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郑在许途 > 第77章 种地真是鸡肋啊

郑在许途 第77章 种地真是鸡肋啊

作者:艾良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12:50 来源:书海阁

我爸已经老了,思维也似乎慢了许多,他的经验似乎成了夸夸其谈的摆设,他的过去只成了快乐的回忆。

而现在的时代,让他感到了分外的陌生,他拿着智能手机小心翼翼的寻找自己熟悉的温床,父母在家里似乎成了孤寡老人似的。

他们年轻的时候想要努力的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做生意的头脑没有本钱没有大富大贵的人脉。

随着打工潮去了南方的苏州广州,沿海城市的工厂里挣着比种地多得多的钱,似乎种了一辈子地言传身教传下来的种地技能没有了意义,他们惶恐不安很难的安心下来,家里的十亩地并不能给他们出门在外打拼的勇气。

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时候,我还天天跟着他们干农活,除草浇地摘棉花,还夸过我眼疾手快是把保持农活的好苗子。

但等我上了初中了以后,家门前的当做麦场的空地也慢慢的住上了蔬菜果树,从桃树到柿子树到苹果树,蔬菜从豆角茄子黄瓜韭菜到辣椒,地里庄稼也换上黄豆和大蒜种上了两年,最终还是不挣扎了,他们终于认清了种地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至于新型农业像网上讲的水管喷灌遥控飞机洒农药盖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花卉,这样的路子很新颖但同样的成本很昂贵。

如果他们有这样的成本,谁还会一辈子呆在地里去寻摸啊,这样子的成本也非是他们来承担的。

就连最简单的盖塑料大棚吧,种植水果卖不出去真的是要被逼着跳楼去了,被逼着家都要散了。

人与人真的天差地远,有的人可以承担起失败无数次,但只要成功一次就能东山再起,而有的人失败了一次,就被打落到尘埃里去,要拿着一生去偿债,哪有那么多的人能扛得住了。

电视里教得新农业的致富农经,永远都针对不是普通的农民,说的是拿着承包大片农地的“大小地主”们,专家说我们是小农思想,格局太小活该种一辈子地发不了财。

发不了财就发不了财吧,父母他们也认清了,发财的机会是有的,但破败免灾的可能也很大,而他们哪里有财可破了。

地里一年到头只种玉米和小麦,因为就两种省事还粮价比较稳定,除了浇地打农药似乎就没别的,播种收割的时候直接叫机器来工作上半天就够了。

花生也只种上一点点儿留着煮花生吃,储备两麻袋花生留着榨花生油吃。

爷爷奶奶身体还硬棒的时候,爸妈只有该打农药浇地播种收割的时候特意回家里一趟,帮忙干完了农活就回去了。

或者厂里或者工地放假了清闲了就回家看看地,想除草了就除一点儿,想整整地里的隔离那就翻土修上一修,不想管了那就不管了,对待庄稼也不像以前那么照顾的精贵,大太阳底下猫在地里下地除草干到天黑是好久都没干过了,也没让我和弟弟去下地干过。

他们体验够了田地和打工的拉拉扯扯,到我们这代就彻底进行了隔离,八亩地是他们与故乡难舍难离的根,毕竟他们的四十岁之前的人生都靠着地来过活,打工只是不农忙时外出挣来的福利。

父母从我们上初中的时候,也到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更别说还是两个小子,用钱的压力就更大了。

他们也就常年到外地打工去了,家里的地包给村里的平爷来照顾了,种地的技能就留在他们的那一代就够了。

我和弟弟长大了以后,走出乡村落地城市就是父母对我们最好的期待,至于种地就不会不用罢了。

小的时候不理解创业失败了为什么要跳楼,为什么会导致妻离子散,长大以后才发现,投资股权十万打水漂就已经让我很难承受了,债催人老五六年,更别说创业失败了十万根本就是小钱,五十万上百万才是普遍,这么多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绝望的压力。

我爸从小就叫我们不要欠别人的钱,也不要去借给别人钱。

别人能借给你钱的都是朋友和亲戚,不借是应该,毕竟哪个人挣钱也不容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欠了他们的钱也欠了他们的钱,要抓紧时间努力挣钱还给他们。

也不要随意的借给别人的钱,钱好借却难还,要债还能要出仇人来的事儿太多了。

钱多有钱多的活法,多了就平时奢侈一点儿吃点儿好的或者偶尔出门旅游,也可以攒起来留着以后备用,手头宽泛点儿人也有底气。

钱少也有钱少的活法,钱再少总归还有家里八亩地来托底,吃喝总是不缺的,穷了就熬过去,人呐总不会穷上一辈子。

随着我越来越长大,人呐确实不会穷上一辈子,但是心穷了空了,一辈子都会觉得自己穷。

19年的时候爸爸终于还是背上房贷,在县城买了一套房,临近汽车站,房价四千冒头的,首付十三万又贷了二十多万的房贷,他终究还是被提前消费的时代所同化了,真是一种悲哀。

信用卡和贷款在父母看来就是离经叛道的事儿,向亲人朋友借钱都已经很难过了,更别说向国家向银行来借钱,它们的钱好借不好还,利息还贼高,脑子坏了才为了买远超自己承受范围的产品而借钱,第一次听说割肾买手机就像是听到神经病来发疯,然后因为发疯的越来越多愈发的沉默了。

这个时代越来越让他感到了陌生,背上房贷只不过是随众吧,大家没钱买房了都是这么干的,背上三十年的房贷月月分期还债五六千的,物价膨胀也就罢了,房价却膨胀得远超他们适应这个时代和挣钱的速度,最终父母还是妥协了。

当父母五十多岁了,却背上了十五年的房贷,他们该对这个时代有多绝望。

怨天怨地怨自己没本事怨孩子胡乱投资不挣钱,让他们到老了还得离家到处继续找活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