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481章 杂志和佛经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第481章 杂志和佛经

作者:东北溜达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5:35 来源:书海阁

大家生气也属于正常,带清在有些方面确实不太当人。

尤其是泯灭技术这一块,很多技术都是在带清消失的。

比如刚才提到的纺织,蜀锦原来有一千多种图案,被带清屠杀了一遍以后,只剩下了一种……

明朝已经领先世界的火器,神机营比欧洲火枪兵早了一百年,到了带清也没继续发展。

还有什么油井、火爆采矿、预防天花、水雷……几乎都是在带清停滞或者消失了,让人扼腕叹息。

不过这个话题何仁没有多聊,聊不通,也没法聊,还容易让弹幕吵架,没必要……

老板此时递过来一个马扎,满脸笑意,“兄弟,你眼力真不错,再找找有没有看得过去的东西。”

何仁乐了,这个老板倒是挺有意思,和一般的地摊老板不太一样,就算被人捡了漏,也没有气急败坏……

这其实挺难得了,很多老板都是见不得人好。

何仁很干脆地接过马扎坐了下来,一冉的父亲立刻就挤了过来,这是他最喜欢的环节!

刘飞和王姐安排的摄影师就犯难了,何仁刚才的表现被围观群众看在眼里,他们也挤了过来,想要继续看热闹,两个摄影师反而拍不到画面了……

老板见状嘴都要笑歪了,这就代表着人气啊!连忙招手让刘飞和摄影师过来,“你们两个上我这来拍,拍得清楚……”

没等老板安排好刘飞和摄影师的站位呢,张诺已经挑了一本八开的杂志了,何仁一看就乐了,主动帮张诺问价,“老板,这本《美术生活》什么价?”

老板没想到何仁这么快就有目标了,嘿嘿一笑,“兄弟好眼光,这可是建国前的杂志。”

一冉的父亲很好奇,结果杂志看了又看,“《新青年》《小说月报》这些我都知道,《美术生活》?也是建国前的杂志?”

何仁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老板,老板自然知道何仁是什么意思,“这样,我们也算是有缘,五百您看如何?”

何仁把杂志递给张诺,“给钱吧。”

张诺哪还有犹豫的理由?直接扫码付款一气呵成,一冉的父亲看向何仁,“现在可以说了吧?”

“确实是建国前的杂志,上海美术生活杂志社出版发行的,只不过发行时间比较短,创刊号是1934年4月发的,1937年8月停刊,前后还不到三年半,一共发行了41期,您不知道也正常。”

“怪不得呢。”老爷子点点头,“可惜不是创刊号。”

“一点都不可惜,这本反而贵一点。”

“嗯?”

一冉的父亲和老板脸上的笑容都凝滞了,在他们的印象中,一般杂志也就创刊号和有名人签名的比较值钱,怎么不是创刊号,反而还更贵了呢?

“兄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仁笑道,“老板,你应该没看过这本杂志吧?”

老板面露尴尬,何仁已经懂了,“这本是第32期,四川专号,里面有张大千兄弟的作品、照片和介绍。”

“蛤?”

何仁随手翻了翻,把杂志一翻转,“你们看,这是《大风堂——门墨妙》属于介绍部分,这是张大千和他二哥张善子合作的《春骢图》巨幅,前面站着的那个人就是张善子。”

“张善子也是画家?”

何仁点点头,“大风堂画派就是张善子和张大千一起创立的,当时两人在上海西门路西城里住,有缘收藏了一幅明朝画家张大风的《诸葛武侯出师图》。”

“两人非常喜欢这幅画,也非常崇拜张大风,因为大家都姓张,所以兄弟二人便将西城里的厅堂取名为大风堂,然后就有了大风堂画派。”

众人都是一惊,“照片里就是传说中的大风堂?”

何仁摆摆手,“不是,照片是在北京拍的,那时候张大千在北京住,还买了一套四合院……”

老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那为什么叫四川专号?”

何仁一拍脑门儿,“因为张大千是四川人啊……”

“呃……”

老板觉得自己今天好像有点走背字,怎么能问出这么蠢的问题?

还是张诺帮老板解了围,“值钱吗?”

何仁想了想,“大几千还是值的,毕竟有张善子的照片嘛,其实后面还有张善子夫人杨浣青和子女一起画的《岁朝清品图》和曾友贞的《耄耋图》,算是很有收藏价值了。”

老板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就多看两眼了……

其实多看两眼也没什么用,他也认不出张善子,他根本就不喜欢绘画,就算看见了,估计也就翻过去了。

而且杂志这玩意属于小众收藏里的小众,通常都是一套放在一起才能值点钱,谁知道单独一本也能卖好几千?

其实何仁也不知道这本《美术生活》的价格,不过鉴宝眼知道……

但何仁还是提醒了一下张诺,“这种杂志属于小众收藏,回头你就放店里,价格差不多就可以出手,别想着卖最高价。”

张诺翻了个白眼,“还用你说?”

何仁耸了耸肩,算是自讨了个没趣……

老板现在已经把何仁当成神人了,从他屁股底下的箱子里拿出一个锦盒,“兄弟,帮忙雅鉴一下。”

何仁差点笑出声,这老板,还挺能整词儿。

没等何仁上手呢,一冉已经先上手了,因为里面是一本佛经。

大家都知道,一冉的母亲信佛,所以她对这些东西非常上心,真是个孝顺孩子……

只不过一冉一拿在手里,就觉得有些奇怪,“这本佛经……怎么这么像奏折呢?”

何仁乐了,“你还真没说错,这种叫经折,有些人喜欢用这样的本子记事或者记账,用起来比较方便。”

“也有用来抄佛经的,不过要讲究一些,首先用纸就不一般,这是瓷青纸,也叫绀纸或者碧纸,上面是用靛蓝染的,颜色正,也厚实……”

“瓷青纸?里面加瓷粉了?”

何仁连连摆手,“和瓷器没什么关系,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颜色正,比较像宣德青花,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这种纸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不过作为经纸的话,还要在表面经砑光加蜡,再用泥金字写才行。”

老板此时已经对何仁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兄弟,你给我估个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