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帘听政之祸

范正邪方金身不破,在大宋可是人尽皆知,每每范正邪方一出,皆药到病除。

而梁乙逋却认为范正邪方别有用心,并未听从范正邪方,毫无意外的败了,而是败得很惨!

兴庆府!

当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率兵把梁府重重围住,整个兴庆府为之震动。

“尔等如此大胆,竟然胆敢对我梁府动武,我父亲乃是当朝国相,我姑姑乃是当今太后,谁敢动我梁府!”

梁府外,梁乙恒指着嵬名阿吴怒斥道。

嵬名阿吴长剑在手,剑指梁府道:“我等奉的就是太后的命令,国相意图造反,奉太后之命平定梁府。”

梁乙恒顿时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梁家意图竟然被姑姑提前察觉,竟然率先下手。

“给我杀!”

随着嵬名阿吴大手一挥,西夏将士顿时攻入梁府。

梁府上下刀兵连连,血流成河。

“父亲!”

梁乙恒惨叫一声,想要向梁乙逋求援,却被仁多保忠一刀毙命,梁乙逋冲了出来,正好看到这一幕,顿时如遭雷击。

“国相大人!别来无恙!”

嵬名阿吴带兵将梁乙逋团团围住,一脸得意道。

西夏外戚专权,嵬名阿吴为了党项皇权和梁乙逋斗了一辈子,如今终于抓住了梁乙逋的把柄。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儿子,梁乙逋脸色极为难堪,他没有想到自己败的如此之惨,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我要见太后!”梁乙逋咬牙道。

仁多保忠眉头一皱,梁乙逋和太后乃是亲兄妹,如果二人相见恐怕徒生事端,当下就想上前先斩后奏,杀了梁乙逋以绝后患。

“太后已经恭候多时!”嵬名阿吴拦住仁多保忠,微微摇头道。

来的时候,小梁太后曾经吩咐要活捉梁乙逋,小梁太后亲自下令攻打梁府,自然不会再有反转的余地,此刻还是不要违背小梁太后为好。

西夏皇宫中,

小梁太后搂着儿子李乾顺,脸色阴晴不定。

“梁氏代夏!”

小梁太后心中无比的纠结,一边是自己的亲哥哥,一边是自己的儿子,如今她必须要做出选择。

不!

当小梁太后发兵梁府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是保住儿子李乾顺的皇权。

有儿子在,她无论何时都是西夏太后,如果梁氏代夏,那将置她于何地,她的儿子李乾顺也必将性命不保。

“启禀太后,梁家已破,叛相梁乙逋已经被俘!”很快,嵬名阿吴前来禀报道。

小梁太后不由一震,虽然命令是她下达的,然而当他听说梁家已破,哥哥被俘的依旧心头一痛。

曾经梁家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如今她却将这个后盾亲手除掉,只因为这个后盾要将她取而代之。

“母后!”

小皇帝李乾顺紧张的抓住母亲的手,作为帝王,他虽然年幼,但是早已经知道造反是何意义。

“放心,母后会保护你!谁也不能伤害你!”

小梁太后安抚一番李乾顺,挥手让侍女将李乾顺带出去。

而她则亲自去见自己最亲的哥哥最后一面。

大殿中,曾经在朝堂上大权独揽的国相梁乙逋,如今却成了阶下囚,满脸血污,一脸颓废。

“朝廷待梁家不薄,哥哥贵为国相、位极人臣,为何还要造反?”小梁太后一步步走向梁乙逋,怒斥质问道。

梁乙逋抬头,打量着光鲜亮丽的妹妹,冷笑道:“为什么?难道妹妹真的不知道么,梁家早已经无路可退,没藏氏的前车之鉴,难道妹妹不知?”

没藏氏就是西夏第一代掌权的外戚,结果被梁家和李谅祚联合设计,最终被灭族,小梁太后自然知之甚详。

小梁太后辩解道:“那是因为没藏氏不懂进退,日后顺儿亲政,梁家主动还权,有妹妹在,梁家自然无忧。”

梁乙逋抬头道:“当年父亲和姑姑为何不懂进退,主动还权!”

小梁太后顿时如遭雷击,梁乙逋的话让她无言以对,当年其丈夫李秉常何尝不是心有大志,想要重振西夏,然而姑姑梁太后和父亲梁乙埋大权在握,废掉了李秉常,重新把持西夏大权。

“就连姑姑和父亲都明白主动还权,梁家乃是死路一条,梁家两任太后专权,树立多少敌人,一旦失去了权力,梁家将会粉身碎骨,如今的梁家已经骑虎难下,成者梁氏代夏,败者身死族灭。”梁乙逋抬起头直视妹妹,直言道。

“梁家,你只想着梁家,梁氏代夏,你让妹妹和顺儿如何自处。”小梁太后怒声道。

自古以来,外戚专权登基,前朝太后和皇帝又哪一个有好下场,她作为梁家女或许还能活命,最好的下场就是孤老终生,而她的儿子恐怕难逃一劫,要不了多久就会因病去世,历朝历代失去皇位之人,从无一人得到善终。

梁乙逋却不为所动道:“所以这就是梁家两代人造就的苦果,梁家要么更进一步,要么身死族灭,不过,我的好妹妹,此次计划我自认为极为周密,而你竟然能够提前得知,恐怕你早已经对我有了提防之心,在梁家安插了人手。”梁乙逋想要造反,自然倍加小心,只和梁家族人以及最信任之人商议,而小梁太后乃是梁家的靠山,他千防万防没有防到小梁太后。

小梁太后顿时脸色不自然。

梁乙逋见状,扬声大笑道:“我的好妹妹,你以为你能坐稳太后之位,真的是你是皇上的母亲么?若非梁家的扶持,你岂能大权在握,你今日亲手灭掉了梁家,日后必遭反噬。”

小梁太后脸色一变,伸手一挥,冷酷道:“毕竟是我的哥哥,赐他全尸。”

当下,一众党项士兵将梁乙逋拖下去,不久之后,嵬名阿吴回来禀报道:“启禀太后,国相梁乙逋意图谋反,已经伏诛!”

小梁太后一言不发,走入宫中。

她已经品尝到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滋味,自然不愿失去手中的权力,哪怕是亲哥哥胆敢染指他手中的权力,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其除掉。

………………………………

“西夏国相梁乙逋被杀!”

当这个消息传回大宋的时候,朝堂百官都不由一叹。

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并没有意外,范正很久以前就已经预料到梁家必反,果然一语成谶。

“可惜,梁乙逋志大才疏,不愿听从范太丞的良方,这才落得身死族灭。”赵煦感慨道。

“否则,西夏分国,大宋西北之患将不药而愈。”范正遗憾道。

如果西夏分裂成梁国和夏国,大宋扶持梁国对抗西夏,那西夏实力大减,又有梁国这个世仇,将再也无力骚扰大宋。

吕大防道:“虽然梁乙逋未造成西夏内乱,然而失去了梁家,恐怕小梁太后在西夏根基大损,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挑起宋夏边患。”

苏颂微微点头,无论如何西夏内部发生暴乱,方可对大宋有利。

章惇却心中一动道:“启禀官家,臣认为西夏内乱足以让大宋惊醒,这一切的动乱之源就在于母党专权,太后垂帘听政,帝王传承之序紊乱,大宋应当引以为戒。”

章惇话音一落,顿时满朝百官为之一寂。

何止是西夏有垂帘听政之祸,大宋同样也有传承秩序紊乱,当初高太后垂帘听政把持大却,而赵煦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却拒不还权。

章惇之言可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据说后宫中的高太后哪怕是诸病缠身,却依旧对夺权之事耿耿于怀。

范正心中一动道:“陛下可将西夏外戚梁乙逋叛乱之事登于邸报,斥责西夏两任帝王外戚专权,牝鸡司晨,以至于宋夏不停交恶,大宋作为宗主国,理应拨乱反正,敦促小梁太后立即还权给西夏少帝,大宋可以恢复两国正常往来。”

章惇赞同道:“范太丞所言甚是,小梁太后宁愿自毁长城,诛杀梁氏也不愿意放权,自然不会还权给西夏少帝,如此一来,可以让小梁太后背负宋夏交恶的罪名。”

“准!”赵煦应允道。

当下,大宋邸报不惜篇幅,详细介绍西夏国内母党专权,梁氏一门两后之事,并直接将梁乙逋叛乱之事,归结于太后垂帘听政,帝王传承失序的恶果。

“一门两后,西夏梁氏竟然如此权势滔天?”

邸报一出,立即在大宋引起了哄动,人人议论纷纷,任谁都看得出来,西夏的体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听说梁家为了把控朝政,梁太后去世之后,梁家依旧把持大权不放,最终让惠帝忧愤而亡。”

“什么忧愤而亡,依我看,恐怕是被杀身亡吧!”

……………………

西夏毕竟是大宋世仇,对于西夏的丑闻顿时让大宋百姓幸灾乐祸。

“幸亏当初官家成功亲政,否则现在恐怕还是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哪里会有我大宋今日的局面。”一个开封百姓心有余悸道。

对比西夏太后垂帘听政的恶果,在比较大宋,赵煦在范正的协助下成功亲政,先是废除了岁币,三次平夏城之战击败了西夏,国内变法如火如荼,皇家银行万万贯的钱财,大宋从来没有如此眼眉吐气。

大宋皇宫,高太后寝宫!

曾经高太后寝宫乃是后宫中的中心,而如今随着高太后失去了权力,整个太皇太后寝宫也渐渐落寞起来。

不过赵煦并没有对高太后严苛,该有的待遇应有尽有,甚至就连朝廷的邸报也都定期送到高太后的面前。

一方面是担忧高太后在后宫中寂寞,一方面,赵煦同样是想让高太后看到他的所作所为,看着大宋一步步的强大,以此来证明他当年的行为并没有错误。

“今日的邸报为何还没有送到。”寝宫中,愈发苍老的高太后喝问道。

高太后毕竟是掌权多年,自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后宫女子,对于唯一能够了解大宋情况的邸报,自然不可或缺。

她曾经在邸报上看到朝廷重启新法变法的种种行为,而痛骂赵煦太过激进,看到辽夏威逼大宋而斥责赵煦让大宋陷入危局。

也曾经因为变法大成而沉默不语,听到大宋连连大胜而老怀大慰,更有听闻皇家银行万万贯的钱财而目瞪口呆。“莫非当年当真是我错了!”

曾经无数次,高太后怀疑过自己把持大权是否是错误的,而最后倔强的高太后将这一切都归功于她为大宋奠定的基础,才有赵煦的连番大胜。

“太后,这就是今日的邸报,奴婢刚才忘了奉上!”一个老宫女无奈上前,将手中的邸报送上。

“以后邸报送来,必须要第一时间奉上!”高太后严厉呵斥道。

“是!太皇太后!”老宫女低头领命道。

高太后这才满意的拿起报刊,翻阅今日的邸报,作为一个被软禁之人,邸报对她的意义非比寻常。

“垂帘听政之祸!西夏一门两后,梁乙逋叛乱被杀。”

当高太后看到今日的内容的时候,顿时如遭雷击。

她自然知道西夏一门两后的事情,其实在宋辽夏三国,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并非是罕见之事,最为有名的就是辽国的萧太后,在其执政之时,让辽国成为当世强国。

而大宋亦有刘太后垂帘听政,培养出宋仁宗一代明君,曾经高太后和萧太后,刘太后相比,自认为要培养出大宋的一代明君。

而如今骤然在邸报上看到刊登西夏梁氏叛乱,顿时将垂帘听政的弊端暴露无遗。

“莫非是我真的错了!”高太后不由身形一阵踉跄。

辽国萧太后掌权一生,最后主动还权给辽圣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掌权一生,至死方才还权给宋仁宗,二人虽然都垂帘听政,但是都培养出一代明君。

然而就在此情况下,所有人都认为垂帘听政乃是善政,而西夏的梁氏叛乱却道出了真正的症结所在。

垂帘听政并非是大错,而真正的错误则是帝王传承失序。

西夏梁太后为了大权,对儿子进行废立,为了控制皇权,一门两后,最终酿成梁氏叛乱之祸。

曾经的她满怀怨言,认为赵煦操之过急,就强行夺权,而梁氏叛乱将她最后的遮羞布扯下。

让赵煦夺权,她被软禁后宫的真正原因就是她贪恋权力,不愿还权,造成皇权传承失序。

失去了最后的骄傲,高太后最终一病不起。

“太皇太后太后病重了!”

这个消息很快在宫内外传开。(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