击。

攻击过程: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美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

结果:

美军损失: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

日军损失:仅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

后续影响:

太平洋战争爆发:偷袭珍珠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美国反应: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国耻”演讲,并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美国正式卷入二战。

战略意义:日本通过偷袭珍珠港,成功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主力,使其暂时失去了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 然而,这也激起了美国的愤怒和决心,加速了其战争动员的进程。

总的来说,偷袭珍珠港是日本在二战期间为了消除美国海军威胁而采取的一次大胆而冒险的军事行动。虽然日本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但这一行动也彻底激怒了美国,加速了其战争动员的进程,最终导致了日本的失败。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本的反应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立即宣战: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后立即发表演说,称这一天是美国奇耻大辱的一天,并在次日向日本宣战,这标志着美国正式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内对日侨民的报复和歧视:

美国民众对日本的仇恨情绪高涨,导致了对日侨民的报复和歧视。 美国FBI拘捕了大量日侨,尤其在1942年1月,逮捕人数达到了5534人,这些被捕者主要是日侨组织的领导者以及日语学校的老师。

民间对日本人的报复行动增多,包括辱骂、打砸日本人的商店和住所,甚至有些地方不允许他们做生意。

加利福尼亚州率先对日侨进行打击,担任公职的被开除公职,律师和医生被吊销执照,渔民被禁止出海。

政府决策:

在公众和西海岸政治家们的压力下,加上罗斯福总统以及很多高层官员们自身也抱有偏见, 美国政府最终决定拘留美国西海岸各州的美籍日人。

1942年2月,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第9066号行政命令,授权陆军将10万多名美籍日本人迁移到内地。

军事报复:

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工业实力,迅速投入战争机器,生产各类军事设施,对日本进行军事报复。虽然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最初几个月被日军打得连连败退,但凭借强大的工业产能,最终扭转了战局。

经济和政治反应: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不仅在军事上对日本进行报复,还在经济和政治上采取了措施。例如,在战争后期,美国开始与日本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广场协定,以缩小美日之间的贸易逆差。

综上所述,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本的反应是全方位的,包括立即宣战、对日侨民的报复和歧视、政府决策、 军事报复以及经济和政治反应等多个方面。这些反应不仅体现了美国对日本的愤怒和决心,也展示了美国在战争中的强大实力和战略眼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