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205章 油纸伞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第205章 油纸伞

作者:东北溜达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5:35 来源:书海阁

何仁自然是没用过的,不过他去过景仁宫,这些都是外面牌子上面写的资料……

“也不算骄奢淫逸,起码秤和刨子的用料也就一般,刨子是普通红木,价值都在历史和意义上面。”

张诺撇了撇嘴,“珍妃住过地方的药房,有什么意义?”

何仁无语了,看了大姐一眼,这么压价不太好吧?

大姐倒是没什么感觉,“嗨,哪个古董不是死人用过的?这种事不能穷讲究。”

何仁惊了,大姐说的好有道理,他简直无言以对。

半晌,何仁才问道,“大姐,这套物件能匀给我吗?”

大姐看了看张诺,又看了看何仁,意思很明显,人家不是说不要了吗?你说话好使吗?

宝友乐了,“大姐也看出主播的家庭弟位了。”

“大姐眼神好有戏。”

“大姐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何仁这小暴脾气一下就上来了,“大姐,我是开店的,也不是自己用。”

“哦。”大姐点点头,“那我给老弟包上,十五万,怎么样?”

何仁没反对,大姐开的价格算是比较公道,属于地摊顶格,但是放在店里还有赚头,不愧是老地摊了,对价格方面把握极准。

不过何仁没有着急转账,而是指着一个灵芝形状的竹雕秤盒说道,“大姐,那个也给我看一眼呗。”

大姐一怔,然后一喜,把秤盒拿了过来,“老弟,你认识这个秤盒?”

何仁也是一怔,然后摇摇头,“你指的认识是……”

“哦,就是你知道是谁雕的吗?”

何仁接过秤盒仔细端详了半天,灵芝和普通的灵芝不一样,根部特别长,做成了如意的形状。

打开秤盒,里面是一个纯金胎的秤盘和秤砣,秤杆是玉制的,成色一般,秤砣上阴刻篆书“称心如意”,和整体设计融为一体,相当独特。

何仁在脑海中搜索了半天,以他被雷劈过的记忆力,都没找到任何相关记载,有些奇怪。

“大姐,这个我是真没看出来。不过看竹盒的外形和包浆,年头不算短了,应该是明末清初的物件。选材和雕工都不错,有点官造的意思,可惜我想不到相关的记载,有可能是孤品。”

石当有些奇怪,按理说这种话混古董行的人不应该说,太绝对了。而且何仁还是个老板,他这不是帮着大姐提价吗?

何仁自然知道这个规矩,只是他觉得大姐人还不错,又是老乡,孤品也无所谓,并不是所有孤品都值钱。

这种找不到制作者,又不好编故事的物件,孤品也不太贵。

果然,大姐一挥手,“老弟也看不出来?那孤品也没什么意义嘛。这玩意你要吗?十万你拿走。”

何仁点点头,给大姐转了二十五万,把两个秤盒一起拿下。大姐很高兴,这一会儿的工夫就卖了三十多万,顶她平时好几个月的收入了,她随手拿起几个造型各异的小秤,塞给几人。

“这些算大姐送给你们的,拿着吧。”

众人都看向何仁,何仁微微点头,大姐出手还挺大方,大多是民国的,几百块钱的东西。

给张诺的最好,别看只是一个秤盒,里面并没有秤,但是材料是紫檀的,值个两三千块钱。

“快把你脸上的面具摘下来,你肯定不是何仁。”

“快说,你把何仁藏到哪里去了?”

“难得看主播没忽悠人,飞哥,去试试,可能主播真被人绑架了。”

何仁和刘飞哭笑不得,尤其是何仁,自己不坑人就不正常了?地摊又不是非要捡漏,那些来上货的老板,不也是准备赚差价吗?到他这就不行了是吧?

所以何仁觉得委屈,“我真是个好人……”

结果一开口,就被宝友怼回去了。

“以前你没得选是吧?”

“啊对对对,真希望那些被你捡漏的老板不会骂你。”

何仁感觉鼻子一痒,疯狂咳嗽起来。

宝友们更来劲了,“看吧,灵验了!”

何仁无奈了,他的宗旨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大姐对他热情,没忽悠他,他就给个市场价。之前的老板想要忽悠他,他就捡漏,很公平嘛。

好在裴雪帮何仁缓解了尴尬,“诶?那是卖伞的吗?纸伞?”

宝友们立刻就被带偏了,“纸伞?日本的?”

何仁立刻就不高兴了,“日本的纸伞也是从我们这里学去的,我们的制伞工艺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发明者是鲁班的老婆云氏。鲁班作为木匠,经常要野外作业,如果遇到下雨,就会被淋湿,他的妻子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又蒙上兽皮,给鲁班遮雨。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这就是最早的雨伞。”

“后来纸被发明出来,就出现了油纸伞,文人墨客还会在伞面上写字画画,然后再刷上桐油。唐朝的时候,油纸伞传到了日本和朝鲜,最早名字就叫‘唐伞’。”

“十九世纪的时候,英国人根据中国油纸伞的开合原理,发明了现在我们用的伞,所以也叫洋伞,跟洋人、洋火、洋枪一个道理。”

“值不值钱……真不太好说,十九世纪的欧洲绅士伞和淑女伞如果品相保存得好,一两万还是值的。至于油纸伞,这种东西不太好保存下来,只看年份不太靠谱,还是要看上面的图案,如果是名家所作……”

何仁摇了摇头,油纸伞上虽然会有各种图案,甚至是国画,但是有名的书画家通常不会直接在伞面上挥毫,人家都去写扇面了……

不过眼前这个摊位倒是吸引了何仁的注意力,因为摊主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身材干瘦,皮肤黝黑,手指上都是老茧。

老者没像其他老板一样招揽生意,而是全神贯注地摆弄着几根竹子,看样子是正在制作一把油纸伞。

这样的匠人属实不太多了,值得宣传一下。何仁立刻就招呼刘飞走了过去,把镜头对准了老者的双手。

老者头都没抬,满是老茧的双手特别灵动,手指翻飞,很快就把一张已经晒好的伞面糊了上去,伞面上还画着一大捧红梅,给大伙都看傻了。

不少宝友问何仁,这就是油纸伞?

何仁微笑点头,“这就是传承千年的秦风汉月,还没有制作完成呢,一把正经的油纸伞,至少要七十二道工艺,秦风汉月需要八十一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仁此话一出,老者终于抬头了,目光灼灼地看着何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