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女神和她的孩子们 > 第115章 省城办"大事"

女神和她的孩子们 第115章 省城办"大事"

作者:东方抒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6:15 来源:书海阁

又是一个星期天。

今天,常燕, 刘欢, 陈文, 王丹, 国育新等同学相约,到省城晚报社去刊发一则" 寻人启事" !

这是他们头两天就策划好了的。这就是刘欢向张帅帅所说保密的那个" 大事" 。

以往的同学们私下出校园的活动, 同学们都回避着国育新。因为国育新是团支书呀, 又是大班长, 不但做事总想讲点原则, 还总是和老师坐在一条板凳上,总觉得个有点别扭。究竟是哪里别扭,可一时还说不明白。

可今儿这事不同。国育新还是活动的策划者之一。

不过, 今天他们请假的时候还是没敢向老师讲实话, 只说是省城的秋天相当的漂亮, 听说庆祝国庆节的花儿都已经摆上街了, 想去看看,玩一玩, 顺便拍张照片, 也好毕业后相互留个纪念。

当然,有班长国育新在里面, 凌姗也就放心了, 国育新这孩子属于早熟型的,处事既稳当又周到细致,完全可以信任。所以凌姗就准了假。

其实, 要只是去报社登一个广告,也根本用不了去这么多人的。可孩子们还有另一个想法, 那就是借着逛街的机会再找找吴潇潇!

别看这个想法既不靠谱又显得幼稚,那么几百万人的大城市,是几个人随便逛一趟街就能找到一个人?那概率不亚于买彩票中一千万大奖了?

可偏偏这个奇迹它就发生了。

这是后话。

昨天, 他们又一起去医院看望了吴春雨。

吴春雨舍不得大家走, 想跟同学们在一起多待会。于是,这帮孩子们就想了个主意,用自行车把吴春雨给推回了学校。

回到班上,大家对吴春雨那个亲热劲 就甭提了, 这个给他扇风, 那个给他买雪糕, 常燕和刘欢还给他买了不少小食品, 什么巧克力呀, 果冻啊, 还有棒棒糖。反正都是女孩子们爱吃的东西。

吴春雨很感动。说实在的, 他曾经恨刘欢和常燕她们, 因为是她们给姐姐逼得出走的。可是, 听了徐放的话以后, 他才知道, 姐姐的出走,即便没发生毛衣那件事,那也是早晚的事儿。

再说了, 她们都十分后悔,一再地对自己表示歉意, 三番五次地来医院看自己, 每次都不重样地给自己买好吃的。那自己干嘛就不能大度一点,宽容一点不饶人呐?

所以,吴春雨一边吃着她们给她买的小食品,一边笑嘻嘻地表示说:

" 行了行了。 哥们儿我不恨你俩了, 以后来看我,少买点小食品吧,就别乱花钱了! 你我这一个男子汉, 总这么吃这些女孩子吃的东西是不是有点那个啦……?"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看到吴春雨不计前嫌,常燕和刘欢她们也就放心了, 心上也就轻松了不少。

于是, 大伙儿便把吴春雨给围在中间,便天南地北地侃开了:

什么吃呀喝呀,电视呀电影啊,外星人啊; 什么中东战争呀, 什么莫索里尼, 四人帮** ……这天南地北,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地都来了。

畅快淋漓, 云山雾罩!说到兴起处竟哈哈大笑,那笑声把护士医生都给引来了。

吴春雨心里也明白, 这都是大家在哄他开心。

他真的很感动。他体验到了兄弟姐妹般的温暖。

虽然这样,但吴春雨心中的阴云还是无法散去。大家愈是这么对他好, 他就越发想念姐姐。

想着想着, 吴春雨竟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吴春雨这一哭, 可把大家哭懵了。于是, 大家便才敢当着他的面议论起寻找吴潇潇的事来。

说着说着,便有人突然出了主意:

"哎,要不,咱们去市报登个寻人启事吧?吴潇潇看到启事,没准就……"

"对,对,你这个主意不错!"

话一出口,立刻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于是大家便开始策划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写法。

王丹说: "广告词应该写得肯切点,既 有文采还得感人,情真意切。这样,只要吴潇潇一看见报纸了, 肯定会受感动, 没准就能回来。"

国育新说:“我看行。那这个词儿就你整吧。"

王丹连忙推脱:"不不不,我可没那水平。你是班长,还是你写吧。"

"这跟班不班长的有什么关系?你作文好,还是你写吧。"

"对,你写。写完了叫老国看看改改不就行了吗。"

最后还是吴春雨拿出了折中的办法。

于是,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就这样, 国育新向凌老师请了假,便今儿一大早, 就带领几个同学坐上早班通勤小晃当火车便进城来了。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一群好同学在一起就更是一台戏了, 她们就像初飞的一窝小燕子,叽叽喳喳地一边说笑一边 东张西望看风景, 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地一边走着, 享受着早晨的秋阳和欣赏着省城的风光。的确, 国庆节前的省城真的相当美, 临街的楼房装饰一新,新粉刷的墙壁,新写的标语,新挂的彩旗和彩灯,主要街路的广场处,都有花草做成的造型,连街心花池中的树都被剪成了各种形状。

几乎所有商家门前都摆放着盛开的鲜花……

晚报社离火车站不远, 就在火车站前面主街的西侧。大约也就两三站地左右。

这群孩子们虽然走走停停边走边看边玩,可很快就来到了报社大楼门外。

他们站住脚看了看大门旁挂的牌子,确认无误,便直接朝院子里走来。

却被门卫给叫住了。

门卫也是个老先生。他从传答室的窗口探出头来大声地叫道:

" 喂,喂,这几个小同学, 这可不能随便进呐,这是报社。你们有事吗? "

同学们这才停住了脚。

刘欢不好意思地伸了一下舌头: " 哎呀,咋忘了打招呼了?"

国育新快步走过去,对老头恭敬地弯了弯腰这才说道:

" 哦,大爷, 我们是想登个广告。"

老先生眯起眼睛又打量了他们几个同学,又看看国育新,不大相信这些小孩子们,疑惑地问道:

"你们登广告?你们这些孩子登什么广告呀?"

“大爷,我们想登个寻人启事。"国育新说。

"怎么?同学丢了?”老先生问。

“嗯。好几天啦。"

老先生同情地哎呦一声,可又无奈地挠挠脑袋,自言自语地叨咕道:

"这可是个大事,这丢了一个孩子就惊动一大片人呐。可,可今天是星期天, 他们广告部没人,不办公啊? "

"哦?不办公?……"国育新一听老先生的话就傻眼了。

心想,怎么就忘了事先打个电话问问呐?这白跑一趟不说,平常又得上课,那也出不来呀?那这事不就泡汤了么?"

想到这,他很懊悔。

同学们也都没辙了, 大家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的相互问:

" 那怎么办呀! "

"好容易出来一趟,事儿还没办成!"

国育新毕竟会比大家多个角度想题。他不甘心就这样打道回府。什么事只要努力到位,就应该会有收获。

想到这,他便上前一步,对老先生说:

" 大爷, 是这样的:我们呐,是咱们省孤儿学校的,在郊区呐,来一趟挺不容易的,平时我们要上课,没有时间来呀。同学失踪了,我们都急疯了,不然也不能大老远的进城到您这登广告哇。我看您也是一个热心的老报人, 一定能理解我们的心情,您 是不是帮我们想想办法……"

老先生很有修养,他一真认真地听着国育新把话说完。从表情上看,国育新的话还真打动了他。

" 孤儿学校? 哟,这孩子失踪可不是一般的事,那事儿可就大去了。"说到这,老先生便立即对国音新说:

" 这大事可不能耽误。孩子, 你等等, 我看看编辑部那边谁在值班! "

说着话,老先生便从桌上拿起一个黑皮本子翻着。

" 还真别说, 你们还挺有时气的。今儿个编辑部总值班的, 还真就是广告部的主任呐! 这可是千载难逢啊!"

同学们听了都喜形于色, 就像盼到了救星一样,转身就想进楼。

可老先生又说: " 孩子们,别,别急呀, 我得先给他打个电话说一下啊。"

说着便拿起了电话机,按下了广告部的四位分机号码,很快,电话就被接了起来,是一个挺好听的女人的声音:

"哦,韩师傅啊,有什么事么?”

" 喂, 王主任啊?……有这样一件事啊: 省城孤儿学校的几个同学来了,他们要登个广告。"

"这星期天也不办公啊,财务处没人呐。再说,明天的广告版都对红了呀。也挤不上去了。周一再办吧。"

王主任温柔地拒绝了。

可韩师傅还要争取。因为他是老报人,他知道,只要不压纸模倒铅版,版面都是可以改的。

韩师傅是个热心肠的人,一听是孤儿失踪了,这心里就急,所以他还在和王主任做努力:

“那个主任,按理说呢,我不该多管闲事让您为难。可这事它有点特殊哇。是这么回事,这省孤儿学校的一个学生失踪了。你说这孩子本来就缺爹少妈的,又出了这事儿……?"

"哦,我听明白了。那…韩师傅,您就叫他们上来吧。”

王主任甜甜的声音突然变得十分干脆。说完就"啪”地一下挂断了电话。

老先生也放下电话, 这才高兴地对国育新说:

" 好了,解决了。孩子,你们上去吧,去 广告部主任办公室。星期天客梯不开。你们进楼后走楼梯。上五楼左拐, 第二个房间, 找主任。她在等你们呐! "

同学们高兴地向韩师傅齐声道谢。

"谢谢大爷,谢谢大爷了。"

韩师傅一摆手, " 谢什么呀,应该的。这人丢了谁能不急呀, 特别还是个孤儿。这事弄不好可是个头条负面新闻呐,快上去吧! "孩子们按韩师傅的指点,很快就来到了广告部。一位胖憝憝的女同志接待了他们。

国育新把情况说完, 王主任略一思索,便伸出手来,对国育新说:

" 小同学, 那你们就把手续给我吧?"

同学们没想到还要什么手续?

国育新不解地问王主任: " 阿姨, 您要什么手续呀? "

王主任说: "介绍信或营业执照都行。 像你们这情况,按章程规定,是应该有派出所或者有学校的介绍信呀! 怎么?你们没有?"

大家面面相觑,得,好不容易才上了楼,可又被卡住了!

常燕这一着急, 反倒把实话给直接说出来了:

" 阿姨, 我们,我们没有介绍信。因为 学校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到您这来, 我们是我们班同学们选出来的代表,以同学的名义,不是以学校的名义。"

王主任听完常燕的话,沉思了一下,说: " 嗯,以你们个人的名义?那倒是简单了。那,那你们带身份证了么?"

"身份证?…我们身份证都由学校统一保管呐。那,学生证行么?”

王丹插上嘴,又伸手递上了自己的学生证给主任看。

"对,我们都有学生证。"常燕也说。

主任接过王丹的学生证看了一下,说:

“可以。一会儿登记一下。那你们先把钱交给我,我给你们写个收据,星期一上班以后你们再来取发票。"

同学们挺高兴。

国育新问: " 阿姨, 这得多少钱呐? "

王主任用手比划了一下大小,说: " 6 4 开大小的1 3 0 0 元!比这小一半的700。"

" 这么多呀? " 同学们几乎同时叫起来,大家再次为难了:

他们以为一两百就能够呐,没想到广告费这么贵呀。

王主任却笑着说: " 孩子们,我这还是给你们打了五折呢。怎么, 钱不够么? ! "

同学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常燕还是先点了点头。

王主任沉吟一下,半晌才又问道: " 那这广告费是你们个人的凑的么? "

" 嗯,都由我们自己出。阿姨, 您看能不能再少一点儿? "

一直没说话的刘欢插上话央求道。

王主任又低头思考着,半晌才抬起头来说:

" 那好吧。钱就免了。就当我们报社为慈善事业做一次公益广告吧! "

" 真的呀阿姨? ! "

主任笑着点头。

" 太好了! " 同学们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

刘欢抓住主任的手天真地夸奖道:

" 阿姨, 您心可真好,好人长寿,您能活一百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