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福运六娃,重生娘亲她支棱起来了 > 第237 刘青恳求一起离开

萧记名下生意多,萧杏花隔三差五就会收到一笔银子,她每次都将收来的银子,存放在县城的钱庄里。

具体存了多少,那盖了钱庄印章的钱本上,记得明明白白。

这一年,前前后后居然存进去了三千八百两。

钱本和银票还不同。

银票只是将银子换成等额的纸币,是可以直接当成银子去花的。

钱本却只是一个本子,只负责记录并证明银两的存入和取出数目,并不能直接当成钱币使用。若需用钱,就要存钱的人亲自去钱庄取才行。

所以,这个钱本,也只能萧杏花亲自来取。

三千八百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无异于天价,就算对一个县城的钱庄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掌柜的双手,飞快地拨着算盘,好一番盘算后,才恭敬有礼道:“萧东家,您这些银两基本上都是下半年陆续存进来的,所以息钱没多少,有二十一两三钱又四十五文。加上您的本钱三千八百两,一共是这些钱。”

掌柜说着,便将那拨好的算盘,拿给萧杏花过目。

“按钱庄的规矩,一次性取出超过五百两,需要提前三天告知才可以,不过萧东家是我们钱庄的贵客,我们愿意为您破一次例,今天便悉数为您取出。”

钱庄取大笔银钱需要提前三天告知这规矩,也是为了预防顾客扎堆取钱导致钱庄无钱可取的情况出现。

萧杏花也不是说去京城今天就能去的,所以她也是做了三天后才能取钱的准备。

没想到,这钱庄掌柜,居然为她破例了。

“多谢掌柜的。”

“萧东家客气了。不过,我们要去别处的钱庄为您凑钱,所以您需要下半晌方能拿到这笔银两,不知萧东家能否等的及?”

“有劳掌柜费心,我下午来取便是。”

萧杏花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几个时辰她还是等得的。

她也不可能干坐在钱庄等待,便打算趁着这个空当,把县城的几处生意也安排一下。

她先去了烧鸡铺子,秦风一家三口正忙得脚不沾地,等了好一会儿,方才见他们暂时停下来。

秦风的媳妇擦了把脸上的汗水,满脸笑容道:“年底了,生意比之前更忙了,东家您发话,让每天多加一百只,依然是不够卖的。”

以前养的鸡少,作坊那边一天只能限量送到铺子二百只烧鸡,往往到了中午就能卖完。

现在,养鸡场扩大了十几倍,鸡出栏的时间也缩短了许多,所以最近每天可以增加一百只了,可因着年底人们舍得花钱,所以三百只烧鸡依然供不应求。

秦风媳妇的话刚说完,外头又来了好几个买烧鸡的,一家三口便又去忙碌了。

秦风负责把热腾腾的烧鸡打包,他媳妇负责安排顾客井然有序的排队并把烧鸡按序发放,他们的女儿则负责端着筐子收钱。

萧杏花见这一家三口忙中有序,也颇为欣慰,便去了后院厨房把水烧好,然后提到前面来,让他们抽空补充水分。

她含蓄地告知几人自己将要离开一段时间,并告知以后由朱玲全权负责这边的一应事项后,便趁着那一家三口忙碌中没有反应过来就离开了。

之后又去了杂货铺。

两个表哥十分能干,把杂货铺打理得井井有条,年货也备得充足。萧杏花只在铺子门前看了一会儿,发现里面挑选货品的顾客太多,她进去怕也无处落脚,便跟两个表哥和做事的人打了个照面就离开了。

反正年后走亲戚,娘亲也会将自己的情况告知表哥他们的,她也就不急于这一时告知了。

最后去的,是绣坊。

绣坊是三个铺子中,看起来最不忙的了。

不过这也正常,年底了,顾客该做新衣服的也做完了,就等过年那几天穿新衣服走亲戚见客了。

反而这时,是绣坊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

并且,几处生意中,除了馄饨铺子那边放了假,这边绣坊大部分绣娘也放假了,学堂的夫子和学生们也早早地回家过年去了。

绣坊里,此时只剩刘青值守。

刘青把人迎进去,问道:“东家,您怎么来了,没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么?”

刘青和离后,不出意外地惹了许多闲话,前几天买了许多年货回娘家时,甚至还被很多小孩子骂得很难听。

她娘家人倒是客气了,也不催着逼着她再嫁人了,可一个个眼里的算计,真是连掩饰都不掩饰。

谁都知道她赚钱了,而且她儿子的病也大有起色,基本上再过几个月就能彻底断药,也就不用她再给那边一笔笔的药钱。

那她存下来的钱,娘家人哪能不惦记?

刘青正是受不了村里的闲言碎语和娘家人的算计,所以连过年都不肯回去了,宁可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绣坊。

有活,就好好干。

没活,就好好歇着眼睛和双手,争取年后开春做得更多更快更好。

萧杏花说了自己暂时离开的打算。

她对外人都说是暂时离开,其实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她这一离开,怕是以后回来的机会也不多了。

按前世的话,再过三年,宋大壮也会去京城,几年也不会回来一次了。

刘青沉默了许久。

突然跪地恳求。

“东家,您要去京城,就把我一起带过去吧,我洗衣做饭铺床叠被伺候您,您和孩子们的四季衣物我也做得来,便是耕田种地我也是做惯了的,您若做生意,我就鞍前马后给您打下手。总之,您把我一起带走吧。”

萧杏花赶紧把人扶起来。

“你说话就说话,不要动不动就跪,我哪受得起?”

她想了好一会儿,才叹息道:“我知道,不管是在村里还是在县城,只要有熟人的地方,你过得便不会自在。按理说,你随我一起离开是对的。只是——”

顿了下,叹了口气。

接着说道:“从这到京城,一路漫长又艰险,我和孩子们是不得不离开,可你,实在不该陪我们冒着个险。”

这时,窗外正有人朝里面看,像是要找人的。

萧杏花便指着窗外,对刘青说道:“何况,这里还有你最在乎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