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42章 天地经纬,山川符箓。

大秦:我是唯一仙 第42章 天地经纬,山川符箓。

作者:满满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4:20:15 来源:书海阁

他身为始皇帝,虽少年时荒唐放纵,但自即位后励精图治,自然明白双日争辉象征何意。

这乃是预示天下即将大乱的征兆!

……

静室内,始皇帝独坐于软榻之上。

内侍已经退下,整个静室内只剩下始皇帝一人。

直到此刻,他脸上的震惊之色仍未消退。

他先前得知琅琊台上确有蛟龙时,尚存一丝惊喜与激动。

毕竟追求长生不老,同样是始皇帝内心深处的执着。

然而,内侍口中所述的“天现双日”,却彻底扑灭了始皇帝心中的激情。

天现双日,意味着争夺皇位之事兴起,天下必将陷入混乱动荡。

而始皇帝之所以渴望长生,最重要原因在于他期望大秦永世安宁,天下太平。

之所以选择胡亥而非扶苏,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扶苏素有贤德美名,天下皆知他的仁爱善良。

而胡亥品性不佳,且他能否因不肖而转变为贤良,始皇帝

因此,倘若扶苏继承秦朝大统,非但不会令秦朝更迭为楚,反而可能导致天下再度陷入混乱!

扶苏越是贤良仁德,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他一心以为,历经长久战火洗礼的百姓亟待安宁修养生息。

尽管这番言论看似合乎情理,然而秦始皇深知,天下统一不过短短九年光阴,九载岁月远不足以让天下人忘却他们昔日所属的国家!

想要实现全民修养生息,必须等到当今这一代人尽数老去,新一代人皆以秦人自居的时代到来!

至少要强势统治三十年!

秦始皇只能寄希望于胡亥,期盼他能在某种程度上背离父皇的期望,却又不失为一位合格的继承者!

至于神仙、蛟龙之事……

秦始皇面容上流露出一丝慰藉之情。

“我儿扶苏,并非怀有篡逆之心之人!”他轻声低语。

“他不曾对我有所隐瞒,即使面对我的威严压迫,他也坚守本心,矢志不渝地为我寻求长生不老的神仙之道!”

或许是因为自身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加之预感死期将近,秦始皇内心深处罕见地显露出柔情的一面。

世人皆道秦始皇不宠爱扶苏,甚至扶苏本人也这样认为。

然而,哪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秦始皇并非真的不喜欢扶苏,每当他看到扶苏时,更多的是警惕扶苏背后潜藏的楚国亡魂阴影!

这样一个英勇刚毅、品性贤良的长子,秦始皇亦视为家族荣耀!

只可惜……

“朕乃秦始皇!”

“开创千古伟业,奠定万世基业的秦始皇!”

“朕不仅是扶苏之父,更是天下人的君王!”

“吾儿扶苏虽贤良孝顺,却未能意识到,如今的天下已初现动荡之象!为此,作为君王,应果断决断,稳固天下人心!”

“既然已下令诛杀所有方士,就必须贯彻到底!”

“凡不能为朕所用的方士,均被视为妖邪之辈!”

“即便世上确有方士存在,朕之诏令已颁,难以收回!”

“非是朕不肯相信,而是,朕无法相信!”

秦始皇眺望着远方,仿佛能洞察万里江山。

“在我大秦疆域之内,朕之所信,则万物皆有;朕之所不信,则万物皆无!!!”

秦始皇眼神冷冽,此刻已是晚年,感知到生命垂危,眼看江山未稳,已然彻底不再信任方士之类的人。

即便是真有方士,也应归属于大秦麾下!

“来人!”他突然爆发出一声厉喝。

“传达朕的旨意,神仙、蛟龙之说,皆为虚幻之谈!”

“令胡亥不得动摇,迅速将其诛杀!”

“传令卫尉羯,率领卫尉军立即返回行宫,随朕一同出行!”

“朕要亲自前往琅琊台,见证我大秦铁血将士,为天下铲除妖邪!”

……

正当卫尉羯接到秦始皇的命令疾驰赶往琅琊行宫,准备护驾出行之际,琅琊台东侧,徐福正艰难攀登。

琅琊台三面临海,唯独西北方向与陆地相接,徐福所处的东侧乃是一片悬崖绝壁。

悬崖高达十几丈,攀至顶端即抵达第一层山路所在。

此悬崖尤为险峻,虽不至于猿猱难攀,但崖壁上遍布巨大岩石,经年累月受海水冲击,表面光滑如镜,几乎找不到着力点。

然而徐福攀爬起来却显得颇为轻松。

随着攀爬的深入,他内心的惊奇愈发强烈,喜悦之情同样随之增长。

今年徐福已届四十一岁,在秦代,许多人活不到三十岁便去世,四十余岁已算步入晚年。

而徐福在海上漂泊数月,早已耗尽体内残余的精力,若非在螃蟹岛侥幸未饿死,最多也只能再活两三载。

然而此刻,他全身充满了活力,仿佛回到了青春少年时期!

不仅如此,他甚至觉得此刻的身体状态比少年时还要轻盈!

徐福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胸膛内有一股清冷且生机盎然的气息,这股气息让他有种随时可以乘风而去的错觉。仿佛此刻他从崖壁上跃下,不仅不会摔死,反而能凌空飞起。当然,理智告诉他这只是错觉,证据便是额头上的那个肿包,此刻还在渗出血迹,那是他在攀爬时不小心跌落所致。

“此前梦境中所闻,定是神仙传授秘法无疑!否则怎会出现如此神奇的现象!”

此刻他满心欢喜,同时也略感惋惜。

“只可惜我当时已昏厥过去,无缘目睹神仙的真容!”

“不知依照神仙的指示,在琅琊台上念诵一句口诀将会发生何种变化?”

他一面攀爬,一面情不自禁地思索起来。

十几丈高的悬崖瞬间便被他征服,徐福小心翼翼地踏上第一层山路。

眼前弥漫着浓厚的雾气,耳边回荡着战车车轮滚动过山石的声音,徐福不禁愣住。

明明战车的轰鸣声近在咫尺,但他却无法判断战车的具体方位。

眼前的这片雾气,似乎有些诡异!

“此处,应该已算是在琅琊台上了吧?”他谨慎地环顾四周。

他对这片突兀出现的雾气来源不明,心中警兆为何也无从得知,但他有一种直觉。

若他还随意在这琅琊台上行走,只怕会迷失方向。

尽管他对琅琊台十分熟悉,但此刻却产生了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罢了,就在这里吧。”他在雾气中站定,缓缓闭上双眼。

几行犹如天生烙印在心头的篆字,瞬息之间闪现在他心中,他逐字逐句地念了出来。

“云篆苍穹,浩劫初始。忽远忽近,或沉或浮。”

随着口诀念出,一道光芒自他胸前那块刻有“寻仙使者福”的玉牌上亮起,璀璨夺目的光华中,徐福面前的雾气开始翻滚涌动。

闭着眼睛的徐福并未察觉到身边的异常,此刻他全身心沉浸在那些篆字之中。

“四方游移,一丈之地。上真皇人,运笔书写。”

翻滚如混沌般的雾气骤然裂开,徐福面前一丈之处赫然出现了一幅奇异景象,一半雾气缭绕,另一半却清晰可见。

“天地经纬,山川符箓。”

雾气突然停滞,继而狂风般散开,四周响起阵阵风雷之声,似乎在回应徐福的吟诵。

整个琅琊台仿佛都在颤动,原本震耳欲聋的战车声逐渐消逝,天地间只剩下徐福的声音回荡。

而此时的徐福也已进入一种极其玄妙的境地,那些篆字如同旋涡一般,将他的心神完全吞噬。

此刻他已无法识别脑海中篆字的具体形态,但不知为何,他又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正是所谓的字字入心,不拘泥于视觉。

他猛然发出一声厉喝。

“日月星辰,听我号令!”

“混元一气阵,启动!”

(结束)

徐福紧紧闭上眼睛,默念口诀。

随着他的一声“启动”,他胸前玉牌上的光芒骤然大放!

这块“大秦始皇寻仙使者福”的玉牌,乃是始皇亲赐之物。

此玉采自传说中的昆仑神山,当地人声称其乃天帝宫殿所用材质。不同于普通玉石,此乃温润的软玉,色泽洁白如象牙,故称牙牌。

牙牌自古

面对眼前的仙缘机遇,它就潜藏在我脑海深处,我却难以找到进入的途径!”

“也许是自身领悟不足,我需加倍努力追求真理!”

“既然仙家以神秘符篆长久烙印在我的识海之中,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解开这其中蕴含的秘密!”

他突兀地举起双臂,尽管衣袖已不在身上,他仍模拟着拂袖起舞的动作,随后虔诚地伏倒在山路之上。

“我是徐福,深深感激仙师的浩荡恩典!”

完成五体投地的大礼拜后,徐福挺身站起,先前满脸庄重虔诚的神情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与忧虑不安。

身为一名修道之人,他对飞升成仙的渴望坚定不移,但他本质上仍然是个平凡百姓。

他对方士对始皇陛下的感恩、忠诚,与其对始皇陛下的敬畏,乃至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被抓捕的担忧并不矛盾。

特别是在此时此刻,大秦铁血精锐的战车就在头顶不远处的山路上隆隆作响,距离他仅二十多丈,令他心惊胆战。

他忽然感到一阵寒颤,谨慎地环顾四周,眼中略显惊讶。

“此处何以如此寒冷?难道我已经恐惧到如此地步了吗?”

罢了,他轻轻摇头。

这样的寒意,我还能够承受得住。

仙师未曾指示我在诵读口诀之后该如何行事,而徐福也不清楚此刻离开琅琊台是否违背了仙师的意愿。

不过,眼下的琅琊山已被浓雾包围,无人知晓我已来到琅琊台上。

因此,我暂且留在琅琊台上,待雾气消散后再作打算。

况且,琅琊台乃神圣之地,在此揣摩仙师所赐符篆,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未可知!

正当徐福在琅琊台山路上蜷缩着身子,冒着气血翻涌的风险继续钻研脑海中的符篆时,位于与琅琊台隔谷相对的珠山上,赵高正端坐在席上。

而李斯这时已换上洁净的衣物,不同于赵高的是,他此刻正背着手站在山崖边上,远眺琅琊台上的浓浓雾气,似乎在思考些什么。看着李斯的背影,赵高眼神闪烁不定。

“廷尉大人,”他尖细的声音响起,“您如何看待‘天有二日’之意?”

“天有二日,显然是指两日争辉。”李斯依然背对赵高,语气平静如水。

赵高则稍作停顿,脸上掠过一抹阴冷神色。

此前两人还在困惑,为何少皇子胡亥竟然在琅琊台上迷失方向。岂料山脚下的士兵再度传来报告,称他们在山脚听闻琅琊台上的卫尉军惊呼:“天有二日”!

如今胡亥为何迷失已不再重要,关键在于——天有二日!

赵高不明“天有二日”究竟意味着何种景象,他本能地抬头仰望天空。

此刻琅琊台被雾气笼罩,山顶更是模糊不清,而且雾气似乎还在汇聚,甚至蔓延至高空之中。

此刻琅琊台顶部已有大片云层聚集,整个天空也被薄薄的云雾遮蔽。尽管如此,赵高仍能从薄云之后轻易辨认出太阳的身影。

天空中分明只有一个太阳,哪来的两个?

然而数千名卫尉军同时呼喊,必非空穴来风之事。

“请教廷尉大人,‘二日争辉’又该如何理解?”他目光闪烁地追问。

李斯终于转过身来,他看向赵高,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中车府令大人不知吗?二日争辉,显然预示着天下即将大乱!”他淡然说道。

赵高心头猛然一震。

他目光中露出一丝惊讶,看向李斯,而后者面色仍旧恬静如常,仿佛这句话在他看来微不足道。

恰恰是这一点让赵高感到惊奇。二日争辉象征天下大乱,他又怎会不知?

然而知道是一回事,敢不敢直说又是另一回事!

始皇帝的权威遍布四海之内,凡敢擅自兴兵者,杀;凡敢谈论动乱者,同样杀无赦!

赵高略微避开李斯的目光,低首询问:“我们,是否应当将此事禀告始皇帝陛下?”

“为何要禀告?”李斯声音依旧平淡,令赵高再次震动。

他下意识地抬眼看向李斯,与李斯的目光对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