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雷霆天骄 > 第245章 圣人不死,大道难兴

雷霆天骄 第245章 圣人不死,大道难兴

作者:雪霁天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12:53 来源:书海阁

“这个例子我还真遇到过,但是你猜一猜,被我救活的人最后是怎么做的?”

祝平炎笑道:“给你三块钱,让你去买瓶饮料?”滴水之恩,滴水相报嘛,当初得到了一瓶水,现在还一瓶更贵的饮料,多公平。

“他想杀我。”

祝平炎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他很快调整表情说道:“开玩笑吧,这世界上还有这种人?”

他转头看向乌龙,却发现这并不是开玩笑。

“如果你像我一样,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这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

“升米恩,斗米仇。”乌龙没有任何神情变化,好像在讲一个非常正常的人间真理。

如果是两个没有生活经历的大学生,在寝室里高谈阔论,谈到了这个话题,然后聊了起来,或许可以心无波澜。

但是真正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管一个人的性情如何,都是极大的打击,好人会受到打击,觉得人间不值得。

哪怕是可以做出这种事,也可以理解这种事的坏人,也会感觉很不爽,难得做一次好事,竟然会是这种结局。

所以祝平炎再三确定这是真事后,不可置信的说:“为什么?就算他是坏透了的人,恩将仇报也得有个理由吧,杀了你有什么好处?”

“你觉得这瓶水值多少钱,如果是你,你要怎么报答这个恩人?”

“这瓶水救了我一命,这瓶水当然值一条命。”

“你要自杀还恩情?你死了对我可没有任何好处,这样吧,在你快死的时候,你是不是想着,用全部身家换一瓶水也愿意?”

祝平炎成功代入场景,茫然的点头。

“那我给你一瓶水,你就把全部家产给我吧。”

“啊?”祝平炎很不可思议,这逻辑好像哪里有问题?

“你的命难道不如那些身外之物有价值?”

“话是这么说。”这逻辑肯定哪里有问题。

“他不想把全部家产给我,所以想要杀了我。”

祝平炎还是不解:“你真的要他把全部家产给你?”

“我要他的家产做什么,我甚至没要他帮我,是他自己觉得必须要还我的恩情,但又还不上。”

毫无利益的恩将仇报不好理解,但是为了保住全部家产,一个道德底线低的坏人,把恩人杀死,这好像就没那么难理解了。

可这个逻辑中,依然有难以理解的部分:

“可是你又没要求他,他能做出杀死救命恩人这种事,无论出于任何理由,都可见得不是什么好人。

既然他是坏人,又为什么会想用全部家产还你的恩情呢?

如果他是好人,就不该杀你,如果他是坏人,就该还你一瓶水。”

“所以他一半是好人,一半是坏人。

这样的人很多,大部分有道德缺陷的坏人,也懂得知恩图报。

或许他就是那个懂得知恩图报,却又过于贪婪残忍的人。”

祝平炎还是不能理解:“他可以贪婪残忍,这世上很多这样的人,但如果他真的懂知恩图报,又怎么会杀你呢?”

“很多时候,做好人不是自愿的。”

祝平炎陷入沉思,乌龙等了一会,见他能理解了,接着解释。

所有人的意志组成了这个世界的道德规范,符合道德规范,无论是内在和外在都会获得很多好处,所以有些人会被迫去当一个好人。

一个贪婪残忍的人,也更愿意相信自己是个好人,起码不是坏人。

所以他知恩图报,别人帮助他,他就会加倍帮回去。

这样能让他获得更多帮助,也能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我不是坏人,只是这个世界待我太残忍,我才残忍的对待这个世界,那些对我好的人,我自然会善待。

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这样的难题,我用十分廉价的一瓶水救了他的命,他却不知道该怎么报答这一瓶水。

还我一百,一千,哪怕一万瓶水,都不足以还恩情,在不断给这瓶水加价的过程中,他的贪婪开始占据上风,逐渐对我起了杀意。

这是后来他对我说的,但我觉得这只是内部原因,更主要的应该是外部原因。

比如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他杀了我,永远没人知道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但如果不杀我,又不还我的恩情,一向以知恩图报自居的人,就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忘恩负义。

如果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出这种事情不能理解,那一个贪婪残忍,却以知恩图报自豪的人,为了维护他知恩图报的形象,做出这种事,就不太难理解了吧。

祝平炎沉默不语,忽然问道:“如果他是一个好人,而你真的想要他全部家产,难道他就要给你吗?”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挟恩谋利。如果是财产,一瓶水和全部家产显然不能划等号,如果是救命,那生命只能还以生命,今日我救他,来日他救我。”

“这样的承诺会不会太敷衍了,毕竟你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相遇,更何谈他救你了。”“付出要和回报对等,他得到了一条命,所以将来如果能救我,即便豁出性命也要救我,而我付出的只是一瓶水,所以换来一个虚无缥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活命机会,对大家都很公平。”

“真正知恩图报的人,或许可以毫不犹豫的给出所有家产。”

乌龙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说出来的话却不是赞同:“很多年前有人对我说过,圣人不死,大道不行。这应当是出自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但是意思又不太一样。

很多人以为,想要为天下施行大道,就需要有圣人作为楷模。

但实际上圣人永远是极少数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以圣人为楷模施行的大道,也只是一场虚幻。

道德永远只能以最平凡的普通人作为标准。

就以知恩图报为例子,如果大众的要求是滴水之恩,滴水相报,当初那个人或许就不会杀我。

因为他知道用全部财产来回报我的一瓶水,并不合理,并且其他人也都知道,所以不会怪罪他。

相反,如果大众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来要求所有人,做不到就会被批评为忘恩负义,那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既然世人的主体是平凡的普通人,那世人的道德自然要以主体为标准。”

祝平炎又想了一会,点头说道:“有道理,但是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遇到这种事情不会难过吗?还能恢复本心吗?”

乌龙无所谓的说:“这算什么,极个别例子而已,我可不会以点概面,用极个别的例子否定全人类。真正对我有影响的反而是更小,也更寻常的事情。”

祝平炎很好奇:“什么事?”救人之后反被杀,这样的事情都无法破坏乌龙的内心,还有什么事能影响到他?

“忘恩负义的例子中,大部分还是出于对好人的索取,就是那种你是好人,就应该为我付出,别说回报了,付出的少了都是罪恶。

这种想法单独拎出来很不可思议,却是大多数人的实际想法,举个例子你就很明白了。”

乌龙举的例子是这样的:

如果你掉进了路边的井里,面前经过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这个歹徒如你所料的没有帮你,但也没有落井下石,你会怨恨歹徒吗?

恐怕不会,因为歹徒本就不会帮你,你心里很清楚,甚至还暗自庆幸歹徒没有落井下石,觉得这个歹徒或许没有那么坏。

但是如果乌龙经过这里,你知道他帮过很多人,他是人人传颂的好人,但是他也和歹徒一样,路过,看了你一眼,然后离开。

你会怎么想?

当这个问题抛给祝平炎的时候,他愣了几秒,然后才反问:“为什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不救吗?我觉得一个正常人都应该去帮一把,更何况是你。”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们先不讨论这些原因,就以这个例子来说,你会不会怨恨我?”

其实祝平炎的反问已经算是回答了,他会怨恨乌龙,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怨恨乌龙。

因为乌龙经过的时候,井底之人可是满怀希望会被拯救,却依旧被忽视。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你对所有人都好,却唯独忽略我,那就是对我不好;你对所有人都坏,却唯独忽略我,那就是对我好。

不管是坏人还是好人,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

那问题来了,如果只是坏人这么想,还很容易理解,一个好人为什么也会有这样的情绪?

为什么完全正常的情绪,会将好人置于不利地位呢?

把例子中的关系改一下就明白了,就比如白猫掉井里了,祝平炎从旁边路过,看了一眼,然后没有救她,自己悠闲离开了。

白猫会怨恨祝平炎吗?是不是又觉得,这怨恨也太理所应当了。

一个道德正常的普通人,对好人的观感肯定是要高于坏人的。

把关系简化为分数,也就是游戏里经常出现的好感度,陌生人是零分,朋友是6,那遇见一个陌生的好人,先天就会有大于零分的好感,可能是1,也可能是5,这种好感随着名声而增加。

所以像乌龙这样一个名声在外的好人路过时,井里的人不会把他当陌生人看待,而是接近自己的朋友,可这时候乌龙不救他,自然就会招来怨恨。

问题就出在现实生活不是游戏,当一个陌生人遇到困难时,他觉得他和这个好人的关系是5,所以用接近朋友的要求,来要求这个好人。

但是当好人遇到困难时,却没有那么多人肯用接近朋友的关系,来伸出援助之手。

那要怎么说服这些好人:我对你要求高,是因为我和你的先天好感度高呢?

-

“如果在这个例子中,对视而不见者仇视,被认为是正常现象,那就把这个例子改一下。”

同样的场景,你掉到井里,恶人离开后,乌龙来到这里,他看见了你,而这次没有离开。他找来了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树上,一头丢到了井里,对你说:“顺着绳子爬上来吧。”然后就离开了。

此时你先是很高兴有人帮你,然后开始顺着绳子往上爬,但由于常年缺乏锻炼,爬着爬着,你体力不支掉了下去,摔断了一条腿。

后来有另一个人路过,看见了你,用这根绳子把你拽了上来,这时候你会感谢乌龙吗?

设身处地的仔细想一想,你出来后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祝平炎斩钉截铁的说:“那我肯定不会怪你,你已经帮我了,我自己没本事摔断腿,怎么能怪到你身上呢。”

乌龙的回答也斩钉截铁:“不,你会想知道,当初我为什么把绳子丢下来就离开了,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查或者直接询问我,当初为什么不留下来拉一把。”

祝平炎无言以对。

“你为什么要知道我离开的原因?”

祝平炎说不上来,只能给出结果:“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想知道吧,这也是人之常情。”

你想知道,是因为你想比较,比较你的腿,和乌龙离开的原因哪个更重要。

他离开做什么呢?或许是急着救人,或许是家里的灶上还煮着饭,或许就是想回去睡个觉。

如果他是为了救另一个人的命,那就是情有可原,如果他只是为了回家睡觉,那你还是会怨恨他。

在你拄着拐杖的时候,在你那条断腿每一次疼痛的时候,你都会想,就因为他要回家睡觉,害我摔断了腿。

宽容的人,觉得他灶上还煮着饭,当时也没想到你会摔断腿,所以急着回家,无可厚非,不会心生怨恨;心胸狭隘的,哪怕他是去救另一个人的性命,也会觉得,凭什么那个人就比我重要,我还请你吃过饭呢。

其实乌龙离开做了什么根本不重要,因为这个变数影响的只是判断标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

真正重要的是,根本不应该存在这个判断。

乌龙丢下一根绳子,那便是救了你,不管后来你是摔断了腿,还是被别人救上来,都没有资格去怪罪乌龙。

最多也就是降低感谢的程度,从救命恩人,降低到帮助过我的人。

有句俗话叫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所以有人就会说,世界上哪有例子里的这种人,如果真是好人,既然都帮忙了,为什么不帮到底呢。

那就再举一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

乌龙是一个大老板,你是乌龙的同乡,来乌龙的城市打工,乌龙想着,既然是老乡,那就帮你一把,借给你一笔钱,给你指条路,让你创业。

这之后情况就复杂了,创业赔了,你欠乌龙一大笔钱,这时候乌龙算是帮人帮到底了,还是只帮了一半?

再或者创业快成功了,这时候忽然遭遇风波,公司要倒闭,急需一笔钱救急,你再找到乌龙,想借更多的钱,这时候乌龙不借,那这是帮人帮到底了,还是只帮一半?

如果这算是只帮一半,难道乌龙要把你捧着,一路捧上世界五百强?

现实中的情况往往会比这更复杂,掉井里了,扔一根绳子把他拽上来,这很容易帮人帮到底。

但是人生路上的扶持,是没有尽头的,没有人能帮到底,不要抱怨没有帮人帮到底,好好感谢每一个扶你一把的人。

-

乌龙长时间善名在外,经常会受到比陌生人更高一规格的待遇,所以想明白了这些道理。

而且他帮助别人的时候,从来没要求回报,很多时候他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当然也从不会抱怨有人恩将仇报。

但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因为不能理解这样的现象,反生出对平凡人的唾弃。

还是那句话,人间的主体是平凡的普通人,如果一个人唾弃这部分人,那他还怎么做一个好人呢,乌龙永远都希望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好人。

想要有更多的好人,就得善待好人,任何一个群体,如果不能善待帮助过他的人,那么慢慢的,这个群体就不再有人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