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我的精神病老婆 > 第169章 两母论儿

我的精神病老婆 第169章 两母论儿

作者:西红柿在农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2 12:08:33 来源:书海阁

人总是喜欢找和自己境遇差不多的人,相互依靠,相互取暖。

张大海的母亲在县城哄孙子,和村里这一帮妇女联系不上。不过她在县城的房子里,和她亲家两个人倒也能聊的来,两个老太太,一人哄两个孙子,过得倒也安逸。

这天,张太平的母亲出来,老远的就看到小焦的母亲在门口,提着凳子过去,两个老太太坐在门前,谝起闲天。

两位老人年纪都大了,家里的活不靠她们了,心情好的时候做做饭,心情不好的时候坐在门口带带孙子就可以了。

纵向来看,两家人相处的环境都差不多,都是4个儿子,在这点上两家人是对等的。

小儿子都娶了精神病老婆啊。

这点上也是村里乡亲共同认可的。

两个小儿子过得都不幸福。

张太平是因为这个精神病老婆摔死了孩子,没有孙子,一家人在苦恼。

小焦是因为两个人目前怀不上,这也导致两个人抑郁成疾,心心念念,总觉得孩子离自己很远。

“老姐姐,你在门上,我看到你就觉得亲切,过来聊聊天。咱现在活的和人不一样。”张太平母亲主动打招呼。

“一样不一样又有什么区别?谁让我们两家做成了这种事?你说现在村里娶个媳妇怎么就这么难啊?”

是,她们村在10年前曾经风光一时,是附近有名的小康村。

那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种着苹果树,还有梨树,桃树。现在吧,退化的全部剩苹果树了。梨树因为不耐储存,要经常打药;桃树,因为他们种的桃子品种果肉太软,不耐储存也慢慢淘汰了。

其实相对来说,桃树不易生病,很好种植。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乡亲反而抛弃了桃树,种起了苹果树。

像现在种的这红富士苹果,腐烂病严重,而且结果不易,要大力看护。

肥料施的多了,容易长不结果的徒长枝条;肥料上的少了,果子个头小,卖不上价。一年比一年难啊。可是现在人就喜欢吃红富士,没办法。

大家喜欢的才有市场,那只能种红富士苹果了。

就是种红富士苹果也要辨别好。有两种上色类型,一种是条纹状的,一种是片状的。

都是根据上色面区分的,条纹状的上的色就像一条一条的毛线一样;片红的就是一片一片上的,就像树叶一样,一片一片的。大家都喜欢片状的红富士,这个价格高,条纹状的红富士客商会压价的。

不会,条纹的红富士口感比片红的口感好。大家都看外表,不注重口感。

这年头种什么都不容易。你种了这个,客商要那个;你种了那个,客商要这个。结果你两样都种了,客商又觉得你这面积不大。

狗屁的面积不大,就是为了压价,这些奸商!和华夏足球一个尿性,吃海参吃成了软脚虾。

现在村里人普遍不富裕了。

那些年纪大的也不种苹果树了,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

人家算了一笔账,我就是出去一个月只挣5500块,我也比在家里种苹果树强。家里,一家老小种苹果树,一年收入才不到5万元;我出去一年,一个人就能赚5万。

一个人辛苦胜过一家老小辛苦。

再说,生了两个孩子或者更多的三个孩子,带着媳妇两个人出去打工,一年赚个10万块,不香吗?

这年头,经济是风向标,每家每户都拼命的赚钱。好比那马拉松比赛,赚钱越多的人受的尊重越多。

别的不说,就说村庄这些祠堂族谱都断代几十年了。

祠堂的话本来就没有,在这黄土高原上不流行这种。

族谱的话,100家只有两三家才有。大部分人知道爷爷的名字,爷爷的爷爷根本就不知道了。其实是你不知道,不然怎么能有你这辈人?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只是你们忘祖归宗了。

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

想想当年自己结婚那年头,那时候女娲不值钱。卖一头猪就能给孩子结个婚。

张太平母亲继续开口,自揭伤疤:“老姐,你说我上辈子是丢了什么人?怎么给孩子娶不上媳妇,娶了这么一个精神病,你看现在把我家搞得人心惶惶的。”

“谁说不是啊,你家那个好歹还能生。我家这个不知道什么问题,就和不抱窝的小母鸡一样。

这小母鸡喂了这么久还不见下蛋,把人急的。

都怪这个社会,怎么搞的女孩子这么少。

像我们以前那个年代,你看咱们过去那个年代,生个女儿,有些直接丢在尿盆里给呛死,有些直接送人了。

你看现在女孩子值钱的,要房子,要车,恨不得把她下半辈子生活的钱全部要好,她来光坐在那里光吃光喝就可以了,怎么可以这么不要脸?”

“大姐,现在社会好了,人都是这样。如果我们嫁女儿的话,也要人家把啥都准备好。”

小焦的母亲看看这人忙忙碌碌的,都收庄稼。玉米开始收,这玉米收回来要支个棚子架起来,不容易。如果发霉了就不值钱了。好的玉米人家能卖一块多,不好的,玉米七八毛钱,这差了一半的价呀。“唉,你说我们农村拿什么赚钱?”

“那这些年,人家有女儿的人家不管你这些,你不娶有别人娶。

现在农村的女子都往城里嫁;北方的女人还都往南方嫁;听说南方的女人往国外嫁。

有些还嫁了个黑人。我就问我儿子黑人是什么,他就说和咱们养的黑皮猪一样。

你看咱们养的黑毛猪,别人现在外面卖的猪是白皮猪,真的不一样啊。

不过我还是喜欢吃咱们黑毛猪。听说外面那些女孩嫁给黑人,人家去在在国外生活。

那些黑人回去继续娶老婆,一娶,娶十几个。人家那国家传统就是这样,女人多的是,她们后悔了想跑都跑不回来。”

“我们连县城都逛的少,连省城都没去过还管国外?

我这辈子就只看我眼前的事,就看我脚面上这点事我都搞不清楚,他们外面的女人爱嫁哪里就嫁哪里去。只要我们给自己儿子娶上媳妇就可以了。

你看现在你给孩子娶的是个精神病,人家送了一套房,我给孩子娶的这个虽然看不出来,能上班。要了的彩礼,唉。”

“不是的彩礼吗?”

“后面岁数钱给了2000元,还买金镯子,金项链。我就不明白了,人家卖黄金的那些人骗你钱,咱们自己老百姓买了黄金戴在身上干嘛?”

两个老太太义愤填膺地讨伐着现在的社会,为什么女孩子越来越少了,是真的值钱了,还是怎么回事?

村上现在光棍男的很多呀。

小的二十三四岁,正在说亲的年纪,一说一个二婚的气的不结;那些上了30岁的也有两三个;大部分都是二十七八岁的,没办法,只能撵出去打工了,希望在外面打工能找到老婆。

听说越南和贵州的那边女孩子很多,彩礼少。看能不能引回来领个回来,好歹结了婚生个孩子过日子吧。

这样下去,只见村里死人过白事,不见村里的男孩子结婚;只见村里女孩子出嫁,不见村里男孩子结婚。

这样的日子真的过怕了,从来没有这么怕过。

以前,喂猪喂牛的时候猪牛的草料没有了,人心惶惶的。以前磨小麦吃面的时候,那面粉一下子没有了,人都提前准备。特别是冬天,下一场雪,路堵了,去不了二三十里外的磨面坊,就没得吃了。

现在看看这生活,村里只见死人,不见添丁进口啊,这样下去真的让人感觉到恐惧!

会不会在几十年以后,村里就没人了,只剩这几把老骨头当守村人了?

“唉,老姐姐呀,你说我们怎么样才能心想事成啊?我别的不想,我4个儿子就这个小儿子现在过不下去。他现在媳妇生不下孩子,让我心里过不去呀,我就是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你呀,出个力,等她生下孩子让抱回来,你养。我家这个纯粹是怀不上,生不下呀,这把人气的。”

这时小焦三婶家的孩子跑出来喊:“奶奶,奶奶,我妈病了,我妈病了。”

小焦的母亲嘀咕道:“那你坐着聊,我回去了。我这儿媳妇是个懒货,一到农忙的时间,这懒媳妇就装病;收麦子的时候,她不是逛娘家就是感冒了;这收秋的时候肯定给我在装病。”

老太太还没进门,就给儿媳妇的病号了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