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4章 此事关乎生死,不容小觑。

大秦:我是唯一仙 第4章 此事关乎生死,不容小觑。

作者:满满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4:20:15 来源:书海阁

武安君,便是那个被誉为杀神、人屠的秦国将领白起!

作为秦人,想到杀神的赫赫战功,无不顶礼膜拜!

“诸位将士!”

一声震天怒吼陡然响起,正是军侯蒙喜,此刻他眼中已泛起血丝。

“当今秦朝虽已失去武安君,但我们仍有内史上将军!”

“如今我们犹豫不前,却要上将军率先冲锋,我们还算是秦人吗?”

“咣当”一声,他抽出腰间长剑,愤慨大喝:“世上哪有什么妖魔鬼怪?不过是方士的虚妄之言罢了!”

“诸位将士!”他举剑指向远方,“大秦之剑所指之处,当以生死相搏,以毁灭为目标!”

马蹄声轰鸣,蒙喜一马当先,冲向近处的小溪,他身后,是高喊着“以生死相搏,以毁灭为目标”的七名卫士。

而在蒙恬锐利的目光中,终于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卫士均为骑兵,这个时代骑兵尚在使用单马镫,而且并不固定,主要用于辅助上马。

因此骑兵必须一手握住缰绳,单手持械战斗。

单手无法拉开弓弦,也无法稳握沉重的青铜兵器,所以骑兵根本不配备弓箭或矛,卫士们甚至连戈都没有,仅配有战剑和盾牌。

无弓箭,也无长柄武器,卫士们最多只能驱赶前方的兽群,却无法围剿。

甚至驱赶也难以实现,因为他们只有十人。

十名卫士无法有效围捕前方兽群,身后又有百余名步兵急速赶来。

百余名步兵无法封锁云梦泽一线天,而江陵还有公子扶苏率领的三千秦军铁骑!

楚人崇尚迷信,视云梦泽为祖先神灵之地。蒙恬今日所见,这里的飞禽走兽的确有些奇异之处。

然而,也就仅限于此!

楚地多山,自古就有山鬼的说法。山鬼并非鬼魅,而是人,只是居住在深山之中,与动物共同生活,具备指挥群兽的能力。

就如同当年利用群猴阻挡武安君的楚国异人,以及如今试图震慑蒙恬的这一小群野兽。

不过是些雕虫小技之辈!

眼见蒙喜已然冲进浅溪之中,激起的水花将许多五彩斑斓的鱼儿抛向空中,蒙恬轻抖缰绳,带领身后的两名卫士同样疾速向前奔去。

然而没走几步,骤然间一声惊心动魄的嘶吼破空传来,七位冲锋在前的亲卫拼命拽紧马缰,力图稳住战马的步伐。

此刻,七匹战马同时扬蹄直立,因冲在最前方,蒙喜所驾驭的战马受力过猛,竟翻身栽倒在路边的灌木丛中,蒙喜也随之被抛飞出去,摔进了旁边的林丛。

紧接着,他慌乱不堪地从林丛中爬出,全然不顾自己的战马,连滚带爬地奔向蒙恬所在的方向。

“扑通”一声,他狼狈不堪地跌进溪水中。还未及起身,蒙恬已迅疾拉动缰绳,策马从他身边疾驰而过。

此刻的蒙恬心中充满了肃杀之意,若非此刻正处于冲锋的关键时刻,他定会立即抽出佩剑,将自家的亲卫队长蒙喜一剑斩落马下。

同时,对于那些面色苍白、停滞不前的亲卫们,他也同样怒不可遏。

他明白,眼前的上百头野兽绝非所有,亲卫们肯定是遭遇到大规模的兽群袭击。

然而,无论兽群规模再大,又能有多大呢?

要知道,猛兽各自占据领地,十里才有一豹,百里才有一虎现身!

剩下的,不过是些食草动物,就算数量再多,又怎能抵挡得住刀枪之威?

大秦军队的威严,岂容这些胆小如鼠的家伙玷污!

短短三十丈的距离,战马瞬间即达。

“不过是一群野兽罢了,你们竟然畏缩不前!”

蒙恬一边拔出腰间的宝剑,一边冷漠地喝道:“既然如此,你们就看着我亲自……”

话音未落,他同样僵在原地,下意识地狠拉马缰,战马同样痛苦地人立而起。

这种紧急制动对马匹伤害极大,但此时的蒙恬却浑然未觉。

山路转弯处,赫然现出一片广袤的山谷。

此刻,这片山谷中已然聚满了各种野兽,挤得满满当当!

蒙恬无法准确计算数量,他只知道,眼前的这个山谷……

足以容纳一个万人规模的军阵!

山谷前方的高坡上,十多名秦人士兵静静地站立着。

楚地湖泊众多,楚人并不崇尚高山而是尊崇湖泊,湖有名而山不一定有名,这一习俗与秦人恰恰相反。

眼前的这座山,就是以湖泊的名字命名。

名为,云梦山!

云梦山形似双峰并峙,两峰尖锐如剑,直指苍穹,两峰之间夹着一道极其狭窄的山缝,仅能让一人通过,抬头只能从缝隙上方窥见一抹湛蓝天空。

因此被称为,一线天!

一线天连接着两峰中央的一处巨大的平台,远观犹如通往天界的门户,当地百姓称之为,天门!

而在它的下方,则是一片足够容纳万人布阵的谷地,被称作,鬼谷!

此刻,蒙恬正骑马驻足在鬼谷之上,他目不转睛地凝视前方,脑海中电闪雷鸣。粗略估算,此刻鬼谷中的兽群,仅仅是胎生皮毛斑斓的猛兽就有数千只,其中不乏吊睛白额的大虫这类兽中之王!

大虫生性孤傲,一只大虫周围百里之内,往往不容其他猛兽生存。

不仅是大虫,其他猛兽亦是如此,故有十里一狼,百里一虎的说法。

然而此刻谷中,暂且不论狼群,单是大虫就有几十只之多!

恐怕是方圆千里之内的大虫都汇聚到了这里!

不仅如此,真正让蒙恬等秦人士兵感到震惊的是,这些猛兽此刻仿佛丧失了野性,对身边的食草动物熟视无睹,而食草动物也同样不怕身边的猛兽,安静地待在原地。

不仅有陆地上的走兽,还有空中飞翔的飞禽。

从鬼谷到一线天之间的山坡两侧,矗立着参天大树。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此刻已被五彩斑斓的各种飞禽覆盖。

那是数不清的各类飞禽!

无尽的飞禽走兽聚集在这片山谷之中,却悄无声息。

即使是久经沙场的蒙恬,此刻也不禁为之动容。

这些飞禽走兽,为何聚集在这里?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了天门,即一线天顶端那个宛如登天门户般的平台上。

从兽群纷纷面向天门,翘首期盼的姿态可以看出,天门之上,必定隐藏着某种玄机。

只是,天门地势极高,且常年云雾环绕,内部究竟有何景象,根本无法看清。

“上将军!”一声呼唤在蒙恬身边响起。

蒙恬这才回过神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心境,缓缓侧头望去。

发话的人,正是军侯蒙喜,他此刻脸色苍白,额头上冷汗涔涔。

“我们,是否应该返回召集援兵?”他咬牙问道。

蒙恬猛然一愣,一时无言以对。

亲卫们个个都是英勇之士,尤其是军侯蒙喜。

秦国崇尚勇武,能够担任部曲长官的,必然出自部曲中最勇猛的战士。而家将蒙喜是从先登军中选拔出来的。所谓先登,就是在攻城战中首先冒着城墙上的防守火力攀爬城墙的勇士,其勇猛程度自然毋庸置疑。

蒙喜可谓勇冠三军,尽管刚才的表现似乎有些不堪,那完全是因为眼前这满山谷的兽潮实在太过惊人所致。

然而蒙喜虽勇猛过人,却稍显缺乏机敏。

眼下面对兽群阻路,天门虽近在咫尺,但除非能飞天遁地,又有谁能安然通过?

除非硬闯!

这或许也正是蒙喜心中的想法。

毕竟,始皇帝曾下令,凡世间所称的精怪异灵,皆可诛杀。按照始皇帝的标准,眼前这座山谷里的飞禽走兽,似乎皆可视为诛杀对象。

然而,谁又能担此重任?

眼前这座巨大的山谷足以容纳万人布阵,如今却密密麻麻全是兽群,其中光是吊睛白额的大虫就不下十几只,其余猛兽无数,再加上无法统计的食草动物。

此次他们来到云梦县,仅带了一百名材官!

一百名披甲的材官步兵,即使个个骁勇善战,又怎可能抵挡如此庞大的兽群?

绝无可能!

蒙恬估计,即便是调动一支大军前来,恐怕也无法与如此众多的兽群抗衡。

须知,野兽的力量大于人类,且更加无所畏惧!

此外,蒙恬内心深处有一种隐约的不安。

他早就听说过楚国有异人,能驱使百兽。

然而……

眼前的已不再是兽群。

而是,兽潮!

究竟是何等异人,能够驱动如此庞大的野兽群体?

这,真的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境界吗?

如果是,此人,又是何许人也?

他再度望向天门,就在此刻,“当”的一声悠长钟鸣,突然从天门之上激荡开来!

如同洪钟巨鼓般,瞬间在山谷间回荡!

蒙恬只觉心头剧震。

他双眼微微睁大,就在他的视线中,原本遮蔽天门的浓雾,忽然如拉开的珠帘般向两边散开,一口古朴的大钟从雾气中显现出来。

大钟仍在微微颤动,嗡嗡之声在整个山谷中回响,而天门上残留的雾气,也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迅速消融。

一座茅草屋蓦然从雾气中显现出来,古朴典雅,虽由茅草搭建,却干净整洁,透着一种不属于人间的清雅与超脱。

几朵小花点缀在茅屋两侧,然而此刻蒙恬已无暇去辨别那些小花,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茅屋前方的空地上。"

茅屋与大钟之间,有一块小巧的平地,直径不过三丈左右,四周以篱笆围起,看上去就像一处寻常农家小院。

但这显然并非什么农家小院,因为在平地的正中央,赫然摆放着一座炉子!

炉子三足双耳,不知是何年何月的古老物件,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明显是一座炼丹炉。

然而,自从蒙恬进入南郡以来,屠戮了数百名方士,摧毁了无数丹炉,却从未见过有如此巨大的丹炉存在!

别说炼丹炉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登基称帝,将象征周天子权威的九鼎迁至咸阳宫中。作为秦朝内廷九卿之一的蒙恬,自然有资格欣赏这九鼎。

然而其中最大的那一尊鼎,其体积竟然不及眼前这座炼丹炉的十分之一!

蒙恬内心充满惊愕。

九鼎象征着华夏共主的地位,自然非凡品可比。

如今铸鼎艰难,因其所需铜料甚巨,而铜既可用于铸造钱币,也可用于打造兵器。

况且大型铜鼎铸造还需大量蜂蜡,一户人家全年采集蜂蜡,所得不过区区一斤。若要铸造一座万斤重的铜鼎,则需万户养蜂才能提供足够的蜂蜡。

追溯至上千年以前铸造的九鼎不说,秦始皇登基后,收缴六国兵器,铸成十二个铜人像,每个铜人像高度不过三丈左右。

此举已然是集结百万六国降卒之力,历经三年才得以完成。

而那天门顶端的炼丹炉,看上去竟与铜人像的高度相仿!

究竟是何人铸就此炉?

莫非……

蒙恬的目光移向天门的一角,那口大钟旁边,一名若隐若现的年轻人身影映入眼帘。

那是一位年轻人!

刚才正是他在敲响那口钟。

蒙恬眯眼仔细打量这位年轻人,约摸二十岁上下,还未蓄须,身形修长,姿态闲适,静坐在天门一侧,一棵苍劲的松树荫庇之下。

缭绕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蒙恬未能清晰看到对方的脸庞,只是隐约感觉此人身上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超脱气质。

山风吹过他身边,蒙恬甚至有种幻觉。

似乎下一刻,此人便能随风飘然而去!

“上将军,”蒙恬身边的亲卫也同样注意到了那位年轻人,蒙喜低声说道,“那人穿着一身白衣。”

蒙恬默默点头,他已经注意到,那位年轻人身着一件宽大的深衣,即长袍,样式奇特,非秦人常用。其色泽并非秦人崇尚的黑色,而是接近月光的白色。

秦朝遵循阴阳五行学说,视周朝为火德,而秦为水德,用水德克制火德。

水德对应的色彩为黑,因此秦朝崇尚黑色,自始皇帝至朝廷官员百姓,皆以黑为尊贵之色。

六国各自也有偏爱的服饰颜色,尽管始皇帝制定了服饰等级和冠冕样式,但并未严格限制各色服饰。于是乎,在咸阳宫内,各国佳丽云集一处时,犹如彩虹般五彩斑斓,被人称为“虹裳”。

然而有一种颜色,无论秦人还是六国之人,皆避而不穿,那就是——月白色!

因为月白色,即是未经染色的麻布本色!

穿此色衣服者,要么是奴隶,要么是穷困潦倒、无产无业、不在官方户籍册上的流浪者,这些人历来是官府严厉打击的对象。秦法规定,杀死流浪者,不算犯罪。

当然,居住在乡村的平民有时也被称作“野人”,这只是相对于城里居民而言,实际上无论是乡野的“野人”还是城内的居民,在秦朝都被统称为“黔首”。

黔首以上,被视为良民;黔首以下,则被视为贱民。

秦朝社会等级分明,贱民在路上行走不得占用道路中央,遇见有爵位者必须转身回避,若不慎冒犯对方,即便将其杀害也只是罚款了事。

因此,月白色成为了一种禁忌色,举国皆知。

即使真的是贱民,除非穷困到连购买染料的钱都没有,否则也会尽量穿上黑袍,至少也是棕色,毕竟始皇帝并未明确规定贱民不可穿黑色。

此事关乎生死,不容小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