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梦回卅年巅峰人生不是梦 > 第66章 致富明星

梦回卅年巅峰人生不是梦 第66章 致富明星

作者:胡杨老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45:21 来源:书海阁

接着,我又开始清点剩下的宝石,有390颗是稍稍有点瑕疵的,但也属于上乘的宝石,将之装进帆布了口袋。

瑕疵比较明显的有100颗,这些用于加工吊坠或戒面等首饰还是相当不错的。

剩下便是一些个头小且形状不规则的,这类宝石在后世千禧年之前都是称斤出售的。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原来穿越的意义就在于先知先觉,知道后世的发展轨迹。

我相信,即便没有金手指,凭借这一优势,我也会成为这个世界最有钱的那批人之一。

大致估算了一下,除了我收藏的500颗极品,剩下这些数量虽然不少,但价格不会太高,估计能卖四、五百万元,距离还债还差了很多。

接下来就看苏老帽那里还能收购多少了,但愿到下次再去海市时,能够凑足偿还薇姐欠款的宝石。

次日一大早,我来到旅社敲开了木庆庆的房门,将3本书放在了她的手里。

“哦……你给我这么多书干什么?”

“这就是你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把这3本书全部看完,并领会其中的精要。”

“啊!你……你让我读书?”

木庆庆顿时瞪圆了本就很大的眼睛,眼神中透着一种惧怕之色。

我知道木庆庆不喜欢读书,否则她也不会初中毕业后便不再上学了。

当然,这跟时下农村人的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她已经是她家乡十里八村最高学历的为数不多的女孩之一了。

后世的木庆庆在我加入体制没时间种地后也入职承包了土地,结果证明她比我会种地,年年种地年年拿钱。

我当连长那年,也就是1998年,她一人把连队没人承包的1600多亩全部拿下,当年纯收入十多万元,一举脱贫致富。

她开创了彩河屯种地雇佣劳动力的先河,并极大地带动当地职工的种植积极性,为当地农业生产贡献不可谓不大。

后来,她被评为省级劳模。

种地太辛苦了,这一世我不想让她那么辛苦,那就从当养殖场场长开始。

我相信这一世的她也如我一样,即便不种地也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传奇。

想到这儿,我神色认真地说:“嗯,给你半个月时间,把这几本书全部看完。”

“这是你给我安排工作,还是……”

“是的,这就是你的工作,必须完成!”

“看书还不容易吗?一个星期估计就差不多了,需要那么长时间吗?”

“呵呵,当然不是看完那么简单。”

我笑道,“是要将书里的知识精华都学会,并学以致用,才能管好养殖场。”

见我说得如此认真,木庆庆这才看向手中的书,其中两本分别是科学养殖牛羊的书,另外一本是在海市买的最新发行的《管理学》。

据说这本书刚发行,印数仅为3000册。

木庆庆沉思了一下,有些勉为其难地说:“好吧,我尽力!”

我知道她不喜欢看书,现实中的她唯一的缺点也是这个。

知道她的小毛病,我也没再过分强求。

反正这个养殖场就是为她办的,即便是倒闭了也没关系。

等她梳洗完毕,我带着吃过早饭后便来到了养殖场。

此时,工人们早已忙碌起来了。

赵和诚果然是一个带队的好手,各项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养殖场棚圈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一些收尾工作和安装自动化喂养设备。

视察完棚圈后,我又带木庆庆来到了养殖场外面的员工生活区,两排一砖到顶的办公室和员工住房正在安装自制太阳能设施。

由于市场还没有太阳能热水器售卖,两位铁艺师父按照我的设计,在屋顶架设了几个刷了黑油漆的油桶充当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至于热水管,则是用黑油漆刷过的钢管充当。

据我的测算,这套设备完全能够供应办公室、厨房、卧室、卫生间的热水。

自来水也是没有的,压水井装上抽水泵,电闸一合,自来水到位。

这些日子,这个压水井早就在工作了,抽出来的水越来越清澈甘甜,完全达到了后世国家饮用水标准。

我还设计自制了一套冬天的土法锅炉供暖设施,这种取暖方法在现实中的大西北农村至今还在沿用。

木庆庆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走进了一个科幻的世界。

她是高中毕业生,眼下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了,眼界和见识自然不同于普通人。

然而,她看到这些设施设备,又听完我的介绍后,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中。

最后,眼冒金星问出了一句:“这些都是你发明的?”

“是,也不是!”

我解释道,“毕竟这些东西,其实内地早就有了,在这里我只是先别人一步用上了而已。”

木庆庆知道自己以后的工作就在养殖场,所以听得很用心、看得很仔细。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十月中旬。养殖场已经建好并投入了正常运营,我收购的羔羊已经达到了2000余只,牛犊100头。

虽然名义上是万只羊的养殖基地,但这也只是项目计划,也是预期,并非现在达到这个规模。

远远看去,红墙红瓦的一大片房舍,成为彩河规模最大、最吸人眼球的建筑,为彩河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尤其是那一排排容积巨大的库房和棚舍,比彩河屯居民居住的房屋还要高级很多。

彩河屯的居民还没有喝上自来水,养殖场的员工们就不说了,就是牛羊都喝上了自来水。

当地养殖户还没有科学养殖的概念,养殖场就用上了长草短喂、青贮配料等工厂化养殖技术。

很快,彩河屯养殖场成了整个彩河流域最先进、规模最大的一个科技兴牧示范基地。

赵和诚被我任命为副场长,和他一块来的四对小夫妻也被我录用了。

此外,我还挑选了4名干活踏实的青年,总共14人成为养殖场的第一批长期员工。

赵和诚的妻子许春梅则是专职做饭的。

我给员工的待遇也很好,赵和诚的月工资为1000元,其他人均为300元,遇上节假日,有福利,管理好了还有奖金。

时下,这个待遇比一般国家干部都要好,员工自然很卖力。

一时之间,我便成了彩河最耀眼的第一个养殖大户、致富明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