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帅之路:从热血黄埔到长津湖 > 第190章 一致对外

黎平会议结束之后,红军加强了对黔省的攻势,一、三、五军团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扫了黔东南、黔北,打的黔军溃不成军;

三路大军很快就从三个方向兵临筑城,将25军主力包围在城中,当然还是围三阙一,给留了西边一条退路,这样会大大降低守军的战斗意志。

果然,王家列率先逃跑,接着就是那些师长、旅长、团长,最后是溃兵,扛着“双枪”就逃跑了。

红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黔省的首府筑城,将25军的残部赶到了黔西地区。

中央纵队并没进入筑城,而是去了黔北,在酒都遵义城又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一次会议上纠正了绑先、布劳恩等人的“左”倾错误;

会上讨论并撤销了“军事五人团”,增选老师为书记处书记,罗浦取代绑先成为组织中负总责的人。

会后,几大常委也进行了分工,由老师、翔宇、龙千里3人负责指挥军事,绑先、布劳恩不再指挥军事,基本确定了老师在组织中的领导地位。

虽然现在还是罗浦负总责,但这是过渡期,是给布尔什维克国际看的。

会后,新的三人团继续召开了一次会议,商量27路军和龙千里回归组织和红军的事宜;

老师和翔宇经过仔细考虑过后,还是决定让龙千里和27路军继续以左派的身份存在,这可以作为未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缓冲,为今后的政治斗争多一个选择。

红军在黔北休整了半个月后,主力三个军团向蜀南的泸州、渝州挺进;

随着红军主力于蜀省,他们与蜀省的军阀之间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而且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这是金陵希望看到的。

国府正在调集重兵准备进入大西南,打的主意就是让红军和蜀中军阀打个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坐收渔翁之利。

此时的蜀省,有大大小小军阀十几个,势力比较大的主要有五个,他们的代称分别是“金、木、水、火、土”,这是按五人名字的部首所含“金、木、水、火、土”而称谓 ;

即邓晋康(金)、杨子惠(木)、刘甫澄(水)、刘自乾(火)、王方舟(土)。

这五大军阀关系是盘根错节,平时互相打生打死,但一旦遇到外敌进入蜀中后,他们又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十万红军主力从黔北进入蜀南,这让蜀中几大军阀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是生死存亡;

最要命的是在外围,几十万中央军也大军压境,打的是驱虎吞狼之计,川军与红军血战后,不管是谁赢,最后都无法单独对抗中央军,金陵都是坐收渔翁之利。

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入蜀省,蜀陕根据地的四方面军主力,从蜀东开始向蜀中进军,南北夹击蜀中军阀之势已成,留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要不就是邀请中央军入蜀,就算是赶走了红军,蜀省中央化也无法避免了。

要不就是五大军阀联合起来,跟红军决战,可现在的红军光蜀东和蜀南的一、四方面军主力就超过了20万人;

在黔省还有红四、九、十三个军团,而27路军主力则是在滇黔桂地区,将几十万国府军挡在了黔东南之外。

薛伯陵等人并不急于进攻27路军,他们还等着看好戏呢。

红军为了生存也不得不跟蜀省军阀打一仗,于是双方调兵遣将就在蜀南打了一仗;

这一仗以刘甫澄为首的联军被红一、三军团击败,不仅丢失了渝中,还被红军歼灭了两个师,伤亡2千余人,被俘1.3万人;

一战就把蜀省军阀打疼了,与此同时,红四方面军主力也从广元向绵阳发起进攻,歼敌一个师。

蜀省军阀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他们根本打不过红军!

以前跟四方面还能勉强打个平手,现在一方面三个主力军团入蜀后,他们就不是对手了,再打下去他们有全军覆没之危险;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能走和谈之道,蜀中军阀喊出了国难当头,华夏人应该一致对外的口号,这个得到了红军的积极响应,双方开始秘密和谈。

金陵政府一看双方不打了,他们就不乐意了,一方面严令蜀省几大军阀出兵剿灭红军,另一方面命令中央军主力入黔,开始自己上阵了。

中央军吴奇伟部6个师强势杀入黔东南,27路军第一军采用诱敌深入、寻机歼敌一部的战术,在黎平附近包围了轻敌冒进的中央军1个师;

吴奇伟为了救出这一个师,派了两个师增援黎平,结果在黎平以东地区被第一军的二师、炮兵旅打了一个伏击,损失了1万余人。

27路军第二军主力也出现在了吴奇伟部的侧翼,摆出了一个要吃掉吴奇伟纵队的架势,吓得他们连忙退出了黔东南,已经管不上被包围的那一个师了。

李文鼎见已经钓不到鱼,就下令围歼了包围圈里的中央军师,歼敌8千余人。

黎平战役,中央军偷鸡不成蚀把米,在损失了将近2万部队后又变得谨慎起来,双方进入军事对峙状态。本来蜀省几大军阀还在犹豫要不要与红军签订和平协议,中央军在黔东南的惨败让他们彻底抛弃了幻想;

龙子衿和27路军果然凶残,红一、四方面军也是如狼似虎,吞掉他们完全不在话下,中央军的惨败让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正式与红军签订了和平协议,双方停止军事对抗,一致对外。

双方成立联合政府,川军参照27路军的形式与红军合作,等到时机成熟一起北上打鬼子。

随着双方签订了和平协议,一、四方面军顺利会师。

几个月后,西南联合政府成立,黔军王家列部也加入了进来,一起对抗中央军;

并且通电全国,要求金陵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紧接着红军主力进军陕甘宁和西域,红四方军主力和红一、三军团一起,歼灭了甘于打内战的宁马、甘马,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建立了涵盖陕(南)甘宁和西域的根据地。

蜀省、黔西、27路军以合作者的形式加入。

对于联合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滇省龙子舟、陕军杨部、东北军张小六等人也呼吁金陵政府停止内战。

结果被逼急了的张小六和陕军十七路军杨将军在长安发动了长安兵变。

为了和平解决长安事变,翔宇和龙千里亲自飞扑长安,与东北军、陕军和谈,在几方的共同努力下,金陵政府同意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全国实现了停战,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辖115师、120师、129师、81师、独立师、陕甘宁留守兵团等六个主力师,每个师下辖3旅9团,约2.3万余人,加上总部直属部队,总兵力约15万人。

八路军为集团军编制,6个师其实都是军一级,115师长育容、120师长胡子、129师长明昭、独立师长希夷、81师师长徐子敬、陕甘宁留守兵团聂福骈。

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陈仲宏,下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旅)6千余人,总兵力约2.8万人,级别跟八路军主力师同级。

27路军编制不变,也是集团军编制,龙千里任总指挥,蒋湘耘任副总指挥,下辖4个军,1军,辖一师、二师,军长李文鼎;

2军辖四师、独立师,军长王耳琢;

3军(华中游击纵队改编)辖五师、六师、七师,军长陈庶康;

4军(华东游击纵队改编)辖八师、九师,军长许继真;

集团军属炮兵旅(旅长黄汉魂),侦察旅,(旅长杨立青),警卫旅(旅长林虎)以及野战野院、通信团等。

每个师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加上师直部队,总兵力约1.5万余人。

27路军总兵力约16万人,是全国最大的一个集团军,由于协助和平解决了长安事变,金陵给了龙千里4个军的编制。

根据和平协议的要求,八路军和27路军改编完成后,主力部队从蜀省和黔省撤出;

位于蜀省的八路军独立师、81师、27路军第一军、第三军、第四军组成东进兵团。开赴华东前线协助国府军抗战,由龙千里统一指挥。

这个是金陵打着消耗八路军、27路军的目的;

27路军第二军和八路军其他部队开赴河东前线,由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

第一卷完,第二卷抗战岁月即将推出,敬请期待。

各位书友,这本书因为安全问题从今天开始正式停更,新书《崛起之路:从黄埔一起开始》已经在番茄网上开更,已经更了一章,今日三更,还是龙千里和他的战友们的征程,喜欢的可以继续追,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