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亏成首富从工业大摸底开始 > 第334章 历史性的一刻!

什么情况?

奥斯卡最佳编剧?

我不是让郭小凡不要参选奥斯卡么?怎么有个最佳编剧寄过来?

疯了吧!

此时的秦风一脸懵逼。

但现在不是发呆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给打电话跟郭小凡确认一下。

秦风拨通手机号码,话筒对面很快传来声音。

“秦总,你终于打电话过来了!”

“最佳编剧的奖杯收到了么?”

“收到了。”秦风下意识地点头,接着摇头。

“不对,那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怎么会拿这个奖?”

“我不是让你别参选奥斯卡了么?”

“是啊,我们没参选啊。”郭小凡解释道。

“但秦总你有所不知。”

“今年正好赶上米国大选,然后新的总统参选人特朗斯很喜欢《三体》。”

“并且还把它作为现任总统管理无法的佐证。”

“表示如果现在的米国足够伟大,那么《三体》这样伟大的作品就应该出现在米国,而不是大洋彼岸的龙国。”

秦风:“.…..”

“所以?”

“所以《三体》就在没有参选的情况下,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编剧。”郭小凡继续说。

“而候选总统特朗斯更是隔空催更您的《三体》续作。”

“所以我们这次真的火了,秦总!”

“您看我们什么时候筹拍第二部啊!”

“嘟……”

没有一点点防备,秦风直接挂断电话。

拍第二部?

就拍不了一点!

本来想清静一段时间,却没想到自己不在的日子事态更加严峻了。

不行,明天给再请个假回公司一趟。

不然这个周期肯定又要扑街了。

……

与此同时,江海市龙科院的一间实验室内。

陈小兵激动地一把抓住身旁的黄智辉,声音颤抖道。

“快打电话给秦风!”

“我们必须邀请他来见证这个历史性的一刻!”

“好!”黄智辉一脸激动,拿起电话。

但犹豫了一下,又放了下来。

“陈教授,我觉得还是不必了。”

“为什么?”陈小兵问。

“因为这个历史性的一刻,秦总他早已经见证过了,不是么?”

“这……”陈小兵瞬间陷入沉默。

对啊,所有公式和参数都是秦风给的,难道他还没做过这些实验么?

“而且我觉得以秦总低调的作风,肯定也不会过来。”

“智辉,你说的是啊。”陈小兵轻轻叹了口气。

“天才的世界我们不懂。”

“既然这样,那今天就让我们两个凡人来见证这个伟大时刻吧!”

“你快看,这里面的材料开始动起来了!”

黄智辉此时紧贴着密封舱。

密封舱舱壁传来阵阵冰凉的触感,正散发着徐徐凉气。

他顾不上冰冷的刺痛,努力地把头往前伸,想看得更清楚一点。

只见密封舱里面那块银白色的物体在通电后开始沿着既定的轨道缓缓转动。

随着电流的加大,速度也随之越来越快。

黄智辉仿佛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此时的他紧张到极点。

“要开始升温了。”陈小兵这时开口道。

“正常情况下,要想实现室温超导只有两条途径。”

“一是降低温度,而是压缩物体原子之间的空隙。”

“极限条件下,我们在两种途径同时施加的情况下,最高也只能做到零下20度的超导材料。”

“而且还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才能勉强完成的。”

“但你看。”

陈小兵教授指着监控屏幕上的数字。

-20

-10

-5

1

……

“看到了吗智辉?”

“我们已经轻松打破了世界最先进的超导极限,而且这个记录还在不断刷新。”

“并且,电阻始终为零。”

看着另一块屏幕上大大的数字“0”。

黄智辉点了点头。

他本就是材料学出身,常温超导的基本理念他都懂,也曾设想过很多种突破极限的方式。

但没有一种像现在这样。

通过这段时间和陈教授的共同研究,他几乎要把自己埋头苦读十几年建立的科学观震碎。

只因为秦风留给他们的这套理论实在太不科学了!

“陈教授,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那种奇怪力场有什么新进展么?”

黄智辉忽然问。

“没有。”陈小兵摇了摇头,开口解释。

“其实人类对于飞机怎么能飞也一直没有定论。”

“就连最前沿的空气动力学家都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你明天休假去旅游,不是么?”

“有时候科学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穷极一生,恐怕也无法窥见其真理。”

“而我年轻的时候也时常感觉人类之渺小,陷入其迷茫。”

“不过好在我已经老了。”

“现在的我只想利用这种技术造福于我们的子孙,乃至全世界。”

0“至于真理什么的,就交给你们了。”

“陈教授,你好狡猾。”黄智辉忍不住吐槽道。

“快看!”

两人正闲聊之际,密封舱已经完成了升温,正在缓缓打开。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

在室温的环境下,那块通了电的银白色材料仍然在继续不断地高速旋转着。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真是一块活力四射的金属啊!”陈小兵忍不住感慨道。

“像极了你们这一代。”

黄智辉此时却好像没听见一般,目光呆滞地望着那块材料,伸出手。

“小心!”陈小兵赶紧把他拉了回来。

“上面还通着电。”

“对不起。”黄智辉瞬间冷静下来,怔怔问道。

“陈教授,这种材料量产估计大概要多少时间?”

他其实很关心这个问题。

毕竟秦总为了这项目投入了许多,甚至不惜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把项目交到他手上。

所以平心而论黄智辉很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商业化,来回馈腾飞集团。

“真正实现商业化可能还要很久很久。”相比黄智辉的着急,陈小兵却显得淡定得多。

“常温超导的大规模推进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

“如果有一天这种材料在国内完全铺设开,那项目的难度不亚于建设十座山峡大坝。”

“而且还要排除稳定性的问题。”

“复杂工作环境下可能没办法一直保持电阻为零的理想状态。”

“不过好在我们也不需要完美的电阻零状态。”

“如果只是提升目前电器设备的工作效率。”

“低电阻状态就可以了。”

“而如要商业化量产这种次一级的材料的话。”

“在国家投入足够资源的情况下,我觉得不超过三年,必定能够让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器产品电效率提高十倍。”

“十倍!”黄智辉大惊。

也就是说如果这种材料真的能面世,那意味着腾飞集团现在400KM续航的纯电汽车可以直接干到4000KM!

他忍不住长长舒了口气。

好险,终于是没辜负秦总的期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