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早安,上海 > 第42章 奶奶的五柳山庄

早安,上海 第42章 奶奶的五柳山庄

作者:我朱孔阳lll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4:36 来源:书海阁

富士山服装公司。

明媚在第一时间知道窦豆辞职了。

她找到窦豆时,窦豆正在办公室里收拾自己的东西,明媚埋怨道:“你傻呀?”

窦豆往一个纸箱里塞着东西,“佛争一炷香,我争的是一口气。”

明媚点了一下窦豆的脑袋,恨铁不成钢地说:“一口气能管几顿饭不饿着?”

窦豆抱了抱明媚说,“亲爱的,别替我担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凭姐工作起来那么卖力的样子,总会有人稀罕的。我相信没有老板傻到不喜欢吃苦耐劳的笨蛋。”

明媚眼睛有些泛红,“我让酒井帮你问问,有没有缺人的公司,他认识的人多些。”

窦豆安慰道,“谢谢你,亲爱的,别为难酒井,酒井不一定熟悉服装行业。我不愁工作,也不急工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也别难过,你应该替我高兴,闹到今天这一步,再在这个公司做下去,对谁都不好看。不是还有个说法吗?树挪死,人挪活。换个公司做,也许不是坏事。”

明媚帮窦豆背着她的大包包,拉着窦豆的手舍不得放开,陪她一起走出办公室。

球球看了看窦豆,欲言又止的样子,到底没说什么,窦豆朝她摆了摆手,说,“曹娅男,再见喽!”

球球难得诚意满满地送到办公室门口,说,“多保重,没事来找我们玩。”

窦豆决定回家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辞职的当天,窦豆就买好了晚上回老家的卧铺票。

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窦豆觉得自己活得很累。

上了火车,她就关了手机,她不想跟任何人解释什么。

颍水县窦家。

听完前因后果,梅时雪立即表态:“我儿做得好,做得对,老妈无条件支持你,崇拜你,太给咱们中国人长脸了!”

窦明礼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涉及到国格问题,你怎么做都不过分,但是在单位里做事,你还是应该学会忍耐的。走进社会,不可能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情来,高兴怎么着就怎么着是不行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有公司的制度,要学会凡事顾全大局,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知道,我本来也是想忍着的,但是他一再专挑刺激我的话说,他怎么说我个人都没关系,我都能忍,但是,他太过分了,又是说中国怎么着,又是说我父母怎么着,父母和国家,我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触犯的,谁触犯我跟谁急!”

窦豆委屈得直掉眼泪,跟富士山对吼的时候,她一点眼泪都没有,但是在父母面前,她实在忍不住。

梅时雪给窦豆擦了擦眼泪,“我儿以后做事也得息息性子,你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和磨难,这只是个开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以前不是说,你们老板还是不错的吗?说那些话,可能也是言不由衷的气话,你也得学会体谅他,一把年纪了,比你爸还大呢吧?”

“我也能理解他的心情,就是当时抱不住火,有什么说什么,他不该一个劲儿的又是你们中国女人如何如何,又是你父母怎么教育你的,他把对席秀丽的恨,一股脑都发泄到我身上了,凭什么呀?”

梅时雪拉着女儿的手问道:“我儿,那事咱不说了。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要不,咱就不回上海了呢?哪儿不能工作?”

窦豆吸了吸鼻子:“先回窦家庄过几天清静日子再说。”

窦明礼说:“你回去过几天,散散心也好,这几年你一个人在外面上学工作,也挺不容易的。”

窦豆生怕被火烈他们知道,又来关心安慰她,遂对母亲说,“不要跟任何人说我回来了,我现在不想见他们。”

梅时雪担心地说:“你自己住那里害不害怕?我打电话让你老姑奶奶陪着你,你把美卡也带回去吧,好给你壮个胆儿。”

窦豆回家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美卡悄悄地回到窦家庄。

窦家庄。

窦豆爷爷退休时,政府给了一笔老干部安家费,窦豆奶奶建议,用这笔钱在老家建个农家小院居住,她说乡下清静。

窦豆奶奶虽然没有什么学历,但是解放后做过妇女干部,到了城里以后,也做了多年基层领导,是个有见识的女人,也是个聪明好强的女人,喜欢附庸风雅,读了不少书。

从她给四个孩子起的名字就能看出,老太太的文化素质还是比较高的。长子窦明礼、次子窦明义、长女窦明仁、幺女窦明智。而“礼、义、仁、智、信”正是儒家所提倡的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她老人家当初应该是打算生五个孩子的,最小的那位,肯定会叫窦明信。

孩子们从小受她影响,都是文学爱好者。长子窦明礼后来成为省内管学研究会会长,次子是军事学院的教授,能文能武。两个儿子都有数部长篇巨着问世,这对当教师的大女儿刺激很大,大女儿一发狠,悄无声息的写了一部纪实报告文学——红军走过的路,想当年被拍成大型电视纪录片,曾经在颖水县轰动一时,名声一时盖过两个哥哥,她也因此被调到省里某文化部门工作。小女儿的女婿是大学教授,随女婿调到外省,在大学图书馆工作,整天跟书籍打交道,那也是一身书香。房子建好后,老两口就搬到乡下居住。在院子里开了菜园子,打了压水井。

原本想得很美,回归田园,男耕女织,做个现代五柳老头、五柳老太。可能因为事先没做过严格的考证,也没做过任何预案,对自己的年龄、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生活设施等等考虑得不够全面,清静没怎么享到,麻烦倒是遇到不少。

那时候,城乡之间的公路还没有完善,老两口想吃点可口的东西,都得连跑路费一起,请别人到集市上代买,更不谈生了病及时就医。就是冬天洗澡,到今天村里人也甭想一周洗一次,一个月洗一次也就不错了。

再者,乡下亲戚多,问题也不少,今天这家婆媳吵架,明天那家父子拌嘴,都来请这对城里做官多年的老两口来断家务事,成天耳朵根不得清净。

孩子们想请老两口回城,固执的五柳老太太不愿意,她怕别人笑话她出尔反尔,老年人面子重要啊。

在乡下没呆几年,有天早上,五柳老头醒来,发现五柳老太没了动静,搭手一号脉,老头子吓坏了,原来老太太已经不知不觉的独自一人走远了。

连跟老头打个招呼都没有。

老太太就在自己身边去世的,头天睡觉时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事给老头的心里带来了抹不去的阴影。老头再也不愿意一个人呆在五柳山庄,做五柳先生了。

后来,有人给老头介绍了一位退休老教师,老头就在城里另外组织了一个家,跟新婚的老太太早上起来快走五公里,晚上到文化广场跳扇子舞,隔段时间去外地旅旅游,一辈子也没过得如此有滋有味过。

儿子媳妇去看他,他都有点不开心,为什么呢?搅扰他跟老爱人恩恩爱爱二人世界的清静了。

五柳山庄,拜拜吧。

从此窦家庄的五柳山庄闲了下来,窦爸爸给了老姑姑一把钥匙,老姑姑在五柳山庄的菜园里种了菜,隔段时间,会打开窗子,给房子通通风。

老姑姑是窦老爷子的表妹,窦爸爸的表姑,早年丧夫,带着一个女儿回到窦家庄没再嫁,女儿长大嫁人后,老姑姑就一个人生活,多年来一直或多或少的受到窦家的关照。

梅时雪住进医院要生窦豆时,窦奶奶派老姑姑做了先头部队,因此窦豆生下来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这位表姑奶奶。

一听说生的是个孙女,窦奶奶给儿子带话说,在乡下“太忙”,走不开,就留下老姑姑在城里,伺候儿媳妇月子。

老姑姑因此一直和窦爸爸窦妈妈关系很好,跟窦豆也很亲近。

打小起,窦豆每次回窦家庄给奶奶上坟,都会给老姑奶奶带些礼物。

奶奶走后,一应生活用品俱在,窦妈妈每年的夏天,都会过来把那些被褥什么的拿出去拆洗暴晒。每年过完年,窦爸爸和窦妈妈也会回来小住几日,回访一下亲戚。

窦家庄离县城其实只有五六十里的距离,这在有车一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没车的话,那就是咫尺天涯的感觉。

窦豆打车回到窦家庄后,先把奶奶的被褥重新拆洗晾晒一番,把院里院外都打扫一遍,厨房里的蜂窝煤炉子也用劈柴引火重新烧了起来。

老姑奶奶拿着锄头,在院里的小菜园里锄地:“这几天,我正打算栽黄瓜、辣椒、丝瓜、豆角、梅豆这些东西呢,天气转暖了,正是该栽这些物什的时候。”

窦豆扇着炉子说:“回头我帮你栽。”

老姑奶奶笑着说:“地里上的有粪,你不嫌脏啊?”

窦豆把装满了水的茶壶放到煤炉子上,“不怕。”

又把奶奶的老式缝纫机拖到院子里,踩了踩踏板,“嘿!这个缝纫机还好着呢,多年没用也没坏。”窦豆欣喜地说。正好闲着,她可以试试做几套汉服玩玩。

“现在谁还用缝纫机啊,你别说城里人不用,就是乡下人也不用了。”

窦豆把线搭好,找了一块儿碎布,踩着缝纫机走了几趟针:“嘿嘿,好着呢,姑奶奶,明儿咱娘儿俩个赶集去,扯点布,我给你做两身衣服。”

老姑奶奶疑惑道:“你还会做衣服?”

窦豆一挑眉,“看不起我?”

“现在哪还有会做针线活的女孩儿,别说城里的孩子了,就是农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也是横针不拿、竖线不拎的,都会享福得很,哪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那么苦,家里的地里的,一样不会日子都没法过。”老姑奶奶叹息道。

窦豆找块抹布,把缝纫机上上下下仔细的擦了一遍,又拉开机盒看了看:油鼓子、针线、软尺、大剪刀、小起子等基本工具还都有。她从机盒里翻出油鼓子,给机器上着油,问道:“我奶奶活着时,是不是经常做针线活?”

“嗯,你奶奶手巧,经常帮村里人缝个裤脚、补个补丁,轧个鞋垫什么的。”

“这就叫手巧呀?这些不用缝纫机也能做的。”窦豆说道。

老姑奶奶从土里翻出一小块砂礓,用力掷到墙角,“手缝的多慢呀。”“那倒是。”窦豆钻到机肚子下给机器上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老姑奶奶聊着天。

“你奶奶这个人,没福气,一辈子太好强,啥都得比别人好,连说话都得放在人家话上边。事情没少做,也没落个好,想不开呀。

你看你爷爷,自打娶了这个老太太,过得多滋润,八十岁的人了,还跟年轻人似的,我听人说,走着坐着都一起,上街买菜都手扯手,一辈子也没跟你奶奶这么腻歪过。

你奶奶如果想开点,心情放爽朗点,也能活到八十多岁。一辈子嫌你爷爷窝囊,做事不爽利。人家可不嫌弃,人家还当你爷爷是个宝呢,一个月退休金几千块,吃不完用不尽的。也不知道你奶奶是怎么想的,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放着城里这么好的条件不去享受,跑这鸟不生蛋的乡下受罪。唉!”

窦豆笑道:“嘿嘿,我奶奶是个浪漫主义者,有诗人情怀,一般人不能理解。”

“浪啥浪呀?把命都浪掉了,不浪了吧?都是吃饱了撑的,有好日子也不好好过。”老姑奶奶颇为不满地说。

儿孙满堂,吃喝不愁,生前谁不给几分面子,活得风风光光的,多尊贵啊,咋就这么会作呢?把自己的福祚都给作没了。老姑奶奶表示她不懂城里人都是咋想的。

窦豆从机肚子下抬起头,笑道:“老姑奶奶,你是不是对我奶奶特别有意见啊?”

老姑奶奶歪着头,撇了撇嘴,“我有什么意见?我是替你奶奶抱不平。那么早撒手走了,给别人腾空,让别人过好日子,吃香的喝辣的。”

窦豆忍俊不禁地想,奶奶如果多活几年,看到之后所谓“女人当自强”这番调侃的话,定会明白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道理。

那话是,“女人要对自己好点,吃好睡好玩好锻炼好。如果你累死了,别的女人就会住咱的房,睡咱的床,泡咱的老公,打咱的娃,还得把咱的钱来花。”

窦豆继续跟老姑奶奶叙着,“不然怎么办?”

“要是我,我才不这么好心呢。哦,孩子给你养大了,老人给你伺候的寿终正寝了,你儿孙满堂了,年轻时候的苦都让我受尽了,现在你跟别的女人手扯手在街上现鼻子现眼的,我就是躺床上不能动了,也得赖着不死。你奶奶走了一年不到,他就娶人了,天下男人真没一个好东西。”老姑奶奶简直是义愤填膺。

“嘿嘿,老姑奶奶,你从二十多岁守寡到现在不嫁,是不是对男人太失望了?”窦豆猜测道。

老姑奶奶拄着锄把儿,站在菜地里说,“你老姑奶奶年轻的时候,长的也是标志着呢,就像你现在这么水灵,就跟那秫秸花儿【注1】似的。那时候我虽然有了孩子,还是有很多男人稀罕我的。”

“为什么要回娘家呢?”窦豆问道。

“恨男人呗。我嫁到这个死鬼男人家时,不是嫁给他的,是要嫁给老大的,老大在城里上了几天学、识几个字嫌弃我没文化。他们家老人就想把我说给老二,老二也不愿意要我,嫌我是他大哥挑剩的。就老三厚道听话,父母说给他,他就要了……”

老姑奶奶一时有些伤感,继续锄地,“等我嫁过来之后,他们可能看我长得好看,又都来偷偷摸摸的对我好,我整天防贼一样防了这个防那个,我们家那个半吊子,啥事都看不穿,我又不好跟他明说,暗示他几次,说他哥哥不是好东西,他都没反应。

等有了孩子,我以为他们该死心了,会过几天清静日子了,结果,那个死鬼男人有次砍树,被树砸死了。你想,我一个寡妇,在他们家里以后还能有安生日子过吗?”

窦豆不禁唏嘘,老姑姑奶奶还有这样一段生活经历,真不容易啊,“于是,你就带着孩子、带着对男人的偏见回来了。”

老姑姑奶奶还沉浸在回忆中,叹口气说,“哎!是呀。”

窦豆安慰道,“老姑奶奶,你的故事跟电视剧似的,也许他们是真的喜欢你。”

老姑奶奶呸了声,“呸!男人会真心喜欢谁?还不是想占女人的便宜?男人就那德行,就图一时的快活风流,他才不问你女人的死活呢。要是信了他们的话,年都能过错,离男人越近,麻烦越多。”

窦豆笑了,“好像男人也这样说,离女人越近,麻烦越多。”

“哦,那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女人比过去的女人麻烦,时代变了。”老姑奶奶若有所思地说,窦豆看她那认真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老姑奶奶,你认真思考的样子很可爱。”

注1:秫秸花,又叫斗篷花、养不死。开花时,花儿不比牡丹逊色,很是美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