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郑在许途 > 第42章 是不是每个冲压工都特能抗压

郑在许途 第42章 是不是每个冲压工都特能抗压

作者:艾良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12:50 来源:书海阁

我之所以说一个人半,就是另一个人是专门过去吊料备用支架上,地上还要提前放好两卷,还要推着装满钣金件的车去入库,还要找空车回来,回来以后帮我清理清理机器下的废料,废料箱满了还要叫人更换废料箱,换班喝水上厕所的时候,来和我一起顶岗换岗的,两个人也可以换着来工作。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这到底是怎么了,总是将好事变成坏事,那些担子怎么就不知不觉的压在我身上了,压得自己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这样的工作是忙了忙了点儿,这也比格力总装分厂打螺丝强多了,钣金件并不重不大,不用掏大力气搬运机器或者一直拿着沉重的风批,不用来回快走去拿检验线,打螺丝的时候,大冬天里也穿着单衣,夏天的时候恨不得光着膀子将风扇搬到跟前干活,比打螺丝轻松又轻松不到哪里去了,至少干了一天的活,不至于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的,不至于做梦都梦到打螺丝,还稍稍的比它自由些儿。

唯一不好的地方因为世纪精信不是格力新生的而是抱养的,薪资给的并不多,记得我总装分厂入职一个月转正以后,统统加薪一千块,世纪精信就没这些儿好事儿,还有格力总装分厂那边有中午十点和下午三点有下午茶时间,能够休息十五分钟来吃公司发的饮料零食水果。

世纪精信这边就不行了,临时餐厅都搬到车间里边了,别说专门休息时间了,恨不得吃饭都在线体上吃饭,边吃饭边干活,这20年还能有这样的工作,谁敢信啊,而我当初就是这样子。

世纪精信除了吃饭刷卡以外,还会发一堆的餐票当餐补,拿着餐补去领食物饮料都可以,记得我那师傅老张过去换一大兜的包子,过来就让我们边吃饭边干活,每天的排配都干的不够,人力还是精简到没法再精简,换班都不好换,忙的时候就是组长推着车给我们送饭送到手里头,机器可以减速慢慢干,但机器却不能停。

冲压机器从手动改造成自动以后,我们这些人也不再是普通的普工了,而是有点儿技术的普工了,每个月都有了技术津贴,四百六百的不等,加工时间又是加速加速还是加速了,过了段时间,又将计时薪资调成计件薪资的,标准排配卡得很紧,都是按着无异常工作九小时的排配来算了,一小时是换料调机处理异常的用时。

计划的是挺好的,但实际上老爷式机器或者模具并不给力,小故障还好,调调上下料点位,模具上拧紧螺丝贴上胶纸垫吧垫吧,但模具基本天天都要断螺丝的,螺丝一断大多都要拆模具,送到维修处维修,一修就是一两小时没了,严重的半天都开不了机。

开不了机虽然人会清闲许多,但排配就完成不了就钱也发的少,也就只能每天能多干就多干点儿,干多了就往干少里补,让自己的产量每天都看起来过得去,干多了报多了也可能会给自己增加排配,这就是自找麻烦。

干完了可以半小时收线,靠着保养机器消磨时间,提前个十来分钟就下班走人,不敢再往前提,提前走得太早了,万一被生管知道了还会再加排配,总之对于我们正式工来说,虽然工资是按照计件来发放,但每天工作产量都要保持着克制,不拉胯不突出,平平常常的就好,硬生生将计件过成计时的。

没办法,老板压榨人力大概就是本性,我们的排配就是被那些临时工或者欲要辞职的人给干起来的,刚开始工作说要计件的时候,隔壁线体的两个家伙就开始了疯批模式,换班吃饭也给取消了,直接代取饭送到线上吃,一个人吃完换另一个,速度也是调到最大的速度,换料清理废料也是跑着的过去,这么拼一个月就拿了工资一万多,然后所有人的排配都涨了。

这两个人疯批疯了两个月,赚了三万就辞职跑路了,不知道他两个是不是被挨打了,被打死也不亏了。

两月之前,每天都还能多报点儿产量,能少少的多赚点儿钱,吃饭也能多磨叽一会。他们走了以后,吃饭换班时机器不停人还在,一天龙争虎斗的忙活下来,排配只是勉强勉强干够,一周下来还欠着排配,简直都是累挺了我们这班人,还赚得比以前更少。

人为什么总是要辞职?人为什么不能对公司永远忠诚?

还不是要么工作不开心,要么工资没给够,但凡满足其中一条的时候,员工就该走的时候,满足两条了员工还不走,那就是在等着工厂倒闭了。

计件对于外国人来说就是好事,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嘛!

但放在国内就不是好事了,计件引发了中国人的无休止的内卷,内卷到单价低廉到尘埃,内卷到大家都没得赚,内卷到只有卷王卷神才有活路。

我这身子逐渐的担子,就是不知不觉的内卷卷起来的。

内卷大概就是身为中国人植入根髓的特性,或者勤劳能干就是中国人身上的特色。

平时人们常议论,中国人爱扎堆儿:街上吵个架有一大堆人围着看;

在国外,一家中国餐馆生意火了,不久旁边就会有另一家中国餐馆出来,相互比拼打架拆台,讲究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踩着一堆失败者立起来。

不像犹太人,你开个加油站,我会在旁开个超市,另一家可能再开个快餐店,不会都挤在一条道上,讲究的是强强联合,共同经营的是个社群。

我现在做的格林假日住宿小区这里,小区三个面都开着店铺,店铺还都是大同小异的,卖服饰只有两家,其他都是六成都是饭店,一成是便利店,两成是药店诊所,就小区南面八百米的距离,开了五家药店一家诊所,张仲景好药师等各种药房,真不知道怎么就养活好这么多药店,还能好好的没有内卷到倒闭。

有时候我就想不明白,现在这药啊,到底是怎么做到量大又贵又疗效少的,到底是怎么做到让你反反复复的一直来看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