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第441章 西夏变法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441章 西夏变法

作者:将臣一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2 11:30:58 来源:书海阁

“少爷回来了!”

看到范正踏入范府,整个范府都纷纷围了上来。

范正看着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不由心中一暖。

他虽然成功破解了士大夫们的道德绑架,但是毕竟《男儿行》戾气太重,沿途很多百姓都对范正看向范正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异样,而惟独在范府中,他所看到的都是一脸的担心。

“赶紧给少爷准备饭菜!”马氏急声道。

“是!老夫人!”

当下,整个范府立即忙碌起来,很快,一桌堪比过年丰盛的饭菜已经备齐。

“正儿,尝尝这道菜!”马氏殷切的为范正布菜。

“夫君,尝尝妾身亲手为你熬的汤!”李清照端起汤,在嘴边轻轻的吹凉这才送到了范正嘴边。

……………………

很快,范正就已经吃撑了,然而婆媳二人依旧十分的殷切。

“母亲,娘子,我知道你们担忧什么,忧国忧民乃是每一个文人的必备,孩儿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并非什么大不了的心疾!”范正连忙解释道。

李清照摇头道:“相公多想了,我和婆婆只是担心相公为国操劳,身体吃不消罢了!”

“就是,你看你,从大……从南方回来都瘦了!”马氏也想要说从大理归来,却又害怕刺激到儿子,连忙改口。

范正转头看向李清照,正色道:“娘子,你是最清楚的,为夫写如此诗篇只是为了破解士大夫们的道德绑架,并不是真正杀人狂!”

李清照眼角含泪,连连点头道:“夫君所言甚是,妾身相信你。”

范正顿时苦笑,连忙落荒而逃。

是夜!

范正正在房间中休息,忽然一个温热的身体贴了过来。

“直儿呢?”

范正抓住李清照不老实的手,问道。

李清照羞声道:“正儿被婆婆抱走了,今日让妾身好好陪陪你。”

范正心中一荡,她自然知道李清照此举乃是为了治愈他的心疾,她并不精通医理,能够做到的就是给范正家的温暖,极尽温柔。

然而偏偏这并非不伦不类的方子,更是让邪方无数的范正大为感动,他才确认自己所作所为并没有错误,只要能够让李清照和儿子免受颠簸流离之苦,让范家得以传承,他可以成为雄中雄,不惜忍受别人的异样的眼神,让大宋再无外敌。

“相公,让妾身再给你生一个孩子吧!”

李清照喘着热气,在范正耳边轻轻道。

范正浑身一荡,顿时翻身上马,刹那间,烛光摇曳、满室春光。

“或许有此心疾,是一件幸事!”

随着一丝残留的意识消逝,范正彻底沉迷于温柔乡之中。

…………………………

就在范正沉迷于温柔乡之中,同时也暂时避一避风头,其《男儿行》也在大宋盛传。

大宋素来文登鼎盛,虽然也分婉约派和豪放派,所写的诗词虽然有区别,但是从来没有一首诗,如同《男儿行》一般暴虐,

大宋依文治国,这也造就了文风本就偏软,再加上大宋文人掌权,很多士大夫爱惜羽毛,崇尚仁义,上行下效,自然也影响到朝政,这也是大宋国力弱的原因之一。

而《男儿行》一出,顿时也大宋民间风气强硬起来,更别说在军中,范正的携灭国之功,名气本就极盛,如今更是受人追捧。

大宋以文制武,很多领军的主帅都是文官出身,对武将鄙视不说,很多文官出征之前,也很喜欢杀武将祭旗,以震慑军心,当年狄青拥有赫赫战功,面对心腹爱将接连被斩,尽力求情也无法挽回。

而邪医范正则不然,其带领将士非但连战连捷,折损微乎其微,更是写下《男儿行》如此杀性凛然的诗词,哪一个将士不喜欢跟随这样的主帅。

很快,消息也传到了辽夏。

西夏皇宫中,

掌控西夏实权的李乾顺处理完政务,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他好不容易夺回大权,然而却明白西夏的处境并不妙。

曾经的西夏打的宋辽连连大败,更是让大宋不得不缴纳岁币以保平安,这让西夏的日子过的极为滋润。

可惜,自从邪医范正横空出世,两次平夏城之战西夏接连战败国力大损,更是经过梁氏内乱,国内动荡不安,再加上大宋关闭榷场,西夏持续冷战,更让西夏雪上加霜。

如果是按照其他西夏帝王的做法,如今定然集结兵力挥师东进,狠狠的从大宋身上咬下一块肥肉,然而如今李乾顺却不敢有丝毫的异动。

并不是他指挥不动西夏军方,而是如今的西夏面对大宋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一个平夏城犹如一个匕首一般,插入西夏腹地,若是一打匕首呢?

如今在西夏和大宋的交界处,一个个易守难攻的棱堡密布,更是装备了大量的震天雷,西夏若是强行攻打,定然会碰个头破血流。

“对了,皇后可曾定下归期!”李乾顺皱眉道。

如今大宋已经灭掉了吐蕃和青唐,如今西夏已经孤立无援,想要抗衡大宋,必须要得到辽国的援助,单凭西夏一国之力,随时有灭国的可能。西夏汉臣曹介拱手道:“启禀官家,如今先帝刚刚去世,耶律延禧刚刚登基,现在正在稳定国内局势,想要援助我朝,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曹介虽然是汉臣,但是土生土长的西夏人,早已经对西夏极为认同,同时负责西夏对大宋的情报工作。

李乾顺冷哼一声道:“依我看,耶律延禧是想要西夏继续牵制大宋,又不想援助西夏。”

李乾顺作为帝王,自然明白耶律延禧的心理,目前辽国势力最大,位居北方,掌控燕云十六州,进可攻退可守,自然不希望西夏太过于强大,让西夏一直仰仗辽国鼻息。

“那大宋方面呢,可有什么谍报传来?”李乾顺看向东方,一脸忧愁道。

如今的大宋太过于危险了,竟然接连灭掉了三国,可谓是凶神恶煞,任谁都知道大宋的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西夏。

为此李乾顺对大宋的动向格外关注,保持克制不给大宋出兵的机会,同时又派出细作,收集大宋的动向。

曹介想了想道:“启禀官家,大宋灭掉了大理之后,同样也在休养生息,短时间内并无异动,不过…………。”

曹介想要禀报什么,突然欲言又止。

李乾顺眉头一皱,立即喝问道:“不过什么?但凡大宋的消息,不能有丝毫的纰漏。”

李乾顺现在如同惊弓之鸟,对大宋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曹介低头道:“微臣不敢,此事并非军事,而是邪医范正又写了一篇诗。”

“一篇诗?”李乾顺不由好奇起来。

他自然知道大宋盛产诗词,邪医范正和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情诗更是让他如痴如醉。

他和耶律南仙乃是和亲,再加上耶律南仙仰仗辽国,骄横跋扈,妄图插手西夏大权,更让李乾顺心中不满,本身并无任何爱情。

然而李乾顺乃是青春少年,又岂能不羡慕爱情,每每读到了范正和李清照的情诗,更是心生向往,如今听到了范正又写了一首诗篇顿时大感兴趣。

曹介有些心虚道:“邪医范正所写的并非是情诗,而是一首杀人诗。”

“杀人诗!”李乾顺不由一顿,当他看到曹介递上来的《男儿行》的时候,不由汗毛竖立。

“邪医范正!为何朕没有像邪医范正这样的臣子。”李乾顺强忍心中的颤栗,喃喃自语道。

范正的这首男儿行让李乾顺为之震撼,同时也让他心中大为警醒。

因为范正乃是大宋臣子,更是大宋皇帝赵煦的心腹,想当初他和大宋皇帝赵煦的处境何等的相似,可惜他却没有邪医范正相助,只能借助辽国毒害母后之际,认贼作父,接受辽国的和亲,这才有机会亲政。

曹介低头道:“那是因为,大宋上下奉行儒学,信奉天地君亲师,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宫哪怕垂帘听政,最后也不得不还权,而我西夏…………。”

曹介点到为止,他知道李乾顺心中清楚,连续两任梁太后垂帘听政,这在汉人王朝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而竟然在西夏境内,各部落首领的权力极大,对王权造成极大地威胁。

“你的意思效仿大宋变法!”李乾顺心头一沉道。

曹介乃是汉臣,一直劝说他变法西夏,让西夏全面汉化,他可是很清楚的记得,自己的父亲李秉常就是准备利用汉臣推行变法,结果被西夏贵族抛弃,最终支持变法的汉臣惨死,自己也被囚禁至死。

曹介心一横道:“先帝变法未成,其最惨痛的教训就是未能集中帝王权力,才有此劫,否则西夏从先帝时期变法,提前一二十年国力强盛,恐怕西夏的处境定然会不可同日而语,也不会让陛下此刻如此两难。”

李乾顺不由嘴角一抽,正是父皇变法失败,导致母后掌权,结果西夏连败于大宋,否则若是西夏精兵还在,他何须如此畏手畏脚。

“穷则变,变则通,曾经的大宋何等的软弱可欺,然而大宋官家和邪医范正精诚协作,共同变法,方才有大宋今日的优势,如果西夏再故步自封,国内一盘散沙,日后无论是宋辽谁能一统天下,那就是西夏的末日。”曹介痛心疾首道。

任谁都看得出来,西夏的局势岌岌可危,非但国内危机不断,国外更是如履薄冰,现在宋辽两国势大,西夏还有利用价值,如果有朝一日,辽国灭掉了大宋,又岂能容得下西夏。

“可是皇后那边?”李乾顺最终被说动,然而他却担心耶律南仙,毕竟耶律南仙背后站着辽国,如果他贸然的决定变法,汉化西夏,恐怕会让激怒辽国。

曹介却摇头道:“皇后远在辽国,才能让陛下变法阻力大减,陛下才是西夏的王,唯有陛下才能掌控西夏的命运,按照汉人的传统,帝王掌权,后宫不得干政乃是铁律。”

等到耶律南仙从辽国回来,西夏变法汉化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耶律南仙就是反对也来不及了。

“更何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辽国何尝没有汉化重用汉臣,西夏如果拒不汉化,又如何击败大宋,更别说,西夏的生存之道永远不是投靠某一国,若是全部依赖辽国,那西夏永远无法战胜宋辽,唯有在宋辽之间左右逢源,方是长久。”曹介苦口婆心道。他力劝李乾顺推行汉化,变法西夏,固然有增加汉臣的地位的意图,更多的还是要增强西夏的实力,毕竟曹家已经和大理皇室联姻,他的妹妹入宫被封为曹妃,曹家早就和大理皇室绑在一块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乾顺不由犹豫,毕竟一旦推行汉化,定然引起西夏守旧势力的集体反对。

“陛下,一盘散沙的大理就是前车之鉴,如果西夏不吸取教训,必将重蹈覆辙。”曹介再来致命一击道。

李乾顺不由心中一动,当年父亲之所以推行汉化,变法失败,惨遭囚禁,一方面是皇奶奶大权在握,更是深得西夏贵族支持,再加上当时的西夏如日中天,连败大宋,自然察觉不到危机。

而如今母后已死,他乃是西夏少有的掌控实权的帝王,再加上如今的西夏内外交困,权力分散,若再不集中皇权,恐怕真的会有灭国之危。

“好,既然大宋有勇气变法图强,西夏又岂能落人之后!”李乾顺一咬牙道。

如今西夏的局面岌岌可危,相信不但是他,就连西夏贵族也心中不满。

他可以趁机拉动不少开明的西夏贵族,如此一来,既可以收拢大权,又可以让西夏变法图强,转危为安,为此,他不惜一搏。

“传旨,在兴庆府创办国学,专门传授汉学,创办武学,培养将领。”李乾顺朗声道。

在前世李乾顺变法西夏,仅仅是创办国学,传授汉学,而如今更是借鉴了范正变法大宋,同时创办了武学,以用来抵抗大宋。

“所有官员按照资格担任官吏,无功者不得为官。”

李乾顺心中明白,就连邪医范正也需要一次次立功方可升官,而西夏的官员,尤其是部落头领,很多都是世袭,这让西夏很多人才都郁郁不得志,尤其是汉臣更是饱受排挤。

“文采优异者特加奖擢。”

……………………

李乾顺一连下达数个变法政策,最重要的是集中帝王权利,这一次,他要结束累朝出现的外戚贵族专政,让西夏上下一心,才能在三国之间站稳脚跟。(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