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女神和她的孩子们 > 第30章 震憾

女神和她的孩子们 第30章 震憾

作者:东方抒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2:56:15 来源:书海阁

转眼又是一个星期天。并且这个星期天和往常的星期天还不一样:

没有人捂被窝睡懒觉,也没有人走亲戚去干爸干妈家玩儿。

今天,初二(1)班同学要去凤凰山郊游。

这是凌姗和赵昕共同的建议,得到了当然的响应。

于是乎,全班同学们昨天整个一个星期六都在张罗这件事:设计做游戏啦,如何组织爬山啦,怎么藏宝寻宝啦,讨论吃的喝的,以及交通工具等等。

甚至那些女同学们连穿什么裙子做什么发型都提到了桌面上来。

看着同学们的劲头,凌姗心里也很高兴。

经过这一段时间紧张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如果不转化出去,既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也不利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

鉴于这种想法,凌姗的建议得到了赵昕的赞同, 校长金钊也表示支持。而教导主任卢非虽没提反对意见,却也表示了一种担心。

卢非说,从全校考虑,那其他班也都要求去郊游该怎么办?批还是不批?,批了,这安全问题可就突出了,出了问题谁负责?。

金钊却不耐烦地一挥手:“愿意去的就去吗?怕什么?马蹄沟里还淹死人呢,就看工作做的细不细了,工作做到家,安全问题是可以保障的。不要把孩子们成年圈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整天aoe,abc,都把孩子们憋傻了?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放松身心,调整自己,这绝对是好事。支持。但一定要保证安全,安全第一啊。”

但卢非的想法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

这大规模组织集体出行,况且又是爬山,山高林密,毒蛇、野兽、怪石嶙峋,又没有好的路可走,这要伤着一个,甭说救治,连把伤者弄下山都是实际问题,再说,即便不出伤亡事故,那要是有个别同学,比如像吴雨春这样不错眼珠地看着都看不住的调皮捣蛋学生,一旦离开集体单独活动,钻进密林那不迷路才怪呢?到那时怎么办?

偌大的山上怎么寻找?夜里就糟了,各种禽兽出没觅食活动,遇到它们又会是什么后果?

所以,卢非并不同意金钊的大放羊想法,但碍着面子又是自己上司,所以只是强调一下安全而已。

谁作主谁承担责任嘛,就像二(1)班上次去机场那件事。如果卢非承认学生们向他请假的事,那责任不就由他承了么?

况这些孩子和普通孩子还不同,社会的关注度太高了,那可都是国家的宝贝儿,但凡出一点点意外事儿,都会惊天动地的。

但是,孩子们确实需要大自然,需要和大自然的交流。

所以,凌姗决定亲自安排,去逐项落实一应准备事宜。

就这样,第二天早上7点半,初二(1)的同学们准时坐上大客车,一路欢声笑语地出发了。

与二(1)班同行的还有两位被邀请的嘉宾:

他们是英语教师毕高乐和音乐老师王美玉。

到中国这么多天了,毕高乐还是第一次到中国的大自然中去玩。所以,他的兴奋心情也绝不亚于同学们。

王美玉做为二(1)的音乐科任教师被邀,其真实的缘故还是出于凌姗对她和赵昕关系的考虑。

凌姗有意给她们创造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不然的话,赵昕这个古板的老夫子真说不准哪儿会又得罪人家了。

但王美玉能答庭参加活动却不是她想旅游登山,做为土生土长的人,对这里的山山水水自然是很熟悉的了,与家人丶与同学丶与朋友,她都没少来。她之所以来,那还是因赵昕又得和凌姗在一起。虽说这种担心有些没必要,赵昕也答应自己考虑结婚,并且上了王美玉的床,但王美玉心里明白,如果凌姗和她真争的话,那赵昕一定是倒向凌姗那边。所以王美玉实际上还是有对赵昕和凌姗的交往不放心,看着赵昕来了。

热恋中的女人嘛,有点小心眼儿嘛,也不难理解。

凤凰山是北方出名的几座大山之一。

虽然改革开放,各地都在开发旅游资源,但因北方的经济发展滞后,这里仍是原生态,尚未得到大规模的投资开发。

当年,抗联部队曾在这里同日本军队进行过残酷的战役,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了一个多月,最后,山上山下丢满了敌军的尸体,也洒满了抗日英雄们的鲜血。

如今,山上的战壕工事仍依稀可辨,山顶的烈士英雄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向长天述说着昔日的故事。

绕山而过的是一条汩汩流淌的江。江随山而得名。但追其源头,此乃长白山而下的第二松花江支流。江水不深,旱时浅处可见水中石卵,但水质清澈,常有鱼儿摇尾逆水而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

这里的人们沿江打梗开渠种植水稻,又在山坡上盖不了参棚,种植园参。还有人栽种花生、土豆和地瓜以及养食用菌之类的作物。

总之,这个地方的夏天可真是太美了,那真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凡到此一游,都会使人流连忘返。

所以,当满载二(1)班同学们的大客车一进到山角下,那一排排的小脑袋瓜就从车窗伸出到车外了,接着便是一阵阵的欢呼声。

当然,在这些学生中,好说好动的吴春雨仍然是表现最积极也是兴奋程度最高的了:

只见他摇头晃脑地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跑到前风档那弯下腰向前看,又一会儿跑到车的后风档那向后看,还一边点点指指地,品头论足。那精神劲儿早就不够用了。

其实,这也是凌姗和赵昕对吴春雨最为担心的事儿。因是吴春的那个兜里毕竟揣着一个一兴奋或刺激过度就犯的头痛病。

显然,这个活动不让吴春雨参加是不可能的,并且他俩也没办法说出理由和原因。

凭吴春雨这性格,想让他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参加活动那几乎是不可能。

为这事儿,从昨天开始,凌姗就和赵昕商量怎么来控制吴春雨的活动,防止他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虽说现在已经心中有数,可还难说吴春雨能否接受。

汽车终于停在了高高的山崖下面。

同学们鱼贯地下了车,开始整队,整理行装备品,准备上山。

10分钟之后,随着“嘟──”的一声哨响,爬山比赛开始了。

同学们就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欢叫着张开了翅膀。

吴春雨又理所当然地跑在最前面了,他一边往上跑还一边挥着胳膊学着电影里的土匪头子咋乎:

“快,都他M的给我冲,活捉山上的共军,每人赏3块大洋1个大烟泡儿!”

"冲啊,冲啊…"

"缴枪不杀…"

还别说,经吴春雨这么一喊,同学们还真是一呼百应了。

刹时间,包括女同学在内也呐喊起来,随即小家伙们便撒开Y子就往山上冲去了。

吴春雨这么干,一下子便把凌姗的心给收紧了:

只想到吴雨春不好控制,没想到这一开始就失控了?他这么兴奋要犯了病…不行…。

凌姗也没来得及多想,便撒开腿也急急忙忙地向上爬,想追上吴春雨。

那她哪追得上啊!别说她快4o的人了,就是和吴春雨年龄相仿,她一个女的也追不过他呀。

所以,凌凌越追反而越落后,分分钟下来她就被累得大口大口地喘粗气了。

凌姗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不行,这可怎么办呐?"

她站住脚,手下意识地捂着胸口,朝四下看去。

她忽然想起了赵昕。

嗯,对,赵昕呢?

凌姗又回身往后看,她以为赵昕一定在她后边,可后也都连一个人都没有,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

啊?凌姗这时才又抬头往上看去,原来赵昕已经和王美玉、毕高乐3个人爬到他前边去了。

“赵昕!赵老师!”凌姗朝上边大声喊。

赵昕最后还是听到了喊声,爬忙停住脚,回头往下看着,对两个伙伴说:“哟,凌老师爬不动了?嘿!”

凌姗喘着粗气,一边用手着急地朝上边比划一边说:“快,把吴……吴春雨喊住!你就说我叫他有事!”

赵昕这才想起自己竟然忘了这码事。他答应了一声,立马就撒开腿大步向上爬,一边爬还一边大声喊:

“吴春雨,吴春雨,你站住!”

吴春雨正爬得起劲,还在挥舞着树棍:"呀叽格叽,冲啊…"

听到后边有人喊他,是赵老师。

略一迟疑,便做出迅速反应:

"叫我?是不是看到我领头,女同学跟不上了?这与老子何干?不管他,M的,老子登上山顶再说,将在外‘将在外,军令有何不受!`

想到这,他理都没理赵昕,头也不回地挥着树棍喊:

"给我…

"吴春雨,赵老师在后边叫你哪!"

国育新大声喊道。

“一会儿山上说吧,没功夫,巴格牙路!”顺嘴冒出一句日本骂人话。

“ 别胡闹,老师叫你有事!”

国育新紧跑两步拉住吴春雨严肃地说。

吴春雨这才不敢不站住脚,等着赵昕上来,大声问:

“什么事儿?赵老师。”

赵昕喘息着,还故意装做喘息,半晌说不出话的样子:

“…你…你等我喘口气,喘口气,再……再,再说。”

吴春雨这可急了,眼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地都超越了自己到前边去了,他便跺着脚着急地说:

“哎呀我的赵老师呀,求你了行不,快,快说吧!这大家可都超过我了!”

赵昕故意伸出手:“别,别,别着急。”

吴春雨能不急么?他今天铁定是要夺第一的呀。此刻他真是急得抓耳挠腮了,这要不是赵昕,他一准不理这个茬儿了!

王美玉和毕高乐也站在不远处往这边看着。他俩看着赵昕的样子好纳闷,怎么刚才好好的,才爬了这么几步就转眼这么大口大口地喘上了呢?

“呀,该不是…"

王美玉害怕了。她想到心脏,听说有心脏病的人一运动就这么喘。想到这,王美玉便急忙来到赵昕跟前着急地扶着他的胳膊心色地问:

“赵昕,你,你这是怎么啦?怎么啦?”

赵昕摇摇头,又背着吴春雨伯的视线朝王美玉挤挤眼,摆了下手,便大声说:“上不去了,我上不去了。"

“吴春雨,你下来,下来,我和你说点事!”赵昕又对吴春雨招手。

吴春雨心里这个气呀:

你赵老师这不是成心和我过不去吗?有事什么时候说不行,偏这时候说?可你倒快点说呀,…祖宗唉,求你了!

吴春雨心里急呀,急得两手直挠脑袋。

“来,过来呀!”

赵昕仍不停地叫着。

看来,夺第一的希望是他M的没了。得,下就下去吧。

吴春雨这才不得不恋恋不舍地回头望了望山上,嗨,这同学们都到半山腰了。

他这才不情愿地往下来。

赵昕仍坐在石头上喘着。

“什么事儿,说吧。老师,能不能快!点说呀!”

吴春雨几乎是在求赵昕了。

赵昕抬起手,朝下边一指:

“去,扶着凌老师去。”

“凌老师?”

吴春雨这才往下看。呀,可不是吗?凌老师也正在石头上坐着喘呢,右手还抵着腰。

“凌老师?你这是怎么了?我来帮你吧!”

吴春雨这时可真有点急了,凌老师可是他心里最认可的人呐。于是他快步朝凌老师走过来。

没想到凌老师摆着手对吴春说,

“春雨啊,你还是陪赵老师上吧,我是上不去了。”

“没事。没事。赵老师是男的,有力气。凌老师,我扶着您上吧,您不上去可不行呐,那到山顶不是还有活动吗?”

吴春雨说着,便一边挽起凌姗的胳膊,一边和她一起往山上爬。

赵昕看到这儿,才放心地摇了摇头笑了。

此时赵昕也不喘了,他笑着朝王美玉往山上一指:

“哥们儿,上吧!”

王美玉被这两人的举动给弄糊涂了,

“咦,我说老赵哇,你刚才又喘又挤眼摆手的,你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哇?”

“哈哈快走吧,路上说!”

等他们想起找毕高乐的时候,哪道有毕高乐的影子,此时的地估计已经快到山顶了。

凤凰山不算高,海拔只有一千三百多米。年轻的山民登上山顶的金顶,大约也得40多分钟,但对于没有过登经验的孩子们来说,恐怕需要一个小时。

当绝大多数同学站在主峰的金顶上,一揽众山小,向着大自然欢呼雀跃的时候,凌姗和吴春雨他们也就才完成三分之二的路程。

赵昕体力还真不错,他一会儿就赶上了队伍并超过了几个女同学。

第一个被超的就是被称为娇小姐的常燕她们一伙人。

现在的常燕可真无愧为娇小姐了:

汗水把头发都打成绺了,顺着脸往下淌着。正被吴潇潇和刘欢在一左一右地扶着,艰难地往上爬着。

“让我坐下歇会儿吧,我真不行了,别耽误你们,你俩上去吧,哎呀妈呀,这辈子就这一回,下次给多少钱也不来了,可累死我了,我这心哪,都快跳出嗓子眼儿了!”

常燕气喘吁吁断断续续地说。

“别呀,怎么着都得上到顶啊,这坚持到顶峰你就就觉得值了。**怎么说来?无限风光在险峰嘛!”刘欢劝她说。

“真不好意思。"

“这同学们都到山顶了。也行。你们别管我了,快上去吧,我歇一会儿再上!”

常燕都有些哭腔了,她为自己的无能而惭愧。

小伙伴还是没有动身。

“走哇!走!”常燕有些急了,她几乎在吼。

刘欢和吴潇潇这才对视了一下:

刘欢说:

“那,那好吧,我们先走,那…你可千万跟上来呀,啊?”

当然,这最后一个登上主峰金顶平台的,一定是凌姗和吴春雨了。

等他们俩登上主峰的时侯,同学们都已经做完了诸如顶气球,摸鼻子等游戏。

同学们把凌姗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关心地问这问那:

“老师,你没事吧?”

“是吴春雨同学牺牲了自己第一的利益,宁愿陪老师闹‘打狼’的。因此我建议,咱们发给吴春雨同学一个助人为乐奖怎么样?”凌姗笑着征求大家的意见。

“好!好哇。吴春雨真棒。”

同学们鼓掌。

“那,这没事先安排,这个奖咱按什么标准发呢?”国育新闻凌姗。

凌姗脱口而出,"吴雨春是为助人为乐才没得第一名的,那就按登山第一名的标准怎么样?”

"好…"又是一阵掌声。

顿时,有人拿来了一个双肩的书包递到吴春雨的手上。

“我不要,我不要。”吴春雨不好意思地推托着。

“拿着吧。帮助别人是最值得奖励的。生活在大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去助人为乐。这样人人助人人,形成一种全社会的风气,那我们就没有困难不可以战胜的了。”凌姗因势利导地说。“可是,我……”吴春雨还想说什么,但只说了半截。

凌姗笑着接上话说:“如果没猜错,你一定是想说:你开始还是不大情愿的,是吧?因为前面有触手可得的荣誉呀。"

“在荣誉和助人的问题上,你有过思想斗争。假如说,我不是老师,你也许不会选择后者是吗?”

吴春雨点点头,诚实地承认:

“嗯呐!”

凌姗又说:“可你毕竟战胜自己了呀。相信如再有一次机会,哪怕是如果是个陌生人,你也能帮忙的,是吧?”

吴春雨又点点头。

毕高乐举着小DⅤ摄像机在不停地拍着。末了,他停住手,又从随身包里取出照相机,对着凌姗和吴春雨说:

“凌姗老师,我来给你俩拍一张合影作个纪念好吗?”

“OK!”吴春雨几乎没照过像,他还一直觉得照相机这玩意既神奇又好玩,所以当毕高乐提出给他们拍照时,他特别高兴,首先表示同意,还说:“那,那你可得给照片呀!"。

当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同学们开始下山,集合清点人数后回校。

坐在返程的大客车里,大家却都沉默下来了,也不见了早上的喧嚣。

同学们仍都沉浸在凌姗在山顶纪念碑前讲的那个感人的故事之中不能自拔。

那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山上,这山腰的那个战壕里:

“九.一八”以后,我东北沦陷,日寇的铁蹄践踏着这片土地。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我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营的将士们旡奈退守凤凰山,等待时机,准备里应外合歼灭困山的日军,与其它部队汇合并转战长白。

时值冬季,正是大雪封山的季节。

缺衣少食的抗联战士们只能在山上以雪洞为营,一天天地煎熬着。

渐渐地,山上的粮食吃光了,山下日军和伪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封锁,使部队和地方的联系彻底中断了。

日伪军不敢进山。但他们知道,山上的粮食紧缺,所以他们采取封山的办法和抗联比耐力,试图要冻死和饿死抗联战士。

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加上没有粮食饱腹的饥饿在一天比一天更严重地威胁着战士们。

这么耗下去,那只能是等死。

死神在步步逼近。可战士们没有被吓倒,他们要凭着坚强的意志活下去,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于是战士们开始扒树皮充饥。

就这样,一块树皮一捧白雪…他们在这山上熬了整整33个寒冷的白天和夜晚。

难以想象的33天啊!

严重的营养缺乏,战士们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头,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的。也有的因此倒下再没有起来。

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硬是每天坚持训练,坚持煅炼身体积蓄体力以备随时和鬼子血战。

雪洞被战士们的体温一点点地开始溶化,他们索性破开白雪重新打雪墙,还要沿着山腰破开雪窝一镐一镐地打石头修工事,硬是围着主峰修了3道环山的工事。

就凭着这些工事,他们竟然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偷袭,使敌人丢下尸体狼狈而逃。

腊月二十九那天,是中国人的春节除夕日。

可就这一天,凶恶的日本鬼子上百门的大炮,向山上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山上顿时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乱石纷飞,一些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但绝大部分战士却借助修建的工事躲过了炮火的袭击。

可是,黑压压的敌人却借着炮火的硝烟掩护,冲破了第一道工事。

一场殊死的激战,就在除夕夜到来之前开始了。

凭借工事优势,抗联一营的战士接连打退了敌人的6次进攻。

然而,就在疯狂的敌人重整数倍的兵力向山上发起第七次攻击时,抗联这边的弹药却消耗殆尽。

一场不可避免的肉搏战,就在日落前的山顶展开了。

……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凤凰山上恢复了往日的沉寂。

抗联战士全营阵亡。

山上布满了我军战士的遗体和鬼子、伪军的尸体。

到处都可以看到被炮弹炸碎散落的战士们的肢体。

也有的战士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拉响了最后的手榴弹;

有们抱住敌人跳下了山崖;

一个只有16岁的小战士牺挫时,嘴里还含着一只敌人的耳朵。

营长金振华依偎在一棵松树干上。他身上被鲜血浸透了,布满了刺刀痕。

……。

这就是凌姗在山顶纪念碑前讲给同学们的故事。

一直在小说和电影中看到的故事,竟然真的在眼前这个地方发生过?!

天哪,太震撼了!

同学们不禁睁大了眼睛。

“老师,这是真的么?"

“老师,这不会是您编出来的吧?”

凌姗神情凝重地点头确认。

她指着纪念碑上的碑文说:

“这上边镌刻着的烈士们的名字,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可以告诉大家,那位金营长不是别人,正实我们学校老校长金钊的父亲!”

这一下又对同学们震动不小。

原来…金校长的父亲…

同学们都沉默了。

再也没谁怀疑这故事是编出来的了。

凌姗继续说:

“同学们,先烈们就是在这里,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今天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为了他们的后代不再做亡国奴,含辛茹苦,忍饥挨冻,在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同敌人作战,直至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同学们,让我们认真地思考人生吧,我就此给大家留一篇作文作业,题目是《我站在先烈牺牲的地方》。希望我们都能有感而发,把你的真实感受和感想写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