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灵魂神异实录 > 第25章 夜探狮子山二

灵魂神异实录 第25章 夜探狮子山二

作者:子车无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1 23:31:04 来源:书海阁

只见那白发老头捣鼓了一阵罗盘后又下到盗洞深处过了大半个小时才出来,先和那个秃头嘀咕了几句,然后走到刀疤脸和大金牙面前说道:“疤老板,根据第五老爷子提供的资料信息与现场情况的比对,似乎存在很大的误差,据我判断,这个墓好像不是后唐刘延皅的墓。”

“巫马离先生,竟有此事?第五师爷的消息来源有误是吗?”

“关于传国玉玺和秦王印的消息来源并没错,只是第五师爷对刘延皅的墓穴位置的推断有些偏差。”白发老头巫马离沉吟道,

“据古藉记载,秦文公在岐山西野凤鸣山得到天外飞宝石之后,除建祠以陈祭拜之外,尚将一小碎块宝石雕刻成了一枚“秦王之印”(后人称之为秦王印),此后成为历代秦王身份的象征和法统之印。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称皇帝,将秦王印改称祖龙印,又将和氏璧雕刻制成玉玺,镌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玉玺后来便成为华夏历代王朝的传国之玺,国朝若无此传国玉玺则不是正统。秦之后,祖龙印和传国玉玺一直传到五代时期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的手上,石敬瑭造反,兵围洛阳时,李从珂将祖龙印和传国玉玺交给了刘皇后族弟刘延皅,命其带出了洛阳,而李从珂则携郭太后、刘皇后点火**殉国。刘延皅逃出洛阳后便隐姓埋名不知下落了,祖龙印和传国玉玺自此后便也在历史上消失了。一千年过去了,关于传国玉玺和祖龙印的下落,史海钩沉,民间传言,莫衷一是。第五师爷根据秘辛刘延皅南逃后,其后代子孙于宋靖康年间从淮北迁居于江南云潭,并结合其早年在湘兰二水流域发丘开墓所得的收获和蛛丝马迹,以及《皇明六修兰云刘氏族谱》推断出,刘氏子孙可能迁葬刘延皅于云潭县(今属兰水县)东乡十都狮驼山(今名狮子山)。”

“实际上第五贯老师爷的推断并非不准,可以说是**不离十吧,要不然前天我们在此也不可能挖到‘鬼谷子令牌’嘛,鬼谷子令牌与秦王印同出一脉,当年确是李从珂一并交与刘延皅的,而鬼谷子令牌在这儿出现了,这就说明第五贯师爷的推断没错,只是要找到真正的刘延皅墓所在却怕是要费一番周折了哎。”白发老头巫马离皱眉道。

刀疤脸和大金牙听完也是皱眉不已,这番出来兰水,几个月前在蚁山出师不利,现而今在这狮子山又遭贼窃,好不容易挖到的鬼谷子令牌却被小偷夜盗而去,更糟心的是现在巫马离老爷子竟然说大伙挖了几天的墓不是刘延皅的真墓,这就让人郁闷至极了。哎,闹心,不是一般的闹心。

不提盗墓贼头头们闹心不已,无恙却听得既惊奇又开心,惊的是他们竟然知道秦王印、传国玉玺和秦王陈宝石的秘辛,奇的是他们团伙中竟然有第五贯老师爷这般盗墓经验丰富和见闻渊博的奇人,开心的是他们自打来兰水盗墓以来却连连不顺。无恙感觉心中一阵轻松,和巴陀子、黄大海又抹了点花露水在身上,藏身继续偷窥。

此时夜已中天,四下里静谧漆黑,山谷里只有盗墓那伙人插在地上的马灯黄白的灯光在闪烁。

突然“咕咚”一声从下面盗洞里传出来,在寂静的山谷黑夜里显得格外动静大,不一会儿那个秃头中年人爬了出来,狼狈不堪崴着脚,嘴里嘶嘶地吸着冷气,似乎很痛苦的样子。白发老头巫马离和刀疤脸、大金牙赶紧凑过去扶住他,巫马离问道:“第五抗美,怎么了,下面出什么状况了?你没事吧?”

原来第五贯师爷的这个秃头儿子叫第五抗美,这名字很有时代特色,一听就是抗美援朝那年出生的,无恙心里趣想道。

“哎巫马老叔,刚才在下面砸墓室砖墙时,没注意一块石砖松动了我一脚踩下去给崴了一下,脚踝扭伤了,只好上来先处理一下敷点药。没啥大碍的,瘦条、黄毛和薄野虎、薄野豹、梁丘胖子七个人全下去墓室里了。”秃头第五抗美坐在地上边揉着脚踝边抽着气说道。

“也不知道今天破丑下乡他们四个人有没有追踪抓到那三个夜偷小贼把鬼谷子令牌给找回来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消息,破丑下乡他们还没有回来。”刀疤脸应了一句。

“这个暂且不急,毕竟是明面上已经现世了的东西,即使一时不慎被偷了,但以破丑下乡祖传的千里追踪之术,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把鬼谷子令牌找回来的。”白发老头巫马离道,说着便把风水罗盘揣入胸前拷包里收了起来。

刀疤脸示意大金牙一起下去墓室看看,待他俩下到盗洞里身影不见,秃头第五抗美从裤管里拿出一块木牌和一卷羊皮状物事,递给白发老头巫马离,低声说道:“巫马老叔,您和家父相交莫逆,家父在俺临行前曾有言交代,叫俺此番来兰水但遇疑难之事皆找您商量。您看看,这个是我刚才在下面偷偷带出来的,由于当时墓砖垮塌,黑暗中我感觉脚下踩着什么物品,遂趁暗藏入裤腿之中,又假装踏空崴了脚,借机先上来了。”无恙、巴驼子、黄大海三人偷听到这,暗道这帮龟孙子盗墓贼竟然是来自三派互不信任,这样也好,且看他们狗咬狗的好戏。

白发老头巫马离在马灯下端详了许久,把东西又还给秃头第五抗美藏好,捋着白胡子来回踱步。

半晌对秃头第五抗美说道:“这块长木条是墓主灵牌,你刚才也看清了,上面写的是‘皇明锦衣卫指挥使云潭百户刘公正才之灵位’,此墓是刘正才的墓。据你爹所获之兰水云潭刘氏族谱记载,这个锦衣卫云潭百户刘正才正是刘延皅的二十五世孙。”

“至于那羊皮卷,由于已经有部分腐蚀损坏,上面画的乃是一张地图,虽然用笔简陋,但亦不难猜出这很可能是一张刘氏藏宝图,要想找到刘延皅的墓,希望只在那张羊皮地图上了,可惜有部分腐坏了,须得找一个熟悉兰水云潭地理的本地人参详一番才能补全地图。”

“巫马老叔,今次在狮子山虽然没有找到刘延皅的墓,但也获得了关键线索,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计划请您老示下。”第五抗美拱了拱手。

“这个,我意寻个理由与刀疤脸他们那伙人分开,暂时且不行动,待寻访到一位熟谙当地地理之人研究破解了羊皮藏宝图之后再作安排不迟。你觉得咋样?”白发老头巫马离回道。

“行,此番一切行动我听您的,巫马老叔你只管吩咐就是。”

两人一时无话,只静静地坐在地上抽烟,山间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时隐时现,那些趋光的飞蛾子围着马灯扑棱。无恙听了一阵不见动静,巴驼子用手扒拉了一下他,做了个小解的手势,无恙附耳小声让他去岩石后面蹲着解决,不要弄出声响来。

过了约摸一个钟,忽听下面传来嘈杂的声音,进墓室查探的人都陆续出来了,看他们摇头丧气的样子似乎没有收获。除了那两个穿旧军装的中年人拿着一把刀状的物体出来,其他人都是两手空空。

刀疤脸吐了一口痰,和白发老头巫马离、秃头第五抗美打了声招呼后便带着瘦条和黄毛径自回山下他们自己的帐篷了。巫马离这边七个人则碰头合计了一番,隔了一阵才提着马灯下山。

不一会山腰台地上彻底安静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重又归于黑暗和静谧。

无恙三人又等了一个小时,远远的望见山谷底下帐篷灯熄了没了声息,想必定是睡着了后,三人才轻手轻脚的往那山腰台地摸去。留下黄大海和巴驼子望风,无恙从盗洞摸了下去。

到得洞底打开手电筒,无恙钻进了墓室。用手电筒照了一遍,墓室呈南北向,长约两米宽约三米,青砖砌筑,左右两壁开有壁龛,壁龛里摆了一些坛坛罐罐,基本都已破碎。墓室系麻石地板,落满土灰,新鲜密乱的脚印显然是刚之前进入墓室的盗墓一伙人留下的,正中摆放的一副棺椁外椁已经朽烂殆尽,内棺也已朽败大半,棺材盖朽断成两截塌在棺材里,棺材里空空只余一具白骨,别无他物。棺椁四围放着的一些五谷杂粮袋子早已腐烂成泥,零乱的陶罐都被打破了,地上散落着几枚腐锈的铜钱,显然是盗墓贼所为。

无恙逆时针绕着墓室仔细察看走了一圈,除了捡了三个铜钱,别无发现。正打算出去,突然给头顶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惊了一下,手一抬手电筒立马循声照过去,一只老鼠“嗖”地窜过,一溜烟地从一处墙隙逃走了。

不过这意外的一出却让无恙发现了墓室顶壁上的壁画,壁画一共四幅,排列在墓顶四个方向,由于年代久远,颜料已经有一些斑驳脱落了,无恙仰头从正北那一幅看起来。

画中一块石头从天而降坠入山间,发出耀眼神光,一个王者模样的人躬身祭拜。右下一行楷书题字:秦侯喜得陈宝石。无恙知道这画的是秦文公赢康在西歧获得天降陨宝的故事。

东侧一幅画的是一位头戴帝皇冠的男子,左手持一方赭红大印,右手握一方龙纽白玉大玺,雄立傲视威严无俦。右下同样题一行:始皇立传国玉玺。原来画的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称皇帝,以无价之宝和氏璧刻就“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定天下的故事。

南侧画的是一座城楼上熊熊大火之中一个帝王冠冕的男子手握一个皇后妆扮的女子,以及一位年长的贵妇人,从容浴火赴死之状。右下题字:后唐末帝举火**。这幅壁画描述的是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携刘皇后、郭太后在石敬瑭造反兵围洛阳亡国之时点火**殉国的历史故事。

西边最后一幅画的是一位武将打扮身负包袱的骑马男子,正策马渡江,后面追兵尘烟阵阵。下题:刘国舅负宝南逃。想来这就是白发老头巫马离所说的那个刘皇后族弟刘延皅吧,他受后唐亡国皇帝李从珂的托负,带着传国玉玺和祖龙印出洛阳南逃了。

无恙仰着头细细观瞧了几遍,见再无其他异状和发现,便向棺首拱了拱手,退出了墓室。从盗道出来,熄了手电筒,和巴驼子黄大海会合后,俯瞰了几眼山谷底帐篷那边,四野里黑寂无声,无恙三人也不出声,蹑手蹑脚地从来时原路悄悄咪咪地摸了回去。

三个小时后,天已渐渐放亮,无恙三人出得树林一看,发现正是悬空寺后山脚下,走过一片田垄,黄大海带着无恙巴驼子来到了他表哥家,其实就是黄大海他姨娘家。姨娘和表哥热情招待三人吃了早餐,听说他们三人昨晚夜探盗墓现场一夜没睡,姨娘说什么也要让三人睡一觉再回家。无恙只好让巴驼子请求他表哥上午去狮子山那边打探一下盗墓团伙的动向,表哥爽快地答应了。

三人一觉睡到上午十一点左右,姨娘忙着做午饭,表哥也打听回来了,那伙盗墓的早上九点不到就全部撤走了,帐篷什么的都不见了,半山腰台地上的古墓也回填了,问了山下的游客和摊贩们,都说没有看见什么十一个人的队伍经过,想必他们是从后山走了。无恙三人吃过午饭,和姨娘表哥一家道别之后到油铺码头坐船过河回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