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国债

第186章 国债

第二日早朝!垂拱殿再一次掀起青苗法之争!

“臣恳请推行青苗法!以解民间高息借贷之祸。”章惇率先道。

这一次,新党早有准备,历数民间借贷之害。

面对血淋淋的铁证,旧党顿时哑口无言,无论他们怎么攻击青苗法害民,却不得不承认,民间高利贷同样血债累累。

赵煦闻言震怒,当即道:“传旨昭告天下,日后民间借贷利息最高不过年息四分,严禁砍头息,九出十三归,违者官府不予支持。”

“啊!”

旧党官员不由一愣,要知道之前的年息可是至少一倍以上,如今直接腰斩大半,更别说少了砍头息和九出十三归的敛财手段。

“官家英明!”

新党众臣一片欢呼。

“官家三思呀!”

御史杨畏硬着头皮进谏道。

章惇冷笑道:“怎么?杨大人昨日还不是义正言辞弹劾青苗法利息过高害民,怎么如今突然改口了。”

杨畏皱眉道:“官家有所不知,民间借贷大多都是急事要用,如果利息过低,恐怕无人愿意借贷。”

章惇傲然道:“无人借贷可以借青苗钱,启禀官家,臣等回去之后,反思良久,青苗钱每年取息两次的确颇为不公,臣建议,青苗钱年息两分,一年取息一次,如此方可惠及天下百姓。”

旧党官员一片皱眉,民间借贷限定在年息四分,而青苗钱定在年息二分,如此一来,旧党可谓是损失惨重。

章惇心中傲然,年息二分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低息了,他相信这一次,官家定然会欣然同意。

然而赵煦却摇了摇头道:“朝廷颁布青苗法,并非是为了搜刮钱财,而是惠民之举,既然是惠民,那就不如将年息定在一分。”

“一分!”

新党和旧党一片惊呼,这可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低息。

“不错!”

赵煦坚定道,同时将范正提议补充青苗法的建议一一道出。

“官家仁慈!”

苏辙越众而出,率先支持道。

“官家仁慈!”

不少厌恶高利贷的正直官员纷纷响应,支持赵煦。

新党众人对视一眼,只能无奈的点头同意,他们同样看重的并非是利息,而是推行青苗法增加新党的影响力,一旦推行青苗法,新党的声势必将再上一层楼。

“臣等遵旨!”

章惇率先响应道。

旧党官员不由浮现出一丝不甘,如此一来,他们不但损失惨重,还让新党再次坐大。

“神宗年间,青苗法害人不浅!官家三思呀!”吕大防再也坐不住,当下反驳道。

“吕相公老成持国,朕深感欣慰,不如让御史台负责监督青苗法施行,若有不法和害民之事,立即阻止!”赵煦从善如流道。

吕大防不由一叹,拱手道:“官家英明!”

他已经看得清楚,赵煦已经将制衡之道应用的炉火纯青,这一次,新党和旧党皆入赵煦的手掌之中。

“启禀官家,无论是青苗法还是玻璃秘技,皆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今细作传来密报,辽帝已经聚齐数个部落之兵,南巡将至雁门关?”曾布忧心忡忡道。

“雁门关?”

朝堂百官不由一震,如今宋辽形势不明,大宋需要大量的钱粮防备辽国。

户部同样一筹莫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宋需要钱财的地方很多,户部也是左右为难。

范正闻言出列道:“臣有一策,可解户部缺钱之忧。”

新党和旧党不由眉头一皱,不悦的看着范正。

官家这一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新旧两党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很显然是范正的杰作。

再者,朝廷缺钱可不是一分半文的,他们可不认为范正能够解决,就是将医家卖了,恐怕也换不了多少钱。

“范爱卿请讲!”

赵煦虽然不相信范正能够解决朝廷缺钱之忧,但是范正一如既往的神奇还是让他决定听一听范正的邪方。

范正微微一笑道:“借钱!民间百姓缺钱的时候,百姓则会借贷渡过难关,如今朝廷缺钱,何不同样借一笔钱渡过难关,日后有钱再还上即可!”

“朝廷借钱?”

垂拱殿一片哗然。

吕大防怒斥道:“一派胡言,朝廷乃是何等身份,又岂能借钱?”

章惇也是冷笑道:“朝廷所缺钱财又岂能一贯两贯,天下何人能借给朝廷钱财,西夏和辽国或许有能力借钱,其又岂能愿意资助大宋钱财来防备二国。”

新党旧党对范正之言严厉批判,在他们看来,范正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平时乱出邪方也就算了,国家大事竟然也如此胡闹。

范正解释道:“民间借钱叫民债,国家借钱叫国债,朝廷没钱,可不代表民间没钱!据下官所知,民间巨富如云,很多富商将钱财放入钱库,直到发霉生锈,如果借给朝廷,既可以让民间闲余之钱得以流通,又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痴人说梦!天下商人嗜钱如命,又岂能愿意将钱借给朝廷。”吕大防嗤之以鼻道,任谁都知道钱财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放心的,谁又甘心将钱财借给他人。

范正自信道:“国债也是债,自然是借债,那自然要有利息,只要有利可图!自然有人愿意借钱给朝廷,至少借给朝廷,总比借给其他人保险,至少朝廷不会赖账,不用担心还不上钱。”

百官不由傲然,作为官府这点信用还是有的,他们自然不会拖欠民间那点钱财。

赵煦苦笑道:“范爱卿之策虽然可行,然而一分利息已经是最低了,朝廷所需钱财可不是小数目,如此利息长久以来,朝廷难以承受。”

范正刚刚给他用复利计算利息的恐怖之处,他自然不愿意让朝廷陷入此恶性循环之中。

“如果朝廷将国债最高定在五厘呢?”范正反问道。

“五厘?”

朝堂百官不由一顿,一分的利息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低息了,五厘更是闻所未闻。

“可是如此低息,百姓又岂能愿意购买国债?”范纯粹怦然心动道。

如果朝廷能够五厘发行国债,所得钱财转手再一分贷出青苗钱,简直是稳赚不赔之事。

朝堂百官也纷纷摇头,如此低息,他们不相信会有人愿意购买。

范正不由苦笑,后世三厘利息的国债依旧极为抢手,更何况五厘的利息。

“医家愿意承销朝堂国债!”

范正拍着胸口保证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