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600章 米芾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第600章 米芾

作者:东北溜达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0 09:40:47 来源:书海阁

大家虽然疑惑,但没有人说话,都在等何仁解释。

“这要从《蜀素帖》的来历说起。”何仁梳理了一下思路,才开口道,“蜀素指的是蜀省生产的白色生绢,在宋代比较有名,所以《蜀素帖》的意思就是写在蜀素上面的字帖……”

“类似的还有吴地的笺纸,也叫吴笺。陆游在《草书歌》里写过,‘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

“相传邵氏……应该是邵伯温,他有一卷上好的蜀素,上面还带乌丝栏的,他的祖父一直想找一个书法大家留下墨宝,当成传家宝用。结果传了三代,找了不少名家,却没有一个人敢写。真是一绢传三代,人走绢还在。直到邵伯温找到米芾的时候,才有了着落……”

“等会儿……”张诺打断了何仁,“邵伯温是谁?乌丝栏又是什么?”

“邵伯温是理学家邵雍的儿子,既是思想家、哲学家,也是当官的,算是名门之后吧。乌丝栏就是纸上面画出来的格子,怕别人写字的时候写歪了。”

“绢布上面也有?”

“有啊,只不过不是用墨画的,而是用一种非常细的黑线绣的,所以才会传了三代。”

几人都听愣了,古人也太讲究了吧?

不过张诺还是发现了盲点,“不对啊,这上面没有那个什么乌丝栏啊?”

何仁两手一摊,“所以我才说是米芾后来重新写的,带乌丝栏的蜀素不算太常见。”

唐僧插言道,“就是因为这个才没有人愿意在上面留下墨宝?”

何仁点点头,又摇摇头,“邵伯温的蜀素珍贵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是他家传的蜀素并没有那么好。”

“啊?”

大家都听懵了,何仁不是刚刚说过是上好的蜀素,又传了三代吗?怎么又没那么好了?

“就是因为传了三代,所以才不好了。蜀素这种丝绸织品本来就纹理粗糙,滞涩难写,不易受墨,又传了近百年,就更难写了,所以说越是爱惜自己羽毛的人,越不会接这种活,怕丢手艺。”

“米芾难道不怕丢手艺吗?”

“他还真不怕。”何仁乐了,“米芾有一个绰号叫‘米颠’,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块奇石,别人都以为是神仙的石头,不敢动。米芾不管这个,直接把石头拿回家,放在供桌上祭拜、赏玩。然后被人捅了出去,米芾还因为有失体统被罢了官。他也不在意,继续在家玩石头,算是开创了玩石头的先河。”

“还有一次,宋徽宗让米芾写字,写完之后,米芾把宋徽宗的砚台揣进怀里,装傻充愣,非说他用过就是他的了,让皇上赏赐给他。宋徽宗觉得有趣,也就应允了,这要换一个脾气暴躁的皇上,把米芾当场砍了都有可能。”

“这么一个连官位和命都不在乎的人,他还怕丢了手艺吗?”

“嘶~”

众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他们只知道米芾字写得好,可没想到人这么抽象……

唐僧问道,“然后呢?米芾就写了《蜀素帖》?”

何仁点点头,“米芾一蹴而就,将自己所作的八首诗写了上去,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邵伯温非常满意,当即就把这幅《蜀素帖》当成了传家宝。”

“后来这幅字到了董其昌手里,他在上面写了两句题跋,‘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这下大家更听不懂了,唐僧问道,“既然评价这么高,那你刚才为什么还说米芾对这幅字不满意?”

何仁打开手机,找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蜀素帖》图片,指着上面的字说道,“你们看这幅《蜀素帖》,里面用了很多枯笔和刷笔的技巧,这不是米芾想用,而是因为蜀素的年头太长导致他不得不用这些技巧。”

在何仁的指点下,众人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有不少字的笔画都有略微不同,眼前这幅字确实看起来更流畅一些……

“就这么简单?”

“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何仁摆摆手,“我刚才说了,米芾写《蜀素帖》的时候是三十八岁,正是他书法风格转变期。”

“风格转变期?”

“没错。”何仁打了个响指,“就是在这一年,米芾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连续写了《苕溪帖》《殷令名书头陀寺碑》和《蜀素帖》三幅佳作,但三幅作品的风格都不一样……”

说到这里,何仁还把另外两幅作品的照片都找了出来,试图让大家听明白他在说什么。

但收效甚微。

在场的几人都不擅长书画,根本看不出来什么风格,在他们看来,都差不多……

何仁叹了口气,“直到五十岁以后,米芾的风格才趋于稳定,达到了‘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以为主’的境界。”

众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他们是真听不太懂何仁在说什么。

还是张诺缓解了大家的尴尬,“你的意思是,米芾当初给邵伯温写了一幅《蜀素帖》,然后不太满意,等到自己风格稳定之后,重新写了一幅?”

“对。我推测就是这样。”

“证据呢?”

“米芾的字就是证据。”何仁越来越自信了,“只要是见过米芾书法的专家,都能看出来,这就是米芾晚年的风格。而且《蜀素帖》又是他写过的东西,再写一幅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然是这样,这幅字为什么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米芾毕竟已经给邵伯温写过《蜀素帖》了,而且人家都当成传家宝了,米芾再拿出来一幅也不太好,所以就自己收藏了呗。”

唐僧一惊,“你的意思是这个黄杨木的书格是米芾后人的?”

何仁两手一摊,“有可能,但是这个就真没有证据了,推测都没办法推测……”

众人都沉默了,张诺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定很值钱吧?”

何仁点点头,“我觉得比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一幅要好,毕竟上面没有乱七八糟的钤印。但是这种作品不能用钱来衡量,我觉得是无价之宝……”

何仁也激动起来,米芾的《蜀素帖》,这妥妥的国宝啊,他回去又能抽奖了……

就在何仁激动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刚一接通,就听见刘飞焦急的声音,“仁哥,不好了,刚哥被人碰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