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盗墓与夺宝江湖 > 第739章 船坑

盗墓与夺宝江湖 第739章 船坑

作者:午夜的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7-23 16:18:37 来源:书海阁

好不容易爬过了天罗地网的机关,很快就走到了墓道的尽头,一块大石门挡在了前面。

这扇大门同样难不倒秦把头、黑老刘、刘老大几个开门大师,就连我们现在也已经掌握了开门的诀窍。

这一次由我和李二狗子亲自操刀,打开自来石,只用了二个小时不到,我和李二狗子就把自来石破了,七八个年轻人很快就把门打开了。

大家站在地宫的外面,现在所有人都已经没有了刚开始时候的那股热情。

秦把头和刘老大点燃了打火机,打火机的火光没有任何反应,说明地宫里面没有缺氧现象。

过了十多分钟,老疙瘩下令进入地宫。

当灯光照射进入地宫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四个巨大的建筑物摆放在地宫里面。

很快,就有人惊呼道:“这地宫里面怎么会有船啊!”

“不可能,这里又没有河道,哪里来的沉船呢!”

当我们走进去之后,来到了建筑物下面,发现地宫里面的建筑物还真的是四艘古船。

这些船大约二十米长,宽约七八米,高三米左右。船舶的底部还搁在下面的坑里面,

湖北王黑佬刘笑道:“这是船葬坑,你们北方多兵马俑葬,我们南方有船葬,我们南方在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舶,船主人希望死后依然能有好的交通工具为其服务!这么大的船舶,在长江流域的船葬中都不多见!”

把头摸了摸一艘古船,感慨道:“我在北方从业三十多年,陪葬的东西五花八门,活人,陶器,兵马俑,石雕,什么都有,可就是没有见过船葬!”

仔细研究,平面呈“凸”字形的船坑分为四个,并列放置了四条大船。大船表面看来保存良好,还没有出现腐烂的迹象,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木质材料制作而成的,竟然能够保存数千年而不腐烂。

黑老刘道:“这艘船的表层涂抹了一层防腐材料,估计有点像是桐油一样的防腐原料,所以才能保存这么久!”

我们一看,古船的表层的确涂抹了一层黑色的涂料,至今有的地方还透出亮光。

从下面看,还依稀可以看见船上篷杆上的铜帽、帷幕上的铜吊环、旌旗杆上装饰的错银铜铃等铜部件。

黑老刘道:“这么大的船舶太让人惊奇了,三国时期,长江流域的船舶制造发展到了一个鼎峰时期,船的长度能够达到二十米长,七八米宽的也屈指可数,这应该是几艘海船!”

老疙瘩道:“有可能,当时齐国有两大支柱产业,一是沿海的晒盐业,得益于北方良好的阳光和山东地区众多条件优越的晒盐海滩,齐国的盐业十分的发达,生产的盐售往中原地区,甚至还买到了北方少数民族,所以当时的齐国富有程度,甚至中原粮食产区都不及!”

“还有就是齐国的海产品,依靠浅海黄海,这里不像东南沿海海域条件那么恶劣,是古代真正能够出海的唯一地方,齐国一度通过船舶,已经和高丽等国家产生了联系,甚至进行了贸易!”老疙瘩道。

老疙瘩果然教授的头衔不是吹的,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

很快,我就找到了印证老疙瘩的话,在地宫的四壁上,出现了很多残留着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依稀可以看出大海和海岸,海岸上忙碌的人群正在装卸一袋一袋的海盐上船,然后通过河流运往内地,销往中原等众多国家。

还有大船出海捕鱼的彩画,数艘渔船在海上捕鱼,画中竟然还画有海洋中巨大的怪兽,看起来应该是鲸鱼与渔船共舞的场景。

还有一幅图画描绘了船舶到达了遥远的国都,把货物卸下来,然后装上异国货物的场景。

这些东西印证了老疙瘩猜测的正确性。

在陪葬船只附近,还挖出了一条巨大的沟,看样子是作为船只出行的河道,似乎墓主人的灵魂还可以随时乘着这些船只,顺着开挖的河道向远方航行。

在山东附近这种地理环境下,尤其是当时诸侯争霸,推崇战马的情况下,齐桓公能够认识到船舶运输对于齐国的重大作用,在墓中用大船陪葬,这在当时的北方是不多见的。

船只对这些马背上的先民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天宇,把头,要不我们到船上去看一看如何,来一次不容易!”李二狗子笑道。

把头用手敲了敲船舶,发现船舶很坚硬,没有坍塌损毁的迹象。笑道:“我们继续往前走,你和天宇、溜儿上去看看,给你们半个小时的时间,半个小时之后必须赶紧跟上大部队!”

老疙瘩也没有提什么意见,毕竟我们下墓的目的就是为了盗取货物,总不能陪着他什么好处都没有。

老疙瘩带人继续往前走,我和李二狗子,张溜儿商量着上船去看看。

我们爬上了第一艘船,古代的船十分的简单,只有船舱简单的结构,不像后代的运输船舶那么复杂。

让我们失望的是,第一艘船舶整个船舱里面装满了盐!我用手指抠了一点,放在嘴巴里面尝了尝,那味道跟现在的盐没法比,估计是当时的提炼技术不发达。

我们失望地下了第一艘船舶,爬上了第二艘。

第二艘船舶里面没有令人失望,整个船舱里面全是陶器,这些陶器都是海鱼的模型,有黄鱼、带鱼等形状的,大小不一,各式各样。

这些陶器是齐国的专用陪葬物,造型灵活多样,由于烧制前采用反复压磨的特殊工艺,烧成的花纹部分色彩明亮,令人赞叹。

李二狗子拿起一个鱼状陶器道:“很精美啊,天宇,这个值得多少钱?”

“这就要看它的出处了,这么精美的鱼状陶器,如果能够确定是齐桓公大墓里面的,那相当于后世景德镇官窑出品的瓷器,十分的稀少,甚至可以和红山文化的玉猪龙香媲美,可这个东西不能说啊!”

“你就说到底值得多少?”

“我估计碰到行家的话,每个买10个点没有问题。可一旦这个东西知道是这里出去的,那价值翻十倍都有可能!”

“呵呵,那一定要拿几个出去!”

李二狗子的包袱满满的,可他是想方设法塞了几个鱼状陶器进入了袋子。

我挑了几个小小的陶器,估计也就巴掌那么大,我的目的不是去卖,而是作为一种礼品,到时候送人。

这年头别人送补品,我直接送古董行不?

第三艘船上东西不多,里面有一些黑黑的东西,李二狗子试图拿一块起来,就发现他用尽了吃奶的劲头,那块一般大小的块状物体纹丝不动。

“天宇,这是啥玩意,怎么这么重啊,不会是金子吧!”

我猛地用力一提,才堪堪把这块黑色的物体提了起来。

“这是东海玄铁,十分的名贵,日本人伊藤家族的武士刀都是用这种玄铁打制而成,锋利无比,价值万金。可惜了,这几块玄铁要是能够弄出去,比什么古董都值钱!”

“这么值钱啊!”李二狗子摸着玄铁恋恋不舍。

我想也有点可惜,这个东西要是被田老知道了,他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弄出去,我们的特殊部分需要大量的这种材料制作武器,虽然现在已经是热武器横行的年代,但真正的高手,都有一把厉害的武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第四条船上,船舱里面摆放了很多陶人,这些陶人与中原人大不一样,男俑上下衣一体,十分宽大,身披坎肩;女俑梳着圆形发髻,身穿短裙,裙子的高度刚好可以遮住**。

这些东西就不好拿了,这要是我们一个团队平时的话,肯定要把它们搬出去,做工如此精美的少数民族人物俑,行内不缺买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