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金融霸主 > 第二十八章 徒子徒孙

重生之金融霸主 第二十八章 徒子徒孙

作者:花皮的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13:22 来源:书海阁

这特么......

站着教室外,望着赵爱华在黑板上写出的那几个大字,沈建南忽然发现,他恐怕干了一件不得了的事。学生教会了学生,学生的学生将来又教会了学生的学生,一代又一代人影响下去......

那岂不是,华夏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逻辑水平,会超出这个时代至少十年之久。

好的一方面,这是好事。

古典经理学中,供需关系对市场的定价起到了关键性因素,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体量发展,远期定价权、资本定价,成为了决定市场价格的最关键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从九十年代开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货币市场,会频繁剧烈波动,资本机构甚至敢挑战一国央行系统。

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资本市场的成交量已经不在限制于有限的金额,计算机处理器每秒千兆为单位的计算和远期定价的因素,让资本垄断彻底成为了市场的主导因素。

华夏的经济腾飞,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是意识到了金融和资本市场对于经济的重要影响,也正是如此,九十年代初,被后来人称为是真正的黄金年代啊。

因为,正是在这个年代,华夏的金融市场在那位指示下开始试点运行,从证券市场到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再到利率市场,一次次改革试点在摸索中试探前行,靠着借鉴和谨慎,在困局中以几乎不可能逆转的逆转,实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飞跃。

如果,有这批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学金融的头脑,很快就会遍地开花,将资本市场的应用和理论推行在全国各个层次。

很多国有资本流失或者企业被吞并抹杀,也都是在资本较量上,还停留在旧观念之中,有着在资本市场的最先认识,虽然华夏对于外汇的需求是主要因素,但一些常规的资本陷阱和漏洞,就可要避免掉,能够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抹杀在萌芽状态。

但坏的一方面,华夏现在的硬件太差了,各种资本市场都还在萌芽状态,万一步子迈的太大,很容易卡到......

铛、铛、铛、铛——

下课的铃声猝不及防响起,在学生的不满中,赵爱华方正的脸上奸诈一笑。

“同学们,现在下课。”

“赵老师。你再讲会呗。”

“赵老师。反正您等下又没课。”

“......”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赵爱华每一节课都会尽职尽责将学到的东西和领悟的知识,不厌其烦教授给学生,但那时候,他发现,一位的灌输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们会有枯燥的厌恶感。

后来,想想自己老师给自己上课的时候,赵爱华就慢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平时讲课,既要插入一些看似跟主体课程不想关的话题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要在关键时刻停下来,让学生们会对下一节课更加期待,这样,学生们既能更好理解,还会在课下讨论并且非常想要了解的更多。

嗯...如果打一个比喻,应该说,叫做论水文的重要性。

总要铺垫再水再铺垫,一点一点的推动**,才能够**迭起,令人欲罢不能总也难以忘记。

这是沈建南曾经闲来无事看网文时,打赏了一个叫做花皮的皮的扑街作者学来的经验,谁知道,一不小心就被赵爱华给学了去。

收好课本,在学生们的不满中,赵爱华扶了扶眼镜笑了笑,迈着大步走出了教室。

他真的很喜欢这种教书育人的感觉,学生们的期待和兴奋以及恋恋不舍,总会让人找到一种特别的感觉。

教室外的阳光很大,望着那明媚的光线,赵爱华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师。

也许,老师他曾经也是有这种感觉吧,不知道他现在国外怎么样了,以老师的博学多才和智慧,一定会很厉害。

不由自主,赵爱华的眼里露出了敬仰和憧憬之色,每次想到沈建南曾经以政治格局和经理理论提前一年分析出苏联会解体,他就会感觉全身血液都在沸腾。

简直犹如神的预言,那时候,谁敢相信,拥有近三万枚核弹的苏联居然真的会解体。

“小赵。”

有些熟悉的声音忽然传来,走出教室的赵爱华下意识转身,等看到是谁在叫他,方正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激动和惊喜之色。

“沈、沈、沈老师。真的是您?”

在讲台上嘴皮子很利索的赵爱华忽然结巴了,稍微有些黝黑的脸上,也浮现起暗红之色,他真的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能看到沈建南。

沈建南洒脱一笑,很是有些感慨这个时代的师生关系,看着激动到嘴皮子都在哆嗦的赵爱华,沈建南拍了拍他的肩膀帮他缓解一下情绪。

“怎么。带着眼镜还看不清楚啊。不是我是谁。”

“您、您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一会了,在你刚才上课的时候就来了。”

“老师......我......”

沈建南这厮的眼神多毒,赵爱华的紧张,他哪会不明白赵爱华在害怕什么。“表现的很不错,比我更像老师。”

“谢谢沈老师。但您妄自菲薄,可是折煞爱华了。”

“哈哈!”

“......”

两人在外面的交谈,吸引了楼上学生们的注意,赵爱华像是小学生的表现,让不少学生都呆了。

赵爱华是谁?

经济金融系风评最好的老师,谈吐幽默,举止大方,颇为儒雅风度,从来不发脾气,性格又好,让人很有好感,总会引据古典历史和名家大作将经济和金融以及国粹精髓文学结合在一起,令人闻之倍感大气和严谨。

从《孙子兵法》,到《易经》,再到《鬼谷子》和《势数》《道德经》,让人能够清晰感觉到华夏千年传承文化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巨大用途。

可现在,那个让人敬仰,平时经典文言文信手拈来的赵老师,居然像是小孩子看到大人一样涨红了脸结结巴巴,而他对面的那个人看上去却好像比他年轻了至少五六岁。

“跟赵老师说话的那人是谁啊。”

“不会是赵老师以前的学生吧。”

“你什么眼神。没看那个人比赵老师小很多。”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那是赵老师的老师沈老师,我以前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见过。”

“对,对,我想起来了,就是开学典礼上的那位沈老师。我怎么给忘了。”

“这个沈老师是什么人?”

“这你都不知道?咱们学校的捐款名单你还记得不?就是捐款金额最多的那位,在开学典礼的时候讲过话。哦,你那时候还没到学校,怪不得不知道。”

“......”

楼上学生们的议论让沈建南不由笑了下,这厮抬头看了一眼学生们,滋着牙挥了挥手。

赵爱华是他的学生,楼上那些学生,从关系上来说,可都算是他的徒子徒孙,等到将来,这些天之骄子走出校门,也都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栋梁基石。

一种傲然和自豪感悠然而生,望着那一张张的年轻的脸,沈建南仿佛已经看到,在他们的点点努力下,这个国家,整个民族,提前走出了困境。

在他们的点点努力下和薪火相传下,一代人影响一代人,被外国人欺负抢劫不敢反抗的局面提前终结了。

阳光明媚,梧桐树叶遮住了酷热,为路人带来了舒适的环境。

走在通往学校校务处的路上,望着四周的梧桐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资本家的沈建南脸上挂着笑容。

这,是我的国家。

而这个国家,在将来某一天,会为所有在外的国人,遮挡毒阳的灼烤和狂风暴雨的吹打。

再也不用被抢劫时只能默默交出自己的财富而无处伸冤;再也不用担心辛辛苦苦赚取来的财富被人剥夺,却只能任人欺凌;再也不用被人肆意屠杀的时候,却只能祈求老天开眼。

虽然,她要走的路还很长。

但她的前面的路,就像脚下这条石板路一样,虽然凸凹不平,尽头,却是气势磅礴坚毅而又坦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