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 第8章 奶奶的叮嘱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第8章 奶奶的叮嘱

作者:子车无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43:10 来源:书海阁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韦勇走遍了周围四个村的水田沟渠,天天泡在水里摸螺头,他的手和脚都泡白了,掉皮了,还被水塘里的碎玻璃瓶划破了皮肤,抓东西、提东西都有点疼,辛辛苦苦半个月换来的成果是摊在饭桌上的一堆纸币硬币,一共二十七块四毛钱。算上家里的三十块钱、大姑给的二十块和前面几天摸螺头卖的钱,一共八十九块四毛钱,离学费还差二十块六毛钱。

妈妈祝秀兰心疼儿子,坚决不让韦勇再去摸螺头了,以免手脚烂掉。告诉儿子说这个月家里的鸡蛋、黄瓜和辣椒大概能卖四十块钱,完全够他上学了,甚至妹妹韦玲的学费都够了。韦勇听了这才没有再坚持要去摸螺头了,在家歇了几天,奶奶知道孙儿的手脚泡伤后拄着拐杖在菜园山田边采摘了一些土方草药捣烂调了药泥给韦勇敷上,以期好得快些。

奶奶今年75岁了,和韦勇的幺叔住一起生活,就在韦勇家东侧十几米一墙之隔的韦家老屋里住,三间土坏瓦屋带厨房猪圈茅房,还是韦勇爷爷1963年盖的。韦勇父亲韦青山兄弟姊妹六个,韦青山排行老五,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韦青山十六岁时父亲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了,那时两个哥哥早已成家并分家单门立户过活,两个哥哥自己盖了房就在老屋西侧二三十米处。那时两个姐姐也已嫁人,大姐嫁桑树湾,前一阵韦勇摸螺头去的大姑家就是韦青山大姐韦雪梅家。二姐韦春花嫁得比较远,嫁兰水市郊区河西园艺场菜农,六姊妹中就她家里条件最好,但是家里是老公说了算,她就是想帮衬娘家一点也做不到,也许是距离远心也会远吧。文化大革命那年父亲死后,十六岁的韦青山便和妈妈、弟弟韦火平三人一起生活,直到1974年韦青山结婚后一年在老屋西侧盖了三间茅土屋分家单过,1975年韦勇出生后,奶奶便和韦勇幺叔韦火平一起在老屋里生活。直到1979年幺叔韦火平结婚,第二年夏天用抽水机抽水浇灌稻田搭电时不幸触电被电打死,幺婶怀有身孕改嫁之后,奶奶便一直一个人独自在老屋生活至今。韦勇懂事起,就经常帮奶奶挑水、砍柴、扫地干活。

韦勇的爷爷曾经是人民公社运动时代兰桥乡人民公社培养的双桥埠、连江、落霞垅三村范围内兰水河防洪排涝电力提灌站的技术员,属兰水县水利局管理,合同制工技人员。所以1966年爷爷死后,奶奶一直享受丈夫亡故后的配偶抚恤金二十六块五毛钱一个月,由县水利局发放,以此维持守寡生活至今已经三十四年了。如果没有这笔抚恤金,年老体衰,心脏不好,常年要吃药,三个儿子家里条件都不好,奶奶都不知道靠什么活下去。但是在知道孙儿韦勇考上初中因为缺钱四处摸螺头筹学费时,奶奶把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二十元钱塞给了韦勇,叮嘱他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重振韦家家声。韦勇拿着奶奶塞给他的二十元钱,哽咽地哭了。

休息了一周,待手脚泡白泡软了的皮肤又转硬了转好了,划破了的皮肤也愈合结痂了之后,离开学只有二十来天了,好久没去外公家了,他想去看看外公外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