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 第278章 谈《易》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第278章 谈《易》

作者:子车无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8 12:16:28 来源:书海阁

早饭后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绵绵密密,气温因而也下降了很多。这么凄风冷雨的天气,出门的人很少。此时还没有人来诊所看病,韦勇吃罢早餐,泡了一杯热茶,拿出前几天才买的《易经》,坐着看起书来。

“小勇,在看什么书呢?”宾建阳医生收了雨伞走进诊所,进门便看见书勇在看书,不由问了一句。

韦勇抬头答道:“看的《易经》。”

“哦看《易经》啊,不错。学中医者欲有所成,必须要懂《易》。”宾建阳赞道。

韦勇一笑:“是啊,我外公老早就跟我讲过《易》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只是那时候还小,懵懵懂懂的不明白。这几年学医并实践下来,我越来越感受到《易》的重要性了,因此想系统地学习一下《易》。”

“嗯那是,中医与易同源,或者说中医源出于易。学中医不可不知易,易者不可不明医,医易一家,世人之常言。可是现今之中医精医明易者很少,小勇你可以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将来必定有所成。”

“这个我倒没想那么多,我只是希望在以后的行医岁月中,针灸、开药时能够更合于阴阳,合于患者机体平衡而少出偏颇。”

宾建阳也给自己泡了杯茶,坐下来拿过韦勇手中的《易经》,翻看着。“当年我也曾研读过《易》,中医与《易经》有着深厚的联系,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强调的是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这些概念就是直接来源于《易经》。《易经》中的哲学理论,如阴阳、五行、经络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用于解释人体结构、疾病表现、病因等问题。中医治疗强调调整人体自身的生命体征,以药物为辅,以调整体质恢复人体机能平衡为主,这些是与《易经》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的。

《易》首要之处在于注重阴阳平衡重。中医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阴阳失衡,治疗的根本是帮助病人调节阴阳以达到平衡。阴阳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这种观念在中医辨证上经常看到,如“阴虚”与“阳虚”等概念。

其次是五行理论。中医使用《易》学的五行理论(水、火、木、金、土)来解释生命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五行对应五脏,如肝属木、心属火等,代表气的五种状态,在人体内变化的五种状态。

再者是经络系统,《易》学中的“经脉”概念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密切相关,中医学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并将其融入诊断和治疗中。

此外,《易》学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共存共荣。中医通过调整人体内“气血”流动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而《易》学则通过阐释自然的运动规律,揭示自然与人的关联。

所以从古至今,便有这样一句话:不懂易者不足以为大医。这句话深刻指出了《易经》在中医中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学中医的若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大师,《易经》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