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392章 仿品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第392章 仿品

作者:东北溜达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5:35 来源:书海阁

众人皆是一惊。

宋理宗这人大伙都知道,而且印象很深,他就是那个死后被人盗墓,脑袋让人家割下来当碗的皇帝……

宋理宗的历史评价毁誉参半。

早年间,他只是一个流落在外的皇亲国戚,然后被权臣史弥远相中,做了傀儡皇帝。

前半生不愁吃穿,但是没什么权利,一直装孙子。

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摄政,倒是殚精竭虑了一段时间,后人评价这段时间的宋理宗堪比宋仁宗,尽管没什么太突出的政绩,但他重用贤才,严于律己,开创了一个繁荣盛世。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晚年,宋理宗又开始犯糊涂了,主要是沉迷美色,导致声望全无,南宋也开始衰败。

元朝时期,一个叫杨琏真迦的僧人在宰相桑哥的授意下,开始盗墓敛财。

首当其冲的就是宋代皇陵,宋理宗就遭了殃。

他的尸身被水银浸泡,保存得比较完整,然后杨琏真迦就把他曝尸荒野,用头骨做成骨碗。

这在藏传佛教中是一种很厉害的法器……

后来杨琏真迦将骨碗献给了元朝的统治者,宋理宗的头盖骨也就一直被当作一件奇珍异宝藏在元朝皇宫中,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攻占了大都以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朱元璋还行,将宋理宗的头盖骨风光大葬,算是让他入土为安了。

这些和鉴定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宋理宗的名讳。

宋理宗叫赵昀,初名赵与莒,后改名赵贵诚,是宋朝第十四位皇帝,也是南宋第五位皇帝。

重点就在这个赵贵诚上,避讳的就是这个“诚”字。

所以说,至少这本书,肯定不是北宋时期的《新唐书》初版,那个时候,宋理宗还没出生呢。

杜潇文此刻的感觉有些复杂,一方面他很高兴,困扰他这么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肯定是高兴的。

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些失望,他是古玩协会会长,也是收藏家,自然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件国宝了,可惜,何仁找到的这个证据可以说是无法反驳,一票否决的那种。

最早这本书也是宋理宗时期的刻本,可惜了……

当然,杜潇文也对何仁刮目相看,他之前找的专家学者不计其数,大家都在从字体、纸张、版式、风格等处分析,没有人想到缺笔这个破绽。

何仁如此年轻,就有如此眼力,绝对可以大力栽培。

薛秘书长则是很惊喜,南宋的刻本也很珍贵,也是一个新发现,小日子那里藏的南宋残本可不是浙本!

可惜的就是太少了,只有一卷,要是再多一些,绝对是一个巨大发现。

“恭喜主席,又添一宝。”

何仁嘴角抽动了几下,想了想,还是张嘴说道,“杜老,薛秘书长,我觉得这好像不是南宋的刻本……”

“什么?”

尽管何仁用词已经很谨慎了,杜潇文和薛秘书长也是吓了一跳,“南宋的也不是?是其他朝代的仿品?哪个朝代?”

何仁两手一摊,“我也不清楚,我只是感觉不是南宋的。”

“感觉?”薛秘书长差点就要跳脚了,“感觉可做不得准!”

杜潇文毕竟更沉稳,他抬手示意薛秘书长先别激动,轻声道,“小何,你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你看出什么了?”

“也不是看出了什么,我觉得这本书上面的字,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嗯?”

又是一个杜潇文从来没有设想过的道路,“你继续说,具体点。”

何仁把书翻开,“杜老,您看,字体确实是欧体字,一开始写得也不错,但看最后几页,笔力上要差了不少,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啊?”

薛秘书长也算是有见识了,可是他来回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太大区别,还从专业角度来看,这可是书法,何仁也能算是专业人士?

何仁似乎看穿了薛秘书长的心思,微微一笑,“我比较擅长行书和草书,楷书一般,但书法都是相通的……”

“这样,我展示一下。”

何仁见房间里就有现成的笔墨纸砚,也是康熙的东西,一看就是装饰用的,杜潇文平时肯定不用。

但是无所谓,装逼……不对,展示嘛,差不多就行了。

片刻之间,何仁开笔、研墨、提笔的动作一气呵成,给薛秘书长都看傻了,这家伙好像还真会写字!

几秒钟之后,薛秘书长脸就红了,何仁哪是会写字,人家是太会写字了!

何仁也没写太复杂的,只是分别用行书和草书写了“新唐书”和“太宗嘉其诚信”几个字。

杜潇文双眼放光,“小何,你这行书,真不比老文逊色。”

薛秘书长人都傻了,他已经尽可能高估了何仁,可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老文是谁?能让杜潇文叫老文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书法协会的会长文华!

何仁的行书堪比文华?

太魔幻了吧?

何仁则是通体舒畅,没有什么比在老前辈面前装逼还爽了……

杜潇文欣赏了半天,才开口道,“小何,一会儿你一定要给我写一幅字……”

何仁傻了,“杜老,还是先说这本书吧。”

“你说,你尽管说。”

“主要是后几页。你们仔细看,尤其是‘考其推心恻物,其可谓仁矣!自高宗、武后以来,毒流邦家,唐祚绝而复续’这一句,里面好几个字的笔意都是断开的,还有描笔的痕迹。”

薛秘书长看得是一头雾水,杜潇文则是连连点头。

确实如此,比如“邦”这个字,耳刀的部分明显笔迹过厚,有描过一次的痕迹。

何仁继续解释道,“一般来说,写刻本模具的人,就算不是着名书法家,笔力也不会差。是绝对不可能出现一个字写到一半,发现不对,又描了一笔的情况。如果写错了,肯定是整版废弃不要,重新写过。”

这倒是真的,其实也没有那么麻烦,宋刻本的字体和间距都比较大,一页书上没几个字,就算废了一版也不会耽误多长时间。

如此重要的史书,肯定不会敷衍了事,何仁说得很有道理。

“小何,那你觉得这是什么朝代仿的?”

“杜老,这个我真不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