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 第121章 实习见闻三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第121章 实习见闻三

作者:子车无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43:10 来源:书海阁

不知不觉之间,韦勇已经在云潭市中医院实习两个月了,这两个月里现实的医院工作让他成长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原先对中医的理想主义色彩也渐渐淡化了许多,思想上也变得务实了起来。

韦勇犹记得自己刚踏入医院大门,穿上崭新的白大褂,走在住院部的走廊,他满怀豪情,觉得终于可以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来医治患者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然而下到科室后,在内科和门诊部跟师了两个月时间,他心中中医理想的火焰渐渐冷静,务实的思想开始抬头。和同学们一交流,大家的心理都是差不多,如果不能把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和现今医院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加以沉淀和融会贯通的话,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了是很难胜任的。

“文杰,我没想到在现实中,中医已经式微到了这种地步,哎,当初我们选择学中医是不是错了。”这天下班后,在云潭市中医院单身职工宿舍内,晚饭后,韦勇坐在下铺和躺在上铺的滕文杰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滕文杰双手交叉枕在后脑勺下面,眼睛望着天花板,情绪有些低落地回道:“也许吧,现在的中医院,从管理到治疗体系全都是西医那一套,连医生穿的工作服都是西医的白大褂,除了墙壁还是刷的绿漆外,几乎看不到中医院应该有的影子。也许以后连墙壁也会采用西医的标准,全部刷大白吧。这样看来,我们以后要想从医,如果不学点西医,如果不把中西医结合起来的话,会真的像内科那位主任医师说的那样,在医院里无法开展工作。”

“是啊,我是越来越有此种体会了。从理论上来比较,我觉得中医是自然之道,西医是技术之道。但是在现在这个所谓的科技社会里,一切都要讲究标准,要有根据,讲究定量,要量化,要用数据说话,而这确实是中医之弱,西医之强。中医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办法量化具体的治疗过程,“望闻问切”完全是主观经验智慧,完全是靠医生的素质经验来保证治疗的效果,形式上很主观。西医靠仪器和设备,各种各样的试剂、仪器和检查设备,所以西医可以批量生产大规模推广,能迅速见效,形式上很客观。而中医奇经八脉、寒热温凉、脉象、阴阳表里等等这些,都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一些东西,显得很神秘。比如针灸,就是一种没有数据及技术文件支持的医术;还有中医的方剂,熬出来都是一锅黑汤,虽然也有效,但是这黑乎乎的草香味的汤水,其中到底是哪些成份治好人们的病呢?而西药的化学成分却可以精确到极致,到哪里都是一样,貌似很科学和技术。如果把中医治疗理论量化、具体化,来与诊断过程标准化和机械化的西医相抗衡,这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收集了一些中医名家诊病的各种医方,可学习起来也很棘手,针对病情如何思辨,怎样对症,有时真是一筹莫展。文杰你知道吗,每天上下班路过医院一楼大厅医圣李时珍雕像时,我都会驻足瞻仰一下,心里在祈盼,要是能有一个经验充足的业内大师指点一下,那该有多好啊。”韦勇感慨地说了一大堆。

滕文杰嗯了一声,似有同感,久久没有回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