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11章 秦始皇的第十八子,扶苏之弟,胡亥!

秦直道虽然平坦直畅,但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自然不能像后世的大马路那样平整。尽管轻车行驶中难免颠簸,但扶苏与蒙恬仍然挺直腰板端坐车内。

在这个时代,如何在车马之上保持站立或坐姿端正,也是贵族必须掌握的一种礼仪,身为大贵族的扶苏与蒙恬对此自然驾轻就熟。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在颠簸的轻车上展开对话。首先开口询问的是蒙恬:“公子可知晓始皇帝此次为何突然出巡吗?”

公子扶苏稳如泰山,目不斜视:“我从何得知?”

“不过,”他惋惜地说,“恐怕是为了刻石纪功吧。”

始皇帝钟爱出巡,自从统一六国以来,他已经出巡了三次,这一次,已是第四次。

八年时间里频繁出巡如此之多,几乎可以说,始皇帝不是在筹备出巡,就是在出巡的途中。

“莫非是因为方士的事情?”蒙恬心中暗自揣测。

扶苏下意识地瞥了蒙恬一眼,轻轻摇头。

“不过是一群方士罢了,何至于劳动始皇帝亲自出巡。”

他冷笑一声,忽然转头正面对着蒙恬,严肃地告诫:“上将军,此次始皇帝召见我们,务必不要提及云梦山之事!否则,我们将面临危机!”

蒙恬惊讶地看向扶苏,刚要辩驳,扶苏却不给他机会,意味深长地再次强调:“我深知上将军的心意!然而,始皇帝是否知情呢?”

蒙恬陷入沉思,许久之后,默然点头。

他理解扶苏的意思。

始皇帝前年出巡东海寻求仙山,中途遭遇刺客,韩地人张良派遣一位力大无穷的力士以巨锤袭击秦,结果误中副车。

始皇帝被迫中途返回,原本计划次年再向东巡,但因方士欺诈始皇帝之事败露,所谓的仙山梦想破裂,去年未能成行。

然而今年又重启对天下的巡视,不同于以往东出河东,而是南下南阳,与蒙恬的行军路线重叠,预示着此次将是南巡。

南巡已在四年前进行过一次,当时始皇帝已抵达长沙郡,那是秦国的南界。四年过去,大秦并未对南方的夜郎、诸越等国发动战争,江南之地也没有叛乱发生,又有何必要再度巡视?

“始皇帝虽誓言诛尽天下方士,然而,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恐怕仍未彻底消除……”

蒙恬,在内心深处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

“昨日将近正午时分,始皇帝诏令上将军蒙恬与公子扶苏前往湖阳觐见,两人已启程北上,今日清晨已踏入南阳郡境内,此刻距离湖阳县约有一百五十里路程!”

当蒙恬与扶苏带领一百名卫士沿着秦直道疾速奔驰时,一座简朴的大堂内,一名身着铠甲的士兵单膝跪地,向席边跪坐的一名少年汇报情况。

少年身着黑色长袍,金线在其上勾画出一只肥硕而充满鳞爪特征的长虫形象,他面容端正,双眼开阖之间闪烁着犀利光芒,犹如猛虎雄狮。

长虫即象征龙,秦时的龙与后世的龙形态迥异,显得更为丰满肥硕。

秦人崇尚黑色,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着黑色服饰。然而能够在服饰上以龙纹装饰的,唯有大秦皇室成员。

这位少年,正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扶苏之弟,胡亥!

始皇帝共有二十二子,十女,子孙众多。然而始皇帝最为看重的,只有长子扶苏,以及第十八子胡亥。每次出巡,都会命这两子随行陪伴。

自从扶苏举行过冠礼,开始担任蒙恬的监军之后,随侍始皇帝的任务,就落在了胡亥的肩上。

此次南巡,胡亥也跟随始皇帝来到了南阳郡,此处正是湖阳县县衙所在地。

所谓的县衙,实际上只是一片破旧不堪的木质建筑群,然而胡亥显然并不在意居住环境的奢华与否,他目光炯炯地凝视着面前跪着的铁甲秦卒:“我的兄长扶苏,以及上将军蒙恬,近日有何异常举动?”

这名铁甲秦卒正是先前蒙恬军中的斥候队长,他略显犹豫。

“嗯?”一声冰冷的哼声传来,尽管胡亥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但脸上的戾气却浓烈得如同实体一般。

斥候队长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急忙回应:“禀报公子,日前,上将军蒙恬在云梦县偶遇白鹿,当地楚人称其为仙家灵兽。”

“上将军遂进入云梦山,欲寻找那些自称神仙的楚人并将其斩杀。”

“不久从山中归来,却没有提及对付方士的事宜,反而在众人面前释放白鹿,并恭敬行礼道歉,称无意冒犯,请勿怪罪!”

胡亥的眼中骤然闪过一道精光,他紧紧盯着斥候队长,语气冷冽地追问:“此事,我兄长扶苏可曾知晓?”

斥候队长略显迟疑,他小心翼翼地瞥了胡亥一眼,却被对方那非同寻常的眼神吓得一颤。

他咬咬牙,继续叙述:“随后上将军率领亲信轻装返回江陵面见扶苏,公子扶苏,已经得知此事!”

“然后呢?”胡亥眼中流露出一丝异彩,“我兄长是否下令调动兵马奔赴云梦县,将那些声称自己是神仙的楚人全部斩杀殆尽?”“没有!”斥候队长摇头否定。

“哈哈!”胡亥猛然拍案而起,发出一阵轰鸣之声。

他面上浮现出一抹含着恶意的笑容,冷冽地说:“看样子,我那身为大秦储君的大哥……

“心中仍眷恋着楚人的恩惠,竟然也受到方士的迷惑!”

“你先退下吧。”胡亥随意地摆了摆手。

“此事不得透露给任何人听!”他冰冷地告诫着。

斥候队长仿佛得到了特赦,他悄无声息地再度躬身行礼,偷偷抹去额头上渗出的冷汗,慢慢地退出了大厅。

胡亥的目光犹如饿狼般紧盯着斥候队长远去的身影,嘴角挂着冰冷的笑意。

直至斥候队长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门外,大门由外面的卫士重新合上,胡亥这才转移视线,看向身边。

“中车府令,对此你怎么看?”

随着帷幕微微摇曳,一个身影从后堂步出,衣袖飘拂间,在扶苏的座位旁边坐下。

这人身形瘦削,年约四旬,眼神深邃阴郁,面色蜡黄且无须,显得城府颇深。

正是中车府令赵高!

“未知公子所指何事?”他佯装困惑地发问。"

“自然是关于我大哥对楚人的怀念之情,”胡亥冷冷地瞥了赵高一眼,“我们是否应当禀报始皇陛下?”

“即使禀报始皇陛下又能怎样?”赵高审视着胡亥。

“如此一来,始皇陛下便会知晓大哥心中的异状!”胡亥面色稍显焦躁,明显对赵高揣着明白装糊涂感到不满。

“哈哈!”然而,赵高对此毫不在意,他尖锐地笑了一声,刻意延长停顿的时间,似乎在享受胡亥表情的变化。

直到胡亥的脸色变得扭曲,他才悠然开口:“公子扶苏心向楚国,世人皆知。始皇陛下英明睿智,天下大事无不洞悉,又怎会不知晓?”

“然而始皇陛下依旧宠爱这位楚人!”胡亥恨恨地咬牙切齿。

他提到的是关于公子扶苏的身世秘密。

自远古时期,华夏民众既有姓又有氏,其中姓源于母系,象征祖先来自母系家族,从字形上看,姓往往带有“女”字旁,反映母系社会的影响。

而氏则是源自父系,用来区分子孙分支。姓的地位高于氏,但在父权社会兴起后,氏逐渐取代姓,并出现了以氏代姓、女子用姓、男子用氏的现象。

至秦朝时,姓氏混乱达到顶峰。例如始皇的母亲为赵姬,理论上应姓赵,名叫赵政;同时作为秦国公子,他又属于嬴姓,所以又称嬴政。加之按照男子以氏相称的习惯,秦国公室为嬴姓秦氏,因此又称秦政。

一位始皇帝,竟然有三个称呼,实属尴尬。于是始皇下令,除自己被称为始皇外,天下百姓统一姓氏,自此之后,均以父系氏为姓。原本秦国公室的秦氏也随之改为秦姓。

关于嬴姓赵氏的说法,其实是司马迁在汉代着述《史记》时,用汉朝制度评判秦朝旧制的结果。因为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才正式加入氏族,始皇十三岁即位秦王时,实际上并未“赵氏”,只是曾经“赵姓”。

公子扶苏同样如此,他没有姓氏,因为在当时天下已经以氏为姓。同时,他也无氏,因为皇子本身并无氏。

然而,尽管始皇统一姓氏不过数年,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千百年来的习俗,虽然扶苏的父系没有姓氏,但他的母亲却有姓,那就是芈姓。

他的母亲,正是楚国王室的女儿!

秦国在吞并六国的过程中,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而作为南方大国的楚国,在这一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历代秦王均迎娶楚国王室女子为后,两国交往频繁。

因此,到了秦王政时期,秦国内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楚国势力集团,以秦王政名义上的祖母华阳夫人为核心。这个集团影响力巨大,以至于华阳夫人安排秦王政迎娶楚国王室女子为后,秦王政无法抗拒。

不过,秦王政毕竟是一代雄主,在华阳夫人去世后,强大的楚国集团迅速被他瓦解摧毁。

包括华阳夫人安排的楚国王室女子,也被秦王政赐死。

然而,楚国集团虽遭覆灭,但仍有一线生机留存,那就是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

这也正是胡亥称公子扶苏为芈姓子的原因。

他对此耿耿于怀,楚国集团曾是始皇的生死宿敌,敌人的后代,怎能成为国家未来的继承人?

“我是正宗秦人血脉,为何不能成为储君?”他愤慨地喊道。

“禁声!”面对胡亥的愤怒,赵高却镇定自若。

他是前郎中令赵衰之子,因母亲犯罪,导致母子遭受酷刑。

赵衰因服药意外身亡后,始皇出于恩恤,任命赵高为中车府令,执掌律法。

中车府令职位升迁一步,便可成为郎中令!

若能以宫廷侍从的身份,晋升为大秦九卿之一……

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经历多年的坎坷波折,赵高性格愈发阴沉。

他平静地回应:“始皇万寿无疆,何需储君?”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天下臣民都不敢谈论他的死亡,都称其万世。一个寻求永生的皇帝,还需要什么储君呢?

“中车府令真的认为始皇能够长生不老?”胡亥瞪着赵高,满腔怒火。

“这是必然!”赵高坚定地望着胡亥。

在这个问题上,胡亥深知原则所在,强忍心头怒火,冷硬地说道:“然而始皇重用一楚人,却忽视自己的纯正血统,这是大秦的隐患!”

“作为始皇的儿子,我怎能坐视不理?若能在始皇召见之前,将此事禀报上去,岂非大功一件?”

这才是真正令胡亥愤怒的根源。公子扶苏自成年后便担任上将军蒙恬麾下的军司马,共同戍守河套地区。此次回朝后,又马不停蹄与蒙恬一同南下追捕方士。

上将军蒙恬被誉为大秦战神,掌握重兵。公子扶苏虽说是监督他,但实际上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威望,学习治军之道。

反观胡亥,始皇未曾给予任何职务,只让他跟随赵高研习律法。

律法啊!

律法能与军权相提并论吗?

赵高再次露出理解的微笑。

作为胡亥的老师将近一年,他早已摸清这位始皇少子的心思。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不过是觊觎那个大位罢了!

赵高注视着胡亥。

自周朝以来,嫡长子继承制已成为天下的法规,不仅涉及民间财产继承,还包括君主之位。

虽然始皇并未明确设立储君,甚至压根没想过此事,但这并不妨碍天下人普遍将扶苏视为储君。

这也是上将军蒙恬对扶苏如此恭敬的原因。否则,仅凭公子身份,以蒙恬上将军之尊贵,应当是他向扶苏行礼才对。

毕竟,上将军是由始皇亲自任命的,始皇都能对他行拜礼,天下还有谁能不行?

至于始皇为何看重扶苏而轻视胡亥……

胡亥独断专行,嗜杀残忍,行事简单粗暴,这无疑暴露了他的无知!

明察秋毫的始皇,焉能不知?

但既然始皇命自己担任胡亥的老师,自己自当全力以赴,为胡亥铺路!

扶苏平时勤勉谨慎,行事一丝不苟,步步为营,很难抓到把柄。

然而此次始皇严令天下,凡宣称神仙方士、灵异精怪者一律处死,他却与蒙恬包庇楚人,势必将引起始皇的疑虑。

当然,这一事件实则是由蒙恬所为。然而,由于扶苏与蒙恬共同戍守河套地区多年,二人早已被视为一体。

蒙恬犯下之事,扶苏怎能摆脱关联?

若操作得宜,或许能在始皇帝心中埋下一根隐刺!

此后每当始皇帝看见扶苏,便会回想起他曾对自己有所隐瞒!

久而久之,始皇帝心中必将滋生厌恶之情!

世间可有谁能逃脱始皇帝的厌恶而不受惩罚呢?

当然,倘若始皇帝果真能得享长生,那么扶苏或许并非刻意欺骗。

毕竟,作为始皇帝身边的中车府令,赵高深知,始皇帝之所以诛杀方士,并非因其欺骗自己,

而是因为那些方士未能为始皇帝炼制出长生不老之药!

此刻始皇帝仍然渴望长生,只不过不再像以前那样深信不疑罢了!

关键在于,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公子误解了。”

他语气平缓地开口:“若您抢在扶苏之前觐见始皇帝,固然可能引起始皇帝的猜疑,甚至可能因盛怒之下将扶苏逮捕囚禁。”

“但此举同时也违背了孝悌之道,始皇帝必然对此不满!”

胡亥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