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九天问心 > 第64章 封禅台

九天问心 第64章 封禅台

作者:莫小南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42:42 来源:书海阁

大年初一,凌晨四点。泰山顶冷风嗖嗖,吹在人脸上如刀割一般。

整个碧霞祠龙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祠内众人已经早早起身。

霍正英觉得好冷,几乎用羽绒服包住了头,不断的甩动着胳膊腿来御寒。

很快人员齐整,众人在碧霞祠无尘道人的带领下直奔岱庙的封禅台而去。

泰山南麓的岱庙,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总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按照帝王宫城形制营造,城堞高筑,周辟八门,四角有楼,前殿后寝,廊庑环绕。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建造,历代多有重修,内祀“东岳泰山之神”。天贶殿采用“九五”之制及重檐庑殿顶的形式,为中国古建筑的最高规格,与北京故宫太和殿、山东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殿内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泰山神出巡与回銮的盛大场面,是现存道教壁画的上乘之作。

岱庙内碑碣林立,现存自秦汉以来的历代碑碣石刻200余通,素有“岱庙碑林”之称;

岱庙内古木参天,有古树名木200余株,其中“汉柏”“唐槐”最为着名。古代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大典时向泰山神灵供奉的祭品供器,被称为“泰山祭器”。

这些祭器种类繁多、工艺精美,其中最知名的一组器物就是泰山“镇山三宝”:沉香狮子、温凉玉圭、黄釉青花葫芦瓶。

山路不宽,队伍拖拉得很长。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步行,众人终于来到封禅台。北风呜呜的叫唤,众人的脸都被冻麻木了,好在经过一个小时的行走,身上竟然隐隐冒出一丝丝热气,连讲话时的雾气都大了很多。

封禅台足有五百平米,上面早已铺好了蒲团,众人分门派各找一块地方或落坐闭目修炼,或站起挥展拳脚,耐心等待着泰山红日从东方升起的那一刻。

六点刚过没多久,天地间依旧一片混沌,山下雾气缭绕,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这时,万籁俱寂,突然一声鸟叫,划破了这寂静。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藏在黑暗中层峦叠嶂的群山渐渐地露出它们的轮廓,像一群害羞的舞女,终于拿掉了蒙在她们头上的面纱。黎明的曙光悄然破晓,东方的天空开始泛起微红。仿佛有一把无形的画笔,在天空中挥洒出温暖的色彩。

那颜色逐渐蔓延,吞噬了黑夜的冷寂,给世界带来了希望与活力。太阳犹如一个害羞的少女,悄悄地从地平线后露出半边脸,窥视着大地。

众人禁不住向前走了几步,期待能更加接近这轮远在山脚下的红日。

红日如巨轮,缓缓的升起,不停地耀动着,仿佛要摆脱这大地的束缚。阳光终于成线,洒落下来,一道道照射在山上众人的身上,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轻拍掉归来游子身上的雪花,又像一个威严的圣人,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圣威,这圣威在一缕缕阳光的引导下,覆盖在众人的身上,侵入到毛孔里,流淌在血管内,直达内心深处。

众人只感觉到有一股暖流,缓缓从心底升起,不断游走,从躯干到四肢,从内脏和皮肤,从脚底到发梢。这份美妙让山上众人都陶醉了,都闭眼感受,如石雕一般一动不动。

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那红日也早已变成烈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人们再也无法直视它的面庞。众人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如沐春风,心田里仿佛被丢了一颗种子,等待着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生根发芽。

霍正英此刻满心的欢喜,她真切的感受到她对武功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张树森教给她的罗汉十八手有些招数她好像顿悟了一般,一些过去不懂的地方竟然通了。可惜张树森不在身旁,不然要好好跟他打上一回,让他领教领教本姑娘的厉害。霍正英这样想道。

三个小时后,众人全部在岱庙里面休息,因为下午的比武大会就会在岱庙的广场上举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