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郑在许途 > 第70章 郑州这个只属于钱的城市

郑在许途 第70章 郑州这个只属于钱的城市

作者:艾良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3 11:04:22 来源:书海阁

待身体完全被热气笼罩后,我开始认真地清洗头发,轻轻揉搓着头皮,让洗发水的泡沫充分发挥作用。

接着,我又仔细地搓洗脚丫子,去除一天下来积累的污垢和异味。

洗完澡后,我感觉自己焕然一新,整个人都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我赤身**地走出浴室,身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我用毛巾擦干身体,然后在屋子里来回走动,等待着身上的湿气慢慢散去。

终于,当我感到身体不再潮湿时,便坐下来拿起手机,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

我熟练地点开各种应用软件,先是浏览一些有趣的视频,看着屏幕里的人们或搞笑或感人的表演,心情也随之起伏。

随后,我又沉浸在了精彩绝伦的小说世界中,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冒险与成长。

最后等我娱乐的差不多了,想要犯困的时候就想到我还没更新章节,就强打精神准备投入到我那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小说创作之中。

写到思绪枯竭困得眼都睁不开了,才扔掉手机扯上被子就睡,睡醒了就洗漱上班,这就是我在郑州的工作日常,而这种类似的日常,我足足经历了八年之久。

就在前天夜里,我竟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我的同桌来到了郑州这座城市。

这个梦境如此真实,以至于让我醒来后都有些恍惚。

于是乎,好奇心作祟的我决定在今天向他询问一下情况。

没想到啊,当我开口询问时,得到的答案居然和梦里惊人地相似——他确实休假出去游玩了,但目的地并不是郑州,而是遥远的重庆。

据说那里有很多好朋友相伴左右,共同度过欢乐时光。

然而,他们却没有选择来到我们的郑州玩耍一番。

难道这意味着咱们郑州太过土里土气?又或者说郑州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了吗?

哼!可我并不这么认为,咱们郑州有着独特的魅力与风情。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民群众。

无论是古老的商城遗址还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无论是美丽的公园湖泊还是热闹非凡的街头巷尾,每一处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而且近年来,郑州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所以说呀,俺们郑州其实挺不错的呢!至少在我心中,它永远都是那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美好家园。

近来,人造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与日俱增。

且不说那闻名遐迩的只有河南以及位于中牟的电影小镇,单是那充满田园风情的稻草人麦场、美轮美奂的人造蝶湖公园,还有那独具特色的龙子湖金融岛,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

更别提如意湖中高耸入云的大玉米楼,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而二七广场上庄严肃穆的二七纪念塔和热闹非凡的德化街,更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然而,让人感到无奈的是,就连周边那些原本自然风光旖旎的山山水水,只要稍有几分姿色,便会被人圈地收费。

有人不禁感叹:郑州似乎并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经济,这里仿佛仅仅是一个销售、投资与经营的中转站罢了。

人们想要寻求片刻的闲暇时光,享受一下轻松愉悦的休闲娱乐生活,却发现几乎所有的景区营地无一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完全带不来怀旧、传统的味道,怎么都充斥着高楼大厦的都市金钱的气味。

诚然,这座城市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背后所隐藏的更多则是对金钱利益的追逐与渴望。

如此一来,想要在这里舒缓心情,所需付出的代价竟然比辛苦工作整整一周还要高昂!

这无疑让许多人心生疲惫,望而却步。

生活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郑州这座省会城市之中,然而,这里的繁华似乎与我毫无关联。

我的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厂区以及住宿区域那一方小小的天空之下,仿佛这片天地才是我真正能够安身立命之所。

回想往昔,当我身处相对落后的县城或是宁静质朴的乡村时,内心反倒充满着无尽的欢愉。

或许有朝一日,待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并在此地安居乐业之时,亦能再度品味到那份愉悦之情吧!

只是此时此刻,置身于这犹如城乡结合部般尴尬境地中的自己,着实感到无比苦闷难耐。

那种幸福明明近在咫尺,却又如同远在天边一般难以触及的滋味,实在令人痛苦不堪。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海量的数据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而我们若过度关注这些繁杂琐碎的信息,不仅会白白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更会引发自身内在的精神消耗。

在如此纷纭复杂的尘世之间,选择成为一名内敛含蓄之人,坚守内心的中正平和,方才是明智之举。

像这般为了避免陷入无尽的精神内耗之中,从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与过往决断、舍弃多余之物并保持极简生活方式的人,其实大多皆是由于早已饱尝那求之不得的苦楚所致。

谁不想身着华丽服饰,品尝珍馐美味呢?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唯有辛勤工作方能给予自己那如薄纸般脆弱的一丝慰藉。

至于其他途径,诸如自主创业或回归故乡,似乎只会带来更为沉重的痛苦。

可是环顾四周,众人皆是如此,仿佛这已然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常态。

我所处的生活环境便是如此这般模样,而我自己亦无法摆脱这种既定的圈层束缚。

每当父母提及那些已然脱离像我这般平凡无奇之圈子的同龄人们时——他们或是开办工厂、或是住进豪华洋楼、又或是成为了企业老板等等风光无限之事例。

“别人家的孩子”这一话题似乎便成了一个永不消逝且恒久不变的热门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