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 第6章 摸田螺卖钱攒学费

改革开放以来,每年进入夏天以后,湘省各地城镇的夜宵摊位就火爆了起来。也不知是从哪年开始,流行起了吃唆螺,兰水市和兰水县的人民群众,尤其喜爱吃唆螺。每到夏季,一家人,或三五好友,或几个同事,夜幕降临后,到夜宵店或夜宵摊位上吃宵夜时,唆螺是必点的。因此这些年来,一到夏天,唆螺便供不应求,经常脱销。因为炒制唆螺的原产料是一种生长于中国南方水田里、溪流塘坝里的小田螺,又叫小石螺,个头比田螺要小得多,大约一粒桂圆干里的核那么大,看起来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所以又叫小石螺。这种小石螺和田螺一样,对水质要求特别高,只有在流水、活水的自然环境里才能生长得好,没法人工繁殖和养殖,主要靠人手去野外溪流塘渠坝和水田里去摸捞,因此产量很不稳定,加上天气等原因,经常导致产量跟不上销量,旺季时价格节节攀高,因而利润十分可观。因为不需要成本,只要不怕日晒水浸不怕吃苦,仅凭一双手一个木桶或蛇皮袋子(即九十年代装化肥的袋子)就能开干摸螺头,所以有不少农民在农忙之余便会去水田溪塘渠坝里摸螺头,卖给夜宵摊店或专门收购螺头的商贩,以增加家庭收入。

韦勇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第二天便提着蛇布袋子去芦溪和村里的各处水塘里摸螺头。

也许是摸捞的人多了,芦溪小河里的小田螺不多,韦勇沿着芦溪往上游摸了五六里地,已经出了双桥埠村,到了落霞垅村的地界了,一路摸捞下来才只摸了大约二十斤小石螺、田螺和河蚌。

落霞垅村得名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中的落霞一词。发源于平南省西部落霄山脉的兰水河,蜿蜒东流三百里后在蒲关县荆亭镇秋水村桑树湾、兰水县兰桥乡落霞垅村一带拐了个大弯,千万年的水土淤积,形成了秋水和落霞这两个村一大片广阔的田垅。秋水村在北边,临着兰水河,落霞垅村在南边,靠着连绵的群山。每当秋高气爽,人们在田垅里秋收劳动,傍晚时分,红彤如火的晚霞洒落在田垅里、河面上,在田野间觅食的白鹭纷纷振翅飞向山林,远处的兰水河如带似练,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出霞光万道,映衬着农民们一天的劳累和丰收的喜悦。远山、落霞、白鹭、田垅、秋天清澈的河水,如此美轮美奂的田园景色,正合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写照,于是,落霞垅村、秋水村便以景应诗而得此村名。明朝至清中期,两村都属于云潭县,清中期后蒲关县为获得水运出口的码头兰关镇,以四个乡镇作为交换代价从云潭县换了过来,两村遂改属蒲关县。六十年代中期国家从蒲关、云潭两县各析出十来个乡镇,设立了兰水县至今,落霞垅村从那时起便与秋水村分属两县了。

从落霞垅村过去三四里地便是蒲关县荆亭乡秋水村桑树湾,韦勇的大姑就嫁在桑树湾,韦勇决定一路摸螺头到大姑家吃中饭,下午再一路上逐个水塘的摸回来。

大姑韦雪梅很开心娘家侄儿的到来,一把接过沉甸甸的蛇皮袋子搁脚盆里放水泡着,以免田螺被晒死,嘴里心疼地埋怨着:“咯热巴热的天气,太阳晒得人死,你小子不好好呆在屋里,跑出来摸螺头,又是河里塘里的钻,万一不小心掉水里淹着了怎么办?万一淹死了怎么办?还让不让你爸妈还有姑姑活!”其实韦雪梅心里知道,娘家因为哥哥腰疼病多年,家里一直困难,侄儿小小年纪就懂事,他出来摸螺头肯定是想摸去卖钱,为家里减轻负担的,唉,韦雪梅心里暗叹了一口气。

韦雪梅一边招呼着韦勇喝凉茶解暑,一边还心疼地给他擦汗。韦勇憨憨地笑着任由大姑责备着,他知道大姑是心疼他。

“大姑我考上初中了,九月一号开学报到。”

“哎呀好事啊,太好了!我勇伢子不错,了不起!哈哈!”韦雪梅高兴地直拍手,不住夸奖韦勇,为侄儿感到骄傲和高兴。

“等下大姑炒几个好菜好好犒劳奖励你!”韦雪梅开心不已。

“大姑不用破费,随便吃点就行。”韦勇忙道。

“那不行,我侄儿考上初中了,这是喜事,得庆祝一下。勇伢子你安生坐着,你大姑父一会儿就回了,他上午带香香去县城兰关看牙齿去了,一颗牙痛了好久了,这几天越来越疼,饭都吃不下,今天他爸带她去县医院看大夫去了。虎头非要跟着他爸和姐去县城玩,拗不过,只得让他也跟着去了。”大姑回道。

香香是韦勇的表姐,大名叫刘兰香,今年十七岁,比韦勇大两岁,三年前小学毕业后没考上初中,便回家务农了,这两三年在荆亭镇街上一家裁缝铺里当学徒学缝纫,今年冬天就要出师了。虎头是韦勇的表弟,大名叫刘虎林,今年十一岁,在秋水小学读四年级。

大姑韦雪梅叫韦勇自个儿坐着,她去村部原供销社代销点买点肉和鱼。村集体解散后,原供销社代销点便被村民承包了,出售一些农资用品、日用品和南杂百货,因为人气集中,有屠夫杀猪卖肉的和贩鱼的也在那里摆摊,倒是挺方便村民们。

大姑买菜回来还带了一根雪糕给韦勇吃,然后便忙着烧火做饭。不一会儿大姑父刘援朝骑着二八大杠带着表姐兰香和表弟虎头回来了,韦勇连忙和大姑父打了招呼,表姐和表弟看到韦勇来了都很开心,表姐兰香也为韦勇考上初中感到高兴。

一家子人招呼韦勇热闹地吃完午饭,歇到下午两点,韦勇起身回家,大姑韦雪梅一直把他送到村口,还塞给了韦勇二十块钱,让他拿着读书用。韦勇噙着泪花告别了大姑,他知道大姑家里也不富裕,这二十块钱是大姑省吃俭用好久才攒起来的。血脉亲情的温暖让韦勇的鼻子发酸,等到大姑的身影看不见了,韦勇才无声地让眼泪流了下来。

回家路上,韦勇一路又摸了几口水塘,傍晚到家时,总算摸了半蛇皮袋子小石螺和田螺河蚌,拿秤称了一下,52斤半,明天早上送去兰水桥头连江村赶集的地方专门收购田螺的贩子那里卖掉换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