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 第37章 寒假小工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第37章 寒假小工

作者:子车无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43:10 来源:书海阁

兰水县开发区新汽车站工地上,韦青山正在搭二三层的脚手架。他是老架子工了,无论过去是用木材、竹子和铁丝搭架子,还是现在用钢管和扣件搭架子,他都是一把好手。韦青山搭的脚手架,牢固可靠,从来没有发生过歪斜和垮塌现象,现在他在兰水县干工地的圈子里可是有名的架子工里手了。(里手是江南省方言,就是行家、熟手、工匠能手的意思)

韦勇在另一边挑灰沙(灰沙就是水泥、石灰、沙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搅拌配制而成的混合物,砌墙时抹在红砖上起衔接和稳固作用的)。自从那天到工地上找父亲时韦勇得知工地上为了赶进度正要招一个挑灰沙的临时小工,他便立即报了名。包工头让韦勇试工一下,韦勇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他拿起扁担,把装满了灰沙的两个小塑料桶挑起就往爬架上走,送到正在砌二楼砖墙的泥工师傅处,供泥工师傅取用。一担灰沙大约六七十斤的样子,这点重量对于常年干农活的韦勇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家里这几年打米,都是韦勇挑稻谷去打米厂,一担稻谷一百一二十斤重,韦勇现在都能轻松挑起,这是常年生活锤炼的结果。所以挑六七十斤一担的灰沙,韦勇可以说是毫不费力,健步如飞。

包工头非常满意,得知韦勇还是工地上架子工韦青山的儿子,当即就要韦勇留下来干活了。从这天起,韦勇和父亲韦青山,父子俩每天早上一同来工地干活,傍晚收工后又一同回家。也算是上阵父子兵,干活父子工了。

韦勇有力气,干活也勤快,经过几天的相处,工地上的叔叔伯伯们都很喜欢这个懂事的孩子。其实现在也不能再说韦勇是个孩子了,因为他个头已经有一米七,而且过完年后他就满十六岁了。

工地上干小工是十五块钱一天,像和灰沙、挑灰沙的都是小工。架子工三十块钱一天,泥工四十块钱一天。工地上有食堂,每天给工人们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虽然味道一般般,但起码能管饱,还不用花钱。食堂做饭的阿姨知道韦勇是趁寒假来干临时工的中学生后,对他特别照顾,每次打饭的时候都会给他多打一些肉。因为工地上天天都有炒豆腐这个菜,韦勇便和食堂阿姨说他班上有一个女同学家里也挺困难的,在老街那边卖豆腐,请阿姨关照一下去买她家的豆腐。食堂阿姨欣然同意了,自此之后每天都是去傅美枝那里买豆腐。

一来二去的,傅美枝从食堂阿姨嘴里知道了这个每天早上一过来就要买上十斤豆腐的大客户是韦勇介绍来的,也知道了韦勇在开发区新汽车站工地上干临时小工,在打寒假工。她心里莫名地有些佩服,上午卖完豆腐后傅美枝也曾悄悄地到新汽车站工地对面的街上,远远地看过韦勇一两回,不过她没有告诉韦勇。然而傅美枝不知道的是,有好几次午饭后,韦勇趁工地中午休息的间歇,他也曾到老街严家巷口豆腐摊位处来看过两三次,只是每次都因为豆腐卖完了收摊了而没有看到傅美枝。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算算日子,韦勇已经在工地上挑灰沙干了有九天了,工地上明天还要干一天活,后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工地上就要放春节假了,过完年正月初六才开工。为了赶工期,过年工地上只放一个星期的假。不过这样也好,少放一天假,韦勇就能多挣一天钱。刚挑了一担灰沙到二楼,韦勇站在二楼望着老街的方向,心里默默的想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