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 > 第39章 潘小莲

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 第39章 潘小莲

作者:年度销售第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1 22:32:36 来源:书海阁

李婆茶馆!

这是阳谷县内为数不多的几个茶馆,平日里附近的一些百姓或者劳苦的苦力路过,休息的时候都会来茶馆喝碗茶。

若是有钱的,还会点几份点心。

这里的人最多,消息流传的也最畅通,天南海北的事情都能在这小小茶馆内出现。

门外,是破旧的旗。

泥土堆砌的炉子,上面放置了几个茶壶,炉火正旺,通红的木炭将茶炉烧的蒸汽四溢。

青石路边的街道,人来人往,倒是比往日的孤寂多了几分热闹,一副繁荣即将复苏的前兆。

差馆内。

来来往往的百姓,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品茶畅谈天下,神魔怪志更是铿锵顿挫,好不热闹。

一名五十来岁的妇人,穿着一身灰色衣裳,头顶发鬓盘起已然有些发白。

“老板娘,来两碗茶,几盘点心干果。”朱慈烬道。

“等着。”

听到有人要点心和干果,李婆抬起眼皮来了兴趣,连忙去伺候着。

“李婆,倒点水。”

一名肩膀上扛着毛巾的苦力端起碗,油腻的五官催促道。

“第二碗自己去倒,多少年的规矩了,故意打趣老身不是?”

李婆狠狠刮了一眼苦力,现场顿时响起一阵哄闹声道:“王力,你若是和这位公子一样,能点的起几件点心和干果,李婆定然把你当亲儿子一样伺候着嘞……!”

“滚滚滚,我可没他那么没出息的儿子。”李婆一边准备干果,一边骂道。

“各位兄弟,我们是外地路过此地的商客,听说此地竟然不征收人头税了,这是为何?”

朱慈烬表现出一脸好奇的模样,开口问道。

“哈哈,这位兄弟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平阳府现在已经是平阳王的封地了,不属于朝廷管辖,是王爷见我们民生疾苦,这才特意允许我们日后不需要纳人头税了,而是改用摊丁入亩。”

其中一名老者品着茶,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和满足道:“我们是摊上一个好王爷,一个体恤百姓的好王爷了呀。”

“至少未来五十年,我们平阳这一块,都会民风富庶,安居乐业,成为天下人人羡慕的好地方。”

“说的不错,只要平阳王不死,咱们百姓就有好日子过,真希望平阳王能长命百岁。”

坐在老者旁边的另外一名老者道。

“小伙子,你还不知道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吧?”

“老头子我来和你说说,若是别人我就不说了,但你是行商的人,肯定路过各个州县,到时候多说说我们平阳的好,让我们平阳能来更多的人定居就好了。”

坐在一旁的老人面露欣喜的坐在朱慈烬一侧,开口道。

“白老,我们只是知道这摊丁入亩是好的,还真不知道怎么好的,快些和我们说说。”

“没错,快些和我们说说,这摊丁入亩,咋好的。”

“反正我只知道咱们县东门大户老爷一脸愁容,我就知道咱们老百姓肯定有福了,哈哈……!”

周围众人纷纷喧嚣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好奇之色。

“既然如此,那我就一起和你们说一说,咱们这位王爷英明神武的决断,还有体恤百姓的心思。”

“人头税,大家肯定都知道,每个人每年都需要征收一定的税收,我家三个儿子,还有三个儿媳妇,六个孙子,加上老汉我,一共十三口人。”

“但是呢,我家却只有四亩良田,每年都需要交十三份人头税。”

“我家交完了人头税,粮食不够吃,就要饿死人,人都要饿死了,还不造反吗?”

“所以说,咱们大明才有这么多的农民军。”

“而隔壁的大户,家里良田千亩,家中却只有三个人,只需要缴三个人的人头税就好了,他家自然富裕,再用更多的银子勾连官府,来吞并我家剩下的土地。”

“最后,我家要么死绝,要么沦为富户家的奴仆。”

“但是,王爷颁布的这条政令就厉害了。”

“摊丁入亩!”

“以后,但凡是平阳府上土地,无论是谁的土地,每年都需要缴纳一份税。”

“这样的话,我家每年四亩地,只需要缴纳四份税收,剩下的钱粮自然可以活下去。”

“隔壁的富商大户,良田千亩,需要缴纳千亩良田,但这并不会让富户家破人亡,只是少赚一些钱罢了。”

“这样,百姓能活下去,富户就没办法趁火打劫,大家都能吃饱饭活下去,谁会去造反?”

“傻子才会去造反呢。”

“而且富户既然这么有钱,承担更多的国家责任,也是应该的。”

“若是有了叛军,第一个宰杀的就是这些富户,所以摊丁入亩若是长远发展来看,不仅仅利于民,也利于富户被满门灭口。”

“你们说,王爷的这份政令,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老者大手一拍,桌子发出响亮声音道。

“好,好……好王爷,好政策啊。”

“这么说,我们家一亩地都没有,从今以后就不要纳税了?”“我家也是人多地亩少,每年都不够吃,只能借钱,银子还不上就只能将地亩抵押给地主,现在好了,我们家以后再也不用借银子了,那几亩薄田也终于能够保住了。”

“感谢平阳王,感谢平阳王啊……!”

“是啊,这确实要好好感谢平阳王,若是没有平阳王,说不得我们还能撑多久呢。”

“咱们平阳啊,终于是得来了亨通的气运啊。”

“平阳府有平阳王,定然能将附近府州甩开百年之久,说不得日后整个山西,就咱们平阳最富庶呢。”

“若是如此,咱们可是要尊王爷为圣人不可。”

茶馆内的百姓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和精彩。

这下,平民百姓可算是有救了哦。

所有的人眼神中,都充斥着期待,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恨不得现在冲下田去,先除个两亩地草再说。

“这还不是最绝,最绝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老者冷笑一声,眼神扫过周围一个个眼神炙热的百姓道。

“最绝的?”

“什么最绝的?”

“快说说,他们都说王爷颁布的七条政令都很好,可是到底还有什么比这摊丁入亩还要好啊?”

“是啊,别绕关了,赶紧说。”

茶馆内,众人脸上满是好奇之色,满怀期待的望着老人道。

“最绝的,还是咱们王爷提出的第四条,家中田产人均十亩以上,五十亩以上,百亩以上,五百亩以上,千亩以上……按照不同税收等级进行纳税,人均田产越多,需要缴纳的税收便越多。”

“比如我家就五亩地,只需要缴纳五份税收即可!”

“但是隔壁地主大户,家中有田亩五百亩,不是需要缴纳五百份税收就行,而是需要缴纳一千份,两千份甚至是三千份。”

“可即使交了一千份,两千份,三千份税收,他家的收成还是比我们家高,只是利润进一步砍掉了一些。”

“他们够吃的,并且可以过上富庶的生活,是不可能造反的,造反的永远是吃不上饭活不下去的。”

“富人纳税的钱,用来养朝廷赈灾,而我们底层百姓的钱,用作自养自足,天下和谐。”

老者捋了捋胡须,满脸得意道:“这下知道为何说还有更绝的了吧?”

“绝,果然绝,这一招果然是绝啊……!”

“没错,只是挖了大户的墙根,却不让大户墙塌,只要大户有口吃的,就不会造反。”

“而百姓不一样,都快要饿死了,怎么可能还会不造反?”

“这些大户都是穿鞋的,咱们是光脚的,穿鞋的自然害怕满门抄斩,又不是活不下去,干嘛造反,咱们可不怕呀。”

“可,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不能在全国推行,反而只是在我们平阳一个地方推行呢?”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朝廷之上那满殿朱紫贵,哪个不是地主大户,老家中田产都是几万亩,上万顷。”

“皇上若是推行这种政令,定然会被群臣反对,而且政令也根本推行不下去,说不得还会造成朝堂动荡不安,引发……!”

下一面的话,老者没说,继续道:“但是咱们平阳就不一样了,狗屁大的地方,这些天平阳王斩了多少个富户?”

“就算是平阳府内那所谓的三大家族又如何?最终还不是满门抄斩,银两都入了王府之中?”

“谁敢撂挑子?”

“你今天上午撂挑子,王爷下去就带兵灭了你。”

“所以,在咱们平阳是可以推行这个政策的,而且也是咱们平阳百姓运气好,遇到了好王爷。”

……

“说的不错,咱们这是遇到了好王爷啊。”

“白老头,那剩下几条政策是什么意思,不是还有几条吗?”

“对对对,快说说另外几条。”

茶馆内的百姓,再次好奇起来,一脸期待的望着老者道。

“哈哈,剩下的几条啊,都是有利于咱们百姓的好政策,比如说王府的租田,只能租给咱们贫民百姓。”

“还有粥棚,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清楚,绝对的是好王爷。”

“还有为佃户争取权益的,佃户的价格官府来定,你大户用得起就用,用不起就等着地荒废,或者贱卖给咱们贫苦百姓也可以。”

“还有以前那些读书人啊,做官的,全部都不免税收了,全部都要纳税了,但是官老爷最基本的体面不能丢,我想王爷接下来可能会提高官差或者官老爷的俸禄,这样总比贪污强。”

老人一一解释道。

“好啊,这一条条政策,当真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啊。”

“经过白老头这么一说,这才算明白过来,咱们平阳的百姓这下摆脱了多少枷锁,日后定然能够安享生活。”

“你们没发现吗,咱们县的那些大户老爷,最近这两日,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最近官府正在丈量土地,而且直接是王府的人监督,没有人敢造价,咱们平阳县真是要迎来百年亨运了。”“这一切,都要感谢有平阳王啊。”

“我看政策上说,家中良田千亩以上,人口在十口以下,就需要缴纳十分之八的田亩税了。”

“你们没看到细则还有一条吗?家中人数大于田亩数的,可以获得补贴,比正常田亩税还要少。”

……

茶馆之内!

就没有不说平阳王好的,一个个将自己都快要夸赞到天上去了。

除此之外。

还有最近官府判案,也是公正了很多,一般大户欺负平民百姓的下场都极其惨。

看到阳谷县的民风,朱慈烬满意的点了点头。

自己所做的一切。

终究是没有付之东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平阳将会是天下最富庶的土地。

……

李婆茶馆二楼!

潘小莲迈着碎步进入房内,李婆紧跟其后,反手将房门关上。

“李婆,这房内怎么还有一人?”

潘小莲见状,顿时面色一变,转身就要离开此地。

“娘子莫走!”

坐在桌子面前的男人见状,连忙起身拦了上去道:“娘子莫走,李婆,你快和小娘子说一说。”

“嗨,小莲娘子,你别着急走嘛!”

“这位是咱们阳谷县的大户,东门公子,这不是看中你刺绣的手艺了吗?所以想要和你谈一笔生意罢了,这么着急走作甚?”

“你们的生意,难道还要我来谈?”

李婆说罢,又在潘小莲旁边小声道:“李小娘子,你娘不是病了吗?你家男人不肯拿钱给你娘看病,这位东门公子就是听闻了此事,加上确实是喜欢你刺绣的本事,所以才来见你一面,想要和你谈一谈生意的,你可不要错过了这好机会。”

“想一想你病床上的老娘!”

李婆话音落下,潘小莲身子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纠结。

自己因为一些变故,嫁给了阳谷县最丑最矮,更是被誉为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

但这武大郎极其抠门,即使自己母亲病了,也不拿钱出来给自己母亲治病,自己只得做一些手工活去换一些银两来买药。

前几日,托给李婆的几副刺绣卖了很不错价格,这才答应李婆过来的。

却没想到,房内还有一个男人。

自己已为人妇,不应该抛头露面去单独见外男,但想着自己病床上的母亲,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开口道:“不知东门公子,想要做什么生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