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656章 玉版十三行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第656章 玉版十三行

作者:东北溜达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10 09:54:51 来源:书海阁

不只是何仁傻了,张诺也傻了。

“王羲之的《平安帖》?不是说没有王羲之的真迹留下来吗?”

“也不能这么说。”何仁此时已经恢复正常了,“其实有很多好东西藏在有钱人手里,外人难得一见……”

张诺立刻说道,“不考虑这些,你就说王羲之有没有真迹留下来吧。”

“那还真没有……”

“没有真迹?”徐青杰一怔,“那幅《平安帖》可是李叔十五年前花了一亿买下来的,不是真迹?”

何仁叹了口气,“真没有王羲之的真迹留下来,其实北宋的时候,就没有几件真迹了。米芾曾经获得过一幅《王略帖》,传说是王羲之的真迹,不过现在也不知所踪了。”

“传世的王羲之书法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后人勾摹的墨本,另一类是石刻或者木刻的碑帖。”

徐青杰还是那句话,“一亿诶,不是真迹?”

何仁都无语了,“都告诉你不是真迹了,真迹别说一亿了,十亿都下不来,那可是书圣!”

徐青杰张了张嘴,发现自己也没理由反驳,只好说道,“王羲之这个先不谈,曾巩的《局事帖》怎么说?有可能是真迹吗?”

何仁两手一摊,“是八年前在嘉德拍的?”

徐青杰点点头,“应该是,我记得当初李叔好像花了两个亿。”

何仁叹了口气,“那就不用说了,肯定是真迹,好多专家都鉴定过的,应该有证书。”

张诺傻了,她知道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应该不算是知名书法家吧?一幅字能卖两个亿?

何仁解释道,“《局事帖》是曾巩唯一一幅传世的墨宝,价格高一点也无可厚非。”

张诺闭嘴了,孤品价值高,这种事就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

徐青杰则是严肃中带着一丝兴奋,显然他准备拿下。

何仁也懒得和他抢,就像张诺说的一样,曾巩的书法确实不错,但不算顶尖,何仁不想因为贵而收藏。

张诺问道,“那乾隆的《玉版十三行》呢?总不会太值钱了吧?”

何仁点点头,“这可不好说,主要看是哪个版本。”

张诺傻了,“乾隆的字,还分版本?”

何仁摆摆手,“《玉版十三行》和乾隆没啥关系,是《洛神赋》,王献之写的。”

“啊?王羲之的儿子?”

“对。”何仁点点头,“《洛神赋十三行》是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画隽秀挺拔,结字萧散逸岩。王献之也不止一次写过这幅字,能够确定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东晋时期的麻笺本,这是王献之自己写的。还有一个是唐代的硬黄本,上面有柳公权的题跋,业内比较统一的意见是柳公权的临本。”

“《洛神赋十三行》?你刚才不是说什么《玉版十三行》吗?”

“这两个版本到了宋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南宋宰相贾似道无意间得到了麻笺本的前九行,后来又寻到了另外四行,凑成了一套。后来贾似道发现不好保存,便命人刻在一块上好的碧玉上面,所以人称《玉版十三行》。”

张诺奇道,“后来就到了乾隆手里?”

“差不多吧,不过也挺曲折的。”何仁挠挠头,“《玉版十三行》后来也没了,明朝万历年间,在西湖葛岭贾似道的半闲堂旧址出土。康熙年间,这块碧玉进了内务府,乾隆肯定也把玩过。再后来就是八国联军入京,这块碧玉流入民间,现在藏在首都博物馆。”

“嗯?”

这下徐青杰也觉得不对劲了,“藏在博物馆?那李叔家那块是假的?”

何仁摆摆手,“其实内务府还有一块白玉版的《玉版十三行》,品相不如碧玉版。”

徐青杰眉头皱得很深,“不对,李叔的《玉版十三行》我看过,不是白玉,就是碧玉。”

何仁笑道,“白玉版其实也没了,嘉庆三年,乾清宫大火,白玉版的一起烧了。”

徐青杰都无语了,合着何仁逗他玩呢是吧?

不过他更多的是好奇,“照你这么说,《玉版十三行》就没传下来,李叔家的那块碧玉是怎么回事?”

何仁两手一摊,“我也不清楚,如果你说是刻本,那肯定有。毕竟流传了这么多年,肯定有人拓了下来。但你要说是贾似道的碧玉和白玉版,那肯定是假的……”

很快何仁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到了李叔家里,何仁一眼就看到那块碧玉,其实根本不是什么《玉版十三行》,而是一块碧玉插屏。

插屏是一种小型的屏风,放在桌子上用的,其实就是一种装饰品。

眼前的这个插屏比较接近正方形,长和宽差不多都是三十公分,通体碧玉,玉质也非常不错。

只看这个碧玉,就值个两三百万。

内容就更不用说了,都是王献之的墨宝。

一面是王献之的《中秋帖》,另一面就是《洛神赋十三行》。

还原得非常传神,经过上石、刊刻、捶拓、字内填金这些过程,居然没有走样,属实难得。

连原本书法上的印章也一并照搬刻琢,一看就是宫廷豢养的工匠所为。

让何仁不得不吐槽的就是乾隆又开始了,王献之的《中秋帖》只有三行二十二个字,但乾隆的题跋字就多了去了。

“大内藏大令墨迹,多属唐人钩填,惟是卷真迹,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宝也。向贮御书房,今贮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识。”

只看题首这一排,就五十个字了……

后面还有“神韵独超、天姿特秀。”的评价,真是让人受不了。

让何仁稍感安慰的是背面的《玉版十三行》就没有乱七八糟的题跋了,只有几枚收藏印,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主要是字数太多了,《洛神赋》全文984字,《玉版十三行》是残品,只有250字。

正是这250字,几乎把所有面积都占据了,乾隆想写也没地方写……

何仁对这个插屏很感兴趣,虽然是刻本之后又转刻的,但也是难得一见的宝贝,值得收藏。

见何仁对这个插屏感兴趣,在一旁和徐青杰哭诉半天的李母走了过来,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小伙子,如果你喜欢,我只要一个亿。”

何仁立刻把插屏放了回去,这是把他当冤大头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