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344章 何氏兄弟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第344章 何氏兄弟

作者:东北溜达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5:35 来源:书海阁

饶是何仁被雷劈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他也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何朝春是谁。

他是嘉靖年间着名雕刻家,不过相比之下,他的哥哥何朝宗更出名一些。

之前介绍过,何朝宗有瓷圣之称,也被誉为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

何朝宗非常爱惜羽毛,没有把握,决不轻易烧制,再加上他所在的年代,正是欧洲贵族抢购德化白瓷的巅峰期,他的很多作品都流落海外,根本找不到了。

所以何朝宗的传世作品极少,仅有的一些作品以达摩、观音、罗汉等佛教人物居多。

何朝宗的瓷塑,吸收了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再结合瓷土特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

“何派”的另外一个大师,就是何朝宗的胞弟何朝春。

跟自己的哥哥一样,何朝春也不轻易烧制作品,传世作品甚至比哥哥还少。

而且何朝春的作品有一个特征,他的款识非常特别,一个人名款,居然是用两种字体组合而成。

“何朝”两个字是篆书,“春”为草书,何仁也是通过这一点才想起了这个人。

而何仁手里这尊佛像背面“何朝春”的人名款都是篆书,这就有问题了。

“小伙子,你眼力真好,这是我们德化瓷圣何朝宗弟弟何朝春的作品,他也是何派大师,雕工绝对没得说。”

何仁还在那思考呢,大姐已经开始推销了,滔滔不绝地讲述何氏兄弟二人的丰功伟绩,听得众人是啧啧称奇。

“大姐,等会儿,这个款识……”

“你说说篆书和草书的事儿吧?”大姐仿佛早有准备,“谁跟你说何朝春只有一种人名款了?我跟你说,他的早期作品,都是这种全篆书的款识。”

何仁乐了,知道这一点无法说服大姐,没关系,他还找到了其他漏洞。

“大姐,何朝春是何朝宗的弟弟没错吧?”

“没错,是胞弟,一奶同胞!我觉得这雕刻的技术都是遗传的,不然为什么两人都是大师?”

何仁差点笑出声,大姐这就是扯淡了,何氏兄弟的先祖是何昆源,祖籍赣省,是当兵的,还是个班长。

洪武七年,何昆源被调到泉州,十年以后又被调到德化屯军,这才落了户,跟雕刻没什么关系……

不过何仁也没点破,而是说道,“我没记错的话,何朝宗是德化瓷圣吧?”

大姐眉开眼笑,还以为何仁被她说服了,“对对对。哥哥是瓷圣,弟弟的手艺肯定也差不了。”

“那是,那是。”何仁附和了两句,话锋一转,“可是我记得何朝宗是1522年出生,那年是嘉靖元年。”

“没错,还得是你们年轻人,历史学得就是好。”

“既然如此,何朝春应该也是嘉靖元年以后生人吧?”

“对……”

“但是这尊佛像还有一个篆书‘宣德’款,宣德一朝一共十年,就算是宣德十年,那也才1435年。大姐,何朝春是穿越了将近一百年,烧制的这尊佛像?”

“这……”

大姐无语了,她还真没发现这个漏洞。现在经何仁这么一提醒,她又拿手机查了半天,才闭了嘴。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一冉的父亲捅了捅何仁,小声问道,“雕工这么好,是赝品?”

何仁轻咳了一声,“大姐,这尊佛像,您也是收来的吧?”

“啊?啊!对!”

大姐这时候才回过神来,何仁继续问道,“你收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一万……”

此话一出,大姐都有点不好意思,一万块钱,能收到何朝春的作品吗?恐怕连民国何朝春款的都收不到。

何仁却是微微一笑,给一冉的父亲使了个眼色,“叔叔,雕工不错,我觉得可以买下来。”

“嗯?”

老爷子和大姐都是一怔,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展开。

大姐是个天生做生意的材料,立刻改口,“虽然不是何朝春的,不过雕工真的不错,这样,大哥,我给您打八折,您看怎么样?”

老爷子知道何仁不会无的放矢,大姐人又不错,他也不差这两千块钱,还是付了一万。

大姐感动坏了,拉着老爷子的手就不放松,差点给他整红温了……

老爷子拿着白瓷观音像,逃也似的离开了,走出一百多米还心有余悸,这要是让熟人看到,晚节不保啊……

何仁见状,就提议在路边休息一会儿,老爷子自然没有拒绝,正好他也有话要问何仁。

“小何,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何仁微微一笑,“叔叔,这还真是何朝春的作品。”

“啊?”

众人皆是一惊,一冉脱口而出,“你刚才是在忽悠大姐?”

见众人向自己投来鄙视的眼神,何仁连忙摆手,“我真没忽悠,说的都是真的。”

这下大家又迷糊了,“那你怎么一会儿说是赝品,一会儿又说是真品?这还不是忽悠人?”

“我可从来没说过是赝品,别瞎说啊。”何仁连忙撇清自己,“我只是提出疑问,赝品这两个字……叔叔,我记得是你说的吧?”

“啊?”

老爷子真没想到何仁还倒打一耙,气得就要起身踹他……

一冉拉住自己的父亲,白了何仁一眼,“别卖关子了,赶紧说,怎么回事?”

“咳咳……”何仁咳嗽了两声,才说道,“这种雕工一看就是大师工,完全符合何派的技法,再看包浆,也是嘉靖年间的东西,时间和技法都对得上,应该可以确认是何朝春的作品无疑。”

“为什么不能是何朝宗的?”

“何朝宗的作品通常比较大,这尊佛像还不到二十公分高,可以确定不是他的,更像他弟弟的。”

“那这个宣德款是怎么回事?”

何仁开始装逼了,“叔叔,就算是大师,也有一个过程,很少有一出生就是大师的匠人。”

“何氏兄弟也不例外。很多大师,在创作初期,会选择模仿……”

“你是说,这尊佛像是何朝宗模仿宣德年间的佛像烧制出来的?”

“没错。”何仁打了个响指,“永宣造像的价值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而且大姐说的没错,何朝春确实用过全篆书的人名款,比如在他年轻的时候。”

“啊!”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这尊佛像应该是何朝春早期的仿古之作,那时他还没有设计出后来比较特别的人名款,又加上了年代款,这才让何仁捡了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