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娱乐:开局全网黑,老千拯救内娱 > 第461章 实拍狂魔

娱乐:开局全网黑,老千拯救内娱 第461章 实拍狂魔

作者:东北溜达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2 09:59:49 来源:书海阁

《信条》剧组的工作人员确实都是大腕。

摄影指导霍伊特·范·霍特玛和诺兰合作过《星际穿越》和《敦刻尔克》,这是他们两个人第三次合作。

霍伊特·范·霍特玛的履历也足够惊艳,他是《斗士》《007:幽灵党》《应召女郎》的摄影师,还提名过奥斯卡,能力绝对是好莱坞一线。

艺术指导内森·克劳利跟诺兰合作过五部电影,他还参与制作过《勇敢的心》《马戏之王》《异星战场》《西部世界》……

配乐诺兰看中了给《黑豹》和《毒液》做过配乐的80后瑞典音乐家路德维格·戈兰松,这哥们刚刚拿了奥斯卡。

《信条》的筹备工作绝对是诺兰所有电影中最完善,也是最持久的。

因为要实拍的关系,所有演员都要反复排练动作、走位和台词,因为有一部分逆向戏份,诺兰要求演员也要逆向拍摄。

比如倒着走路,甚至倒着说台词……

廖东头一次有拍电影拍出舞台剧的感觉,不过倒是挺新奇的。

剧组那边也没闲着,演员在基辅排练,但是开场的戏份并不在这里拍,这里只拍外景,剧院的部分在爱沙尼亚,一部分工作人员已经赶赴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准备下一个阶段拍摄工作了。

诺兰看中了位于塔林港和旧城区之间的Linnahall,这里是苏联时期为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而建造的大型场馆,野蛮主义建筑、玛雅神庙风格和宏大的建筑规模都是吸引诺兰的重要因素。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风景无敌,可以俯瞰波罗的海,炸起来肯定更震撼。

但是Linnahall完全用不了,因为这是一个废弃的场馆,座椅状态十分糟糕,地毯也没了,甚至混凝土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到处都是涂鸦和碎玻璃,还没有灯光……

不过无所谓,华纳给诺兰开出了2亿美金的预算,不够还可以加,诺兰大手一挥,改造!

彻底清扫和重建舞台是最基本的,诺兰的团队还准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抛光,并重新修建一些翘曲多年的外墙。

修理外墙远远不够,甚至连大门都要重新修理,并更换大量的玻璃。另外就是添置新的照明设备,处理观众座椅和地毯。

这都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毕竟欧洲的人工忒特么贵了,工人还不加班,想要抢时间也没问题,得加钱……

这些还算不上麻烦,最让制片人头疼的是,诺兰准备把飙车戏份也放在塔林,而且选择的是市中心。

诺兰要封锁一条六道高速公路的八公里路段至少三个星期,这条路位于爱沙尼亚人口最稠密地区的中心区……

制片人托马斯·海斯利普人都傻了,只能一边主持Linnahall剧院的修复工作,一边不断地向有关部门申请,希望人家能够同意。

诺兰则是完全不管这些,他正在和自己的御用摄影师霍伊特·范·霍特玛商量改造IMAX摄影机呢。

十多年前,诺兰算是第一批用IMAX摄影机拍摄大片的人,现在他又准备整个大活。

廖东一开始以为诺兰拍摄正逆向世界的时候,要多拍几遍呢,或者拍完之后用倒放的方式,再用电脑特效合成到一起,毕竟同一个画面中有的是正向,有的是逆向,拍起来很麻烦。

结果诺兰不想用特效和CG,准备正逆向世界同框的时候,用正反打的方式来拍。

这就需要改造IMAX摄影机,让其能够倒带运行,以捕捉到胶片正向拍摄时无法拍摄到的效果。

IMAX摄影机根本没有这个功能,这不得重新研发?

还真让人家捣鼓出来了,诺兰、霍伊特·范·霍特玛和技术团队重建了IMAX摄影机中胶卷盒中的机械部件,并重构了电子元件,试验了一下,还真能支持进行正向和逆向的同时拍摄。

廖东人都傻了,诺兰真是一个实拍狂魔!

要是换成廖东自己当导演,他绝对用特效合成了,效果其实差不太多。

但是诺兰就坚持实拍,并且坚持去特效化,能不用特效的时候,就尽量不用特效。

比如诺兰在拍《黑暗骑士》的时候,还保留了650个特效镜头,《盗梦空间》有500个,到了《敦刻尔克》就只剩下了429个。

而《信条》,诺兰的分镜头脚本上的特效镜头堪堪过了350个,到时候肯定还要剪掉一些,有可能压到300以下。

真是个疯子!

可能这就是功利和纯粹的区别吧……

与这些准备相比,拍摄过程反而变得更容易了,毕竟开头的戏份不涉及正逆世界的设定,只是单纯的动作戏。

这对廖东来说没什么难度,诺兰唯一的要求就是动作戏连贯、流畅,同时要打得好看。

廖东也第一次和罗伯特·帕丁森演了几场对手戏,他很惊讶地发现,这个昔日的吸血鬼,演技竟然还不错,居然能接住廖东的戏,并且不落下风。虽然廖东没有使出全力,但他这一拳也有好几十年功力……串台了,他毕竟是威尼斯影帝,就算是模式化的演技,一般小鲜肉也接不上。

没想到美国小鲜肉接上了,看来这几年罗伯特·帕丁森的文艺片没白拍,起码演技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里就要吐槽一下国内的小鲜肉了,人家国外小鲜肉想要转型,都会去独立电影里面摸爬滚打几年。

罗伯特·帕丁森如此,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也是如此。

可国内的小鲜肉呢?一边喊着要转型,一边还在拍烂片割韭菜,廖东不否认有演戏天才存在,可问题在于如果真是天才,也不用去当小鲜肉割韭菜了……

至于这帮小鲜肉为什么不愿意去拍文艺片,要降薪的,而且还耗费时间,耽误他们赚钱了。

所以他们转型不成功,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活该。

廖东和罗伯特·帕丁森刚拍出一点默契,就不得不转场去拍飞车的戏份,不知道制作人托马斯·海斯利普是怎么谈的,爱沙尼亚的有关部门居然同意诺兰封路拍摄的请求了,还给了三个星期的时间……

诺兰一边兴奋地安排戏份,一边找到了廖东和罗伯特·帕丁森,第一句话就非常震撼,“你会开车吗?要不要自己开车试试?”

廖东当时就懵逼了,“你说什么?让我们自己开车?在高速路上飞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