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546章 信封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第546章 信封

作者:东北溜达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5:35 来源:书海阁

何仁此话一出,别说魏瑞祥激动了,连徐青杰和张诺几人都激动了。

价值三千万的信?什么信能值三千万?

其实何仁也有些意外,他之前捡漏的倪瓒手札也才卖了两千多万,他是万万没想到……

魏瑞祥一把握住了何仁的手,“何老弟,你能不能说明白点?”

何仁见魏瑞祥“活了”过来,哈哈一笑,“魏哥,你先告诉我这封信是从哪来的?”

魏瑞祥回头一看,满脸迷茫。

何仁一怔,然后才指了指墙角的纸箱子,“我是从那里面翻出来的。”

“那里……”魏瑞祥思索了半天,一拍大腿,“这是我上个月从马三那里串回来的货……”

“马三?”

众人都是面面相觑,何仁问道,“就是卖给你《岱庙图》的马三?”

“是啊,怎么了?”

何仁乐了,这真是善恶到头终有报,“魏哥,那就不需要客气了,他用一幅赝品《岱庙图》骗了你两千万,反手送给你一封三千万的手札,也算是扯平了。”

魏瑞祥还在那懵逼呢,“何老弟,这封信……真值这么多钱?”

何仁嘿嘿笑道,“这可是赵孟頫的手札,你说值不值钱?”

“赵孟頫……”

魏瑞祥接过信封猛看,其他人则是愣住了,尤其是徐青杰,他小声问张诺,“赵孟頫是谁?”

何仁惊了,“赵孟頫你都不认识?”

徐青杰麻了,他小声问张诺,就是不想被何仁嘲讽,谁知道何仁的耳力还挺好的……

徐青杰破罐破摔了,“不认识怎么了?他到底是干嘛的?书法家?”

“嗯……”何仁挠挠头,“你也可以这么理解,赵孟頫是宋末元初着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主要是书法,他精于正书、行书和小楷,被人称为‘赵体’。”

“啊!靠!”徐青杰捶胸顿足,“原来是他?”

“你认识了?”

“认识了,不就是楷书四大家吗?”

徐青杰倒是没说错,赵孟頫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只是何仁有些搞不懂,“你这不是都知道吗?”

徐青杰有些不好意思,“我一直以为这人叫赵孟迪来着,谁知道叫什么赵孟頫(fǔ)……”

何仁傻了……

就在何仁和徐青杰扯淡的时候,魏瑞祥也看完了信封,他苦笑道,“何老弟,你不是在安慰我吧?信封上的字迹确实有赵孟頫的风骨,可我敢确定,这不是赵孟頫的真迹!”

何仁还没来得及解释,徐青杰又开始好奇了,“对,信封!你刚才说赵孟頫是南宋的人吧?那时候就有信封了?”

“信封可是很早就有了,传说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陶土信封。”

“什么玩意?”

众人都是一惊,只有魏瑞祥急得不行,都什么时候了,何仁还在说信封?

何仁看了魏瑞祥一眼,“魏哥,你先别着急,就算着急,你也不可能找到马三了……”

魏瑞祥一怔,还真是这么回事,他现在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何仁身上,人家要装逼,他有什么资格不让何仁装?

魏瑞祥闭嘴了,何仁继续解释道,“传说那时候的人会把信刻在黏土上,然后放在陶器内密封。收到信的人,要将陶器打碎,才能看到信,这就是最早的信封。”

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也叫信封?

何仁乐了,“到了秦汉时期,信封变成了木制的,一般来说会用两块鲤鱼形的木板,将文书或者信函夹在里面。木板上还会刻三道线槽,方便用绳子绑上。然后还会封上黏土、加盖印章,防止私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里面就有一句,叫‘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意思就是有客人从远方来,给他留了一对鲤鱼形的木板,打开以后,发现里面有一封信。”

徐青杰人都傻了,“你别忽悠我啊,你自己都说了烹鲤鱼,怎么就信封了?”

何仁乐了,“让你多看书,你不还听。这叫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拆开信封的意思……”

徐青杰无语了,不过他哪能轻易认输?拿手机查了半天,才反驳道,“不对吧,我看网上写了,信封是一个英国人在1820年发明的,这人发现很多女士喜欢写信但又怕人偷看。于是灵机一动设计了信封,还被英国当局采纳了。”

何仁满脸不屑,“我们清代的信封就和现代用的差不多了,这帮大老外就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也不怪他们,他们以前为了保密,直接在奴隶头上写信,想不到信封也很正常。”

众人一阵恶寒,往头皮上写字?那不是杀人吗?

何仁摆摆手,“不是杀人,是真的在奴隶头上写字。一般是先把奴隶的头发剃光,把内容写上去,等奴隶的头发长出来后,就把奴隶‘寄’出去,收信人再把奴隶的头发剃掉,就可以看信了。”

众人面面相觑,还能这么操作?这要是秃头,连信封都当不了了?魏瑞祥终于忍不住了,“何老弟,这个信封应该是清代的吧?”

何仁装得差不多了,这才点点头,“是清代的啊。”

“那你为什么说是赵孟頫的信?”

“信是赵孟頫写的,信封不是。”

“蛤?”

魏瑞祥人都傻了,连忙想将信封里的信拿出来,结果却什么都没看到。

何仁一拍脑门儿,把桌子上的信递了过来,“魏哥,信刚才我就拿出来了,你没看吗?”

魏瑞祥一阵无语,他这是关心则乱,连何仁什么时候把信拿出去的都忘了……

魏瑞祥在那小心翼翼地看信,张诺问道,“既然是赵孟頫的手札,为什么要放在一个清代的信封里?”

何仁两手一摊,“可能是清代有个人无意间得到了赵孟頫的手札,怕别人觊觎,就自己写了个信封装起来了呗。这个人笔力还可以,有赵孟頫的几分神韵,也有可能是把自己比作赵孟頫了,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不过魏哥还是要谢谢人家,要不是这人将赵孟頫的手札放在普通的信封里,也轮不到魏哥捡漏。”

魏瑞祥现在非常激动,他对书画也有几分研究,凭他的眼力,他是一点破绽都没找出来。

不过现在魏瑞祥已经有点杯弓蛇影的意思了,《岱庙图》他也没看出破绽。

“何老弟,这真是赵孟頫的真迹?”

何仁一拍脑门儿,“如假包换,这个宗源还是赵孟頫的亲家呢,通几封信,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