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明都往事 > 第53章

明都往事 第53章

作者:翃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24:12 来源:书海阁

按照章书记要求,市委市政府组成检查组,落实省委书记王全胜在长林市调研要求。

温言奇和副市长张相伟分在一组,检查文州情况。

车一抵达文州地界,省道两旁就突兀的出现了整整齐齐的设施大棚。

两人面面相觑。王全胜调研时提过让文州发展设施农业的话,温言奇原以为这次来就是商讨实施的可能性,没想到文州的速度如此之快!简直不可思议!

只是,怎么建在了这里?张相伟很是不解,又似乎是在问温言奇。

温言奇也很是纳闷,又不是农村,也不是乡镇,把大棚建在城郊马路边,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分明是让人看嘛。

温言奇不做声,却听得张相伟轻轻的叹口气,欲言又止。

陈国兴和徐怀义接了张相伟一行,直接让进了市政府会议室,拉开架势汇报。

陈国兴依旧少言寡语,徐怀义拿着稿子给张相伟汇报,这段时间内,文州抓紧落实省委要求,将文州市打造成明都菜篮子保障地,建设大棚多少多少座,圈舍多少多少平米。

出乎温言奇的意料,张相伟并没有称赞文州的速度,也不质疑建设地,只问怎么使用。

徐怀义显得胸有成竹的样子,“大棚是文州市按照标准统一建设,准备出租给农民。”

“现在的出租率有多少?”张相伟问。

“已经有50%左右,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徐怀义答道。

温言奇本就是陪同张相伟,凑市委的份子,算不得市领导,在会上也只是听,并不发言。

徐怀义滔滔不绝的讲,“除了大棚,圈舍也是按照统一标准建设。”

“你这个统一标准是新建吗?那农民原来自有的圈舍呢?”张相伟继续问。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我们都予以了改造,费用采取市里补贴和农民自付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徐怀义一股脑的把没问的问题也回答了。

“我们再看看吧?”……张相伟回头问温言奇。温言奇只道:“听张市长的。”

一路上,徐怀义引导着两人,进了好几个村子,参观了建设进度。

温言奇不禁佩服徐怀义的工作能力,别的不说,就拿圈舍来说,外表看起来都是一个模子,甚至还在外墙粉刷了涂料,起码看起来干净整洁,类似温言奇上次来看到的猪粪之类的垃圾早已不见了踪影。

隔一段路,村民的院墙上就有粉刷的标语。“整村推进特色养殖”,“打造文州菜篮子,肉篮子”,“致富靠大棚,发家靠养殖”……

中午在文州市里用了便餐,张相伟嘱咐陈徐两人把落实材料整好,交给随行的秘书。

徐怀义便说:“张市长放心,我们已经将材料准备好了,你们先休息休息,下午再走也行嘛。”

张相伟又征求温言奇的意见,温言奇仍旧说:“听市长的。”

徐怀义见状,便自作主张吩咐办公室开了房间。

温言奇进了房间,刚刚吃饱,哪里能睡到着?百无聊赖的打开了电视,正换着台,就听着张相伟叫自己。

张相伟坐在沙发上,抽出了烟,准备给温言奇,又突然想起温言奇不抽烟,就问温言奇要了火。

“言奇,你说文州的情况怎么样?”张相伟问道。

温言奇看不出张相伟的态度,就说:“看起来还不错,速度挺快,盘子也搞的大。”

“哎……”,张相伟却叹口气,“但愿如此。”

“您的意思是?……”温言奇见张相伟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禁问道。

张相伟又抽了几口烟,缓缓的吐出。幽幽的说:“外表看起来是落实指示不过夜,但怕是以后会有问题。”

“哦?”温言奇以为张相伟会说设施选址装点门面的问题,现在看来张相伟担心的似乎并不是这个。

“言奇,我只问你,你若是农民,想种大棚会在哪里种?是在你家附近,还是跑个几十公里到省道两边种?”

“这个……当然是自己家附近。”

“是嘛!就是这样。大棚要不停的加温,通气,施肥的,哪能一种了之?谁会舍了方便,大老远的跑这里?大棚本就是冬季使用的,人来这里,在哪里住?不回家不行,回了更不行!倒成了麻烦。我们刚才到村里转了一圈,你注意到没有,村子里原来的大棚都不见了踪影,怕是强拆了,都集中到这里。”

张相伟说的在理,方才温言奇第一眼看见省道两旁的密密麻麻的大棚,就觉得怪异,分明就是摆样子,自己又不方便说,不料张相伟却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

但张相伟在乎的又不是这个。也是,只要能赚钱,能形成个长远的产业链,管他建在哪里?你不喜欢看,说不定有人就喜欢看,这个是次要的问题。就怕真就成了装样子,最后成了烂摊子!

温言奇缓缓的点了点头,“张市长说的对,我刚才参观了圈舍,几乎每家都有。连上次来调研,徐市长叔叔的院子外面也修了圈舍,却不见了大棚。我记得他家只种大棚,不养牲畜的。”“怕就怕一窝蜂的上,偏偏又把好事做成了面子工程!”张相伟说道。

温言奇说:“其实……,这样的事,先发展一部分人,有了增收,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循序渐进的来可能更好些。”

“这才是关键!”,张相伟一手拿着烟,一手对温言奇竖了个大拇指。“还有,明都农贸批发那里如果协调不好,到时候卖给谁?种也不是,不种也不是。可已经搞成这样,还能怎么说?毕竟是落实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你总不能说他搞错了,我们的循序渐进,就成了拖沓磨蹭喽。”张相伟自嘲的笑笑。

张相伟隐晦了王全胜的名字,但话却说的很实在,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先例,大领导在基层调研,一时兴起就会随口说几句话,而这些随口的话就会立即被下面当成圣旨口谕,不单要做,还要形成材料报上去。至于领导的这句话是不是经过深思熟虑,或者说直白些,有几分可行性都没有人关注,或者关注了也不能说、不敢说。总之是领导管不住嘴,下属管不住手,到最后大多是不了了之,劳民伤财。

“确实不好办,本是好事,办着办着就不对味了……”温言奇懂得其中道理,有些话只能私下说,上了台面还要配合着圆这个谎,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无可奈何。

“这个陈国兴究竟是怎么想的?”张相伟自言自语的又说,“按道理,国兴人谨慎,不至于嘛……”

“我看都是徐市长作的汇报……”,温言奇提醒道。

张相伟默然。

下午,张相伟一行回长林,徐怀义让人端了几个小锅,放到车上,张相伟问道:“你给我们几个锅干什么?”

徐怀义笑道:“张市长,前两天收拾些野味,我让厨子做好了,拿回去一热就能吃,味道不错哩。”

“锅你还要不要了?”张相伟又瞥了眼几个锅。

徐怀义哈哈一笑,算是回答了。又拉过温言奇说:“秘书长,另外一锅你带给章书记,听说章书记爱人到长林了,一直说去看看,腾不出时间,先让他们尝尝,喜欢了,我再搞!”

“好好,我一定带到。”温言奇觉着麻烦,却又被徐怀义的心思折服,哪有这样送东西的?

关丽到长林没几天时间,长林上下的头头脑脑就人尽皆知了,有些人想约关丽,电话竟然都打到了温言奇这里。

温言奇觉得几个还靠得住的,就问了关丽愿不愿意去?关丽犹豫片刻就说,“去也行,待在家也是无聊。”

慢慢的关丽在长林倒也认识了一些人。

再后来,通过温言奇约关丽的人反而少了,关丽到周末却总是饭局不断。

回到长林已到下班时间,温言奇直接将东西带到了章书记家。

关丽也是方才回来,看见温言奇抱着两个锅,呵呵地笑,问温言奇这是搞什么?

温言奇道明了原委,关丽觉得好奇,便打开锅盖瞅了瞅,也不知道是什么肉,早已凉透。就放到火上热了。偏巧章书记也进了门,闻见香气。

“你这是做的什么?”章书记问。

“我也不知道,言奇拿来的,说是文州徐市长带来的野味,你尝尝。”关丽说着,拿了碗筷,招呼温言奇坐下。

温言奇便陪着章书记坐下,夹了块肉递给章书记,章书记尝了,点点头道,“还不错,你也尝尝。”

温言奇吃了,似乎是什么野鸡之类的肉,倒是很紧实,炖的也很入味,辣椒放的多,吃了几块便已火烧火燎,却忍不住又夹了一块。

“言奇只顾着吃,什么肉知道吗?”章书记问。

“还真吃不出来,野鸡?”

“嗯,差不多,这个应该是呱呱鸡,你见过没有?大小和鸽子差不多。农田里面多,冬天好弄,这个季节倒是少见。”

“哦,我就尝的像是野鸡。味道还好,就是太辣。”

章书记说:“野味嘛,毕竟不一样,调料是要放重些。不过这个东西应该是炖汤更好些。徐怀义可能是为了方便拿,就红烧了。”

又让关丽也来尝尝。关丽却摆手说,“野味火大,不吃不吃!”

章书记夹着菜,问温言奇:“文州怎么样?”

温言奇便将文州的大致数字讲给了章书记,但独不说张相伟和自己的其他想法。

章书记听了,点了点头,“速度够快的。”又问道:“放到哪个乡了?还是少安镇吗?”

“呃……不是少安镇,文州另外选择了地点,在市郊。”温言奇答道。

“市郊?那不是省道吗?我记得那里没有乡镇啊?为什么不建在少安呢?”章书记连问了几个问题。

温言奇只得实话实说,“我们不太清楚,按道理,少安镇一直就有设施农业,基础也比较好,不知道文州市是出于什么考虑。也可能是交通运输便利吧。”温言奇试着说,又留意了章书记的表情。

章书记紧皱了眉头。

“自作聪明!”章书记扔了这句话。

“你安排时间,等会通知陈国兴,让他明天来一趟”。

“好,我马上通知。”

看时间已不早,便起身回宿舍。

关丽忙出来让温言奇把另一锅拿走!

温言奇忙摆手说:“关老师,还是放在着,我一个人不开火,开了还得洗!”

“这是怎么说的?你不开火天天吃食堂啊?”

“兑付几口就完了,方便。”

章书记绷着脸说:“不接待了,就到家里来,关丽也在,不用你洗。”

关丽便说,“就是,又不是外人,你只管来就行。”

温言奇忙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