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明都往事 > 第113章

明都往事 第113章

作者:翃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24:12 来源:书海阁

温言奇原本习惯自己拿钥匙开办公室门,可自打薛宗誉当了办公室主任,就丢了这个习惯。薛宗誉总是在温言奇上楼前就打开办公室门,泡好茶,放好当天的日程安排表。温言奇只需要亲自走进去,坐下来,开始办公而已。人倒是不错,温言奇见过很多办公室主任,自己也是办公室主任,却鲜有如薛宗誉这般细心的人。

但反过来看,能力上比韩云辉还是弱些,手底下的几个秘书文章就把控不好。薛宗誉总是笑自己是个粗人,如今放在办公室,只好在服务上下功夫。至于文件,讲话之类的通通推给副主任张鑫去管,自己不再过问,但每当有材料需要加班,看时间晚了也会提些吃食,外带瓶酒跟上秘书耗着,再晚些,就会在沙发上猫一宿。一个大主任成了服务员,倒是和办公室的几个人随意的很。

温言奇自己文笔了得,只要不是大会报告之类的,大致浏览一遍也就能过。自己写了十几年的锦绣文章,越来越觉得文章是个骗人的东西,正经事谁会通篇大论的浪费时间?听的让人打瞌睡,到了也记不住什么东西,倒不如有一说一,说完拉到。慢慢的,秘书搞的讲话口头语便多了起来,有时温言奇会用,有时也只看个大概,用自己的话讲了出去。毕竟功底在那里摆着,条理不会乱,架构不会错,时不时的再用些俗语,温言奇的讲话风格自然不一样。

所以,对于温言奇来说,薛宗誉能不能搞文章,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只要肯做事,不出岔子就可以了。

温言奇看重的是薛宗誉的实在,薛宗誉表现出来的也确实是实在。

“县长,一大早水利局的何文越就来办公室了,没说什么事,你不在,我就打发回去了”。薛宗誉边整理文件边对温言奇絮叨。

这个话不等于没说?温言奇暗自笑笑。对薛宗誉说:“待会让韩县长拿上规划,我和他去一趟市里。”

听温言奇要走,薛宗誉忙问:“那今天的日程”?

温言奇扫了眼日程表,通篇都是参加这个会议,出席那个场合之类的,摆了摆手,“按分管范围,找别的副县长去”。

“也行,我给他们通知!”。薛宗誉刚出门,何文越夹了个包走了进来。

温言奇便指了指椅子,何文越一屁股坐了下来,看了看办公室的门,对温言奇说:“县长,有个事,我得向你汇报一下”。

“你说”,温言奇点了点头,又看了看表。

“组织部要提拔的李国胜不合适”!

“哪个李国胜”?温言奇有些懵。

“我们局水政监察大队的队长,组织部准备提拔作副局长”。何文越满脸厌烦气的说:“温县长,我说的直接一点,这个人品行不端,作水政大队的队长都有问题,怎么还能再提拔”?

温言奇这才想起,韩云辉前段时间是同自己说过,里面就有水利局,没想到何文越直接找自己说这个事,便好奇的问:“你说的有问题,是什么问题”?

“一直有人反映他吃吃喝喝,收东西,用水不用水的都要他说了才算,平常在局里傲气的很,动不动就甩人家脸色,搞得局里上下都对他很不满”!何文越显得有些懊恼。

“前段时间,组织部在局里进行了考核,据我所知,李国胜的分数非常低。但是听说组织部还是准备进行公示”!

又是分数!韩云辉是有人给他说,何文越是听说,究竟有没有这回事,这下温言奇更觉得奇怪,就直接问:“李国胜的分数到底多少,你怎么能说听说呢?”

何文越摊了摊手显得无奈,“没办法,组织部收了打分表,就没下文了,也没有向局里反馈,大概分数我也是通过人打听到的……”。

这就没有根据了,韩云辉那里是想给自己提醒,何文越是直接反映问题,没真凭实据怎么行?

温言奇说:“那就是还没有说明嘛,这个事你应该直接找组织部反映。你也是老局长了,干部的提拔程序应该懂的。不能为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就吵吵”。

何文越却说:“温县长,你说的对,但我也不能为个不确定的事情,就找到这里来。虽说组织部没有公布打分结果,但事实是存在的,而且仍然准备公示,我就想问问,既然职工的打分不作数,那还打这个分干什么”?

“我也找了曹月玲部长,曹部长只是说县委会有一个统筹考虑。我也知道直接找你不合适,但你是我们的老县长,县里的干部情况也了解,能不能过问过问”?

温言奇愣了愣,自己是老县长,曹月玲不是老部长?李辉不是老书记?大家都是县里的干部,何文越偏偏找了自己,怕是在曹月玲那里讨不到说法,又不敢直接找李辉,只好绕到政府来。

自己就算是何文越口中的老县长,了解干部也不能了解到普通职工吧。那整天脑子里得装多少人?

薛宗誉推开了门缝,探头说:“通知了韩县长”。温言奇朝薛宗誉摆了摆手。匆忙对何文越说:“何局长,具体情况究竟怎么样,我问问曹部长。组织单位职工打分就是为了大家都认可的人上来,这个没有疑问。至于你说的李国胜傲气的很,这个也不能作为不推荐的理由吧,看人还是要综合来看。不能因为一个缺点就全面否定一个同志,你说是不是”?

“你刚才说准备公示,这个就不对了,常委会还没有开,怎么会公示”?

何文越叹了口气说:“温县长,如果单是傲气,局里的反映也不会如此,有能力的人才傲气嘛……这个我知道,但经常吃吃喝喝,收别人东西呢?有这样的事总不能推荐吧”。

温言奇说:“如果真有你说的情况,非但不符合条件,还要查清楚,这个同样毫无疑问。干部不能带着问题上岗,也是首要的组织原则!”。

薛宗誉又一次推开了门,温言奇只好再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先这样吧,温言奇站起身,我和韩县长要去趟市里。你先回去,有问题再找找曹部长,我也问问,看具体怎么个情况。好吧”?

何文越见温言奇着急走,只好作罢,咕哝了一声,“行吧……”。

韩云辉见温言奇下了楼,忙拉开副驾驶车门。温言奇却挥了挥手说:“我和你坐后面”。

“这次几个人的调整,组织部进行到哪一步了”?

韩云辉一愣,忙说:“听说是前期的工作已经做完了,等常委开会吧,何文越找你了”?

温言奇不提何文越,直接问:“水利局到底怎么个情况?”

谁知韩云辉竟叹了口气,“不单单是水利局的事情,我上次说的另外几个局也有反映。曹部长那里不知怎么搞的,据我所知方案还是原来的方案,并没有调整”。

怎么都是据说?李辉这次考虑的提拔人选究竟是怎么定的?温言奇心里觉得纳闷,但嘴上却不再说什么,都是组织部如何如何,曹月玲离了李辉的授意,也不能眼看着有反映不管不顾吧?温言奇觉得心烦,靠在座椅上闭上了眼睛。

张相伟上任后,解决了孙立的问题,正式任了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见温言奇进来,孙立笑呵呵的起身,小声对温言奇说:“张市长那里正好没人,这会刚合适”。

温言奇笑了笑,拍了拍孙立的肩膀。

韩云辉将方案放到了张相伟案头。温言奇解释道:“张市长,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对方案又做了细化,详细内容您再看看。”

张相伟拿了方案,随意翻了翻,抬起头想了想,又看了看方案,半晌,点点头说:“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我看这个方案可行,考虑的很全面”。

温言奇说:“现在首要的工作,就是先打通海棠峪的公路……”

“你继续说……”,张相伟看了看温言奇。

嗨,温言奇笑笑,“路不长,就十来公里,但都是盘山公路,施工难度大,资金上也是个问题……”

张相伟再一次说:“你说……”。

温言奇只好摊牌,“市长,市里能不能在资金上支持支持”?

“支持就是要钱”?张相伟哼了一声。

温言奇说:“目前,这个就是最大的困难了”。

“什么时候,钱都是最大的困难……”,张相伟摇了摇头。“总共需要多少”?

韩云辉道:“算上配套设施,三千多万吧”。

张相伟问:“说清楚了,你这个多万是多少”?

韩云辉看了看温言奇,小心翼翼的对张相伟说:“三千八百万”。

“嚯!快四千万了,还三千多”!

温言奇笑笑:“数目确实不小,这里面还算着配套排水,和一些固定建筑的资金,不仅仅是路”。

张相伟不说别的,直接问:“你们自己能解决多少”?

温言奇犹豫了一下,“一千万吧,这还得去化缘”。

张相伟笑道:“你们还可以化缘,我到哪里要去?这样吧,既然你能化缘,一碗也是要,两碗也是要。我既然表了态要支持泉林的试点,说话也得算数。市里和你县里对半承担,怎么样”?

“一千九百万!”,温言奇惊道:“市长,这可真难为县里了,就我刚才说的一千万也是计划,究竟能化缘多少,还没个准确数哩!”。

张相伟却不在乎的说:“既然是个计划,那就改一改计划,这样也别一千九了,市里出两千。怎么样”?

温言奇琢磨了一会,心想市里能给个大头也算是破天荒了,便说:“行!剩下的我们想办法”。

张相伟道:“这就对了嘛,干干脆脆多好。话说回来,钱,我这就算给了,剩下的事,你们要做好,做扎实。争取将泉林打造成一个全市的模范试点,到时候再得到省里的支持也说不定”。

温言奇忙点头,“省里如果能支持就再好不过了”。

张相伟说:“支持也是看能不能出效果。摊子铺开了就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韩云辉说:“张市长放心,温县长为这个方案,连续请了几次专家,又多次和当地的村民、基层干部进行商讨,反复论证,县里一定会将市里的指示落实到”位。

张相伟这才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