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 第522章 推广杂交小麦(八)

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第522章 推广杂交小麦(八)

作者:夏日星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4 12:43:20 来源:书海阁

在那个缺乏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年代,李向明和团队面对着推广杂交小麦种植的重重困难。

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带领着农民们发挥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手工制作出了一些简易却实用的种植工具。

在公社的一间简陋的工棚里,李向明和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面前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原材料:竹子、木头、铁丝等。

他们眉头紧锁,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正在商量着如何制作出适合杂交小麦种植的工具。

“咱们可以用竹子做个播种器。”李向明指着一根粗壮的竹竿说道,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竹竿表面,感受着它的坚硬与光滑,“把竹竿的一端削尖,再在另一端钻几个小孔,就可以用来播种了。”

团队成员们在李向明的提议下,一致同意利用竹子制作播种器。

年轻技术员小张自告奋勇,承担起制作任务。

他从一堆原材料中精心挑选出一根笔直、粗细适中的竹竿,这根竹竿长约两米,青绿色的外皮光滑油亮,彰显出竹子的生命力。

小张先是用砂纸仔细打磨竹竿的表面,去除上面的毛刺和不平整之处,确保播种器的手感舒适,便于农民们握持操作。

随后,他拿起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是团队中一位老工匠特地为他们打造的,刀刃薄而锋利,削起竹子来毫不费力。

小张全神贯注地将竹竿的一端对准刀刃,轻轻施加压力,刀锋便顺着竹竿的纹理快速滑动,竹屑纷飞间,竹竿的一端逐渐变得尖细。

他不时地停下来,用手指轻轻触摸竹尖,感受其锋利程度,直至竹尖足够锐利,能够轻松刺入土壤之中。

接着,小张又用钳子夹起一根铁丝,在火炉上将其烧得通红。

他迅速将烧红的铁丝对准竹竿的另一端,找准位置后,轻轻按下。

炽热的铁丝瞬间在竹竿上烫出一个小孔,竹竿内部的纤维被高温烧断,孔洞边缘微微泛黑。

小张毫不停歇,接连烫出几个小孔,每个孔洞都均匀分布在竹竿的同一侧,间距相等,大小一致,如同精心设计的图案。

随着最后一个孔洞的完成,一个简易的竹制播种器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这根竹竿一头尖细,便于插入土壤;另一头排列着整齐的小孔,用于播种时种子的顺利通过。

整个播种器轻便易携,制作成本低廉,却蕴含着团队成员们的智慧与巧思,完美契合了杂交小麦的种植需求,为提高播种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个播种器可以用来播种杂交小麦的种子,只要在田间挖好沟,就可以将种子通过这些小孔均匀地播撒下去。”

李向明拿起播种器,向大家展示着它的使用方法,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除了播种器,他们还制作了一些简易的灌溉工具。

在中原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

李向明带领团队成员们利用木头和竹子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水车。

在中原地区那片广袤的田野上,李向明站在田埂边,望着不远处干涸的麦田,眉头紧锁。

他深知,在这片缺水的土地上,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

为了给麦田引来宝贵的水源,他决定带领团队成员们制作一个简易的水车。

“咱们得赶紧动手,制作一个水车来灌溉麦田。”

李向明对身旁的团队成员们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他身后的成员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准备齐心协力完成这项任务。

他们首先来到附近的树林,寻找合适的原材料。

在李向明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挑选了一根粗大的木头,这根木头直径足有一尺,长度更是达到了三米。

他们用锯子将木头锯断,然后用斧头将木头的两端削平,再用刨子将木头的表面打磨光滑,使其呈现出完美的圆形,这将成为水车的轮子。

接下来,他们需要在轮子的边缘均匀地安装上一些竹筒,用来盛水。

团队成员们从附近的竹林中砍来了一些粗壮的竹子,用刀将竹子劈开,制成一根根长约一尺的竹筒。

他们将竹筒的底部削尖,然后用烧红的铁丝在竹筒的顶部钻出一个小孔,方便水流的进出。

在安装竹筒的过程中,李向明亲自上阵,他拿起一根竹筒,仔细地测量着与轮子边缘的距离,确保每个竹筒都能准确地安装在预定的位置。

他用铁锤和铁钉将竹筒牢牢地固定在轮子上,随着竹筒一个个地安装到位,水车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为了将水车固定在田边的水渠旁,他们还需要搭建一个支架。

团队成员们用竹竿搭建起一个三角形的支架,竹竿之间用藤条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确保支架的稳固。

他们将支架的一端插入田边的泥土中,另一端则搭在水渠的边缘,为水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当一切都准备就绪后,他们将制作好的水车轮子安装在支架上,轮子的底部轻轻触碰到水渠中的水面。

随着水流的冲击,水车缓缓地转动起来,竹筒舀起的水从顶部的小孔中倾泻而出,落在田间的麦苗上,为干渴的麦田带来了生命的甘霖。

看着水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团队成员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向明站在一旁,望着那片被水滋润的麦田,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这个简易的水车虽然看起来粗糙,却承载着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土地的热爱。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水车将成为他们与干旱抗争的有力武器,为杂交小麦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个水车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它的作用可不小。”李向明站在水车旁,望着缓缓转动的轮子,眼中满是自豪,“它可以利用水的自然流动,为我们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保证了小麦的水分供应。”

农民们看到这些手工制作的种植工具,纷纷围拢过来,脸上露出了惊讶和赞叹的表情。

他们没有想到,在缺乏现代化设备的情况下,李向明和团队还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一位老农握着李向明的手,激动地说:“李厂长,你们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有了这些工具,我们种小麦就更方便了,产量也一定会提高的。”

李向明微笑着拍了拍老农的肩膀,语气温和而坚定:“乡亲们,这些工具只是我们推广杂交小麦种植的第一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会不断改进和创新,为你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杂交小麦种植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李向明和团队的带领下,农民们也积极参与到手工制作种植工具的行列中。

在李向明和团队的带领下,农民们也积极参与到手工制作种植工具的行列中。

他们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当地的材料,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简易工具:用竹片制作的麦穗剪刀、用木头雕刻的麦秆捆绑器等。

这些工具虽然简陋,但却极大地提高了杂交小麦种植的效率,为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公社的一处空地上,农民们围坐在一起,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正忙碌地制作着。

老王是村里的木匠,他正专注地雕刻着一块木头。

只见他眉头微蹙,眼神专注地盯着手中的木头,手中的刻刀在木头上灵活地舞动着,木屑纷飞间,一个麦秆捆绑器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

他不时地停下手中的刻刀,仔细地端详着捆绑器的形状,调整着雕刻的角度和力度,力求让捆绑器更加精致、实用。

“老王,你这捆绑器做得真好啊!”

旁边的李大娘忍不住夸赞道,她正用竹片制作着麦穗剪刀。

只见她将竹片在火上烤软,然后迅速地将其弯曲成剪刀的形状,再用细绳将竹片固定住。

她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不一会儿,一把简易的麦穗剪刀便制作完成了。

她拿起剪刀,轻轻地剪了一下麦穗,竹片制成的剪刀虽然没有铁制剪刀那么锋利,但剪起麦穗来却也毫不费力。

“这都是李厂长教我们的,他可真是个能人啊!”

老王笑着说道,手中的刻刀仍在不停地雕刻着。

他抬起头,望向不远处的李向明,眼中满是敬佩和感激。

李向明正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大家制作工具,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欣慰和鼓励。

“大家做得都很好,这些工具虽然简单,但却能大大提高我们的种植效率。”

李向明走上前来,拿起老王雕刻的捆绑器和李大娘制作的剪刀,仔细地观察着。

他发现捆绑器的握柄处有些粗糙,便拿起砂纸轻轻地打磨起来,使其更加光滑舒适。

而剪刀的竹片连接处则有些松动,他便用细绳重新将其固定,使其更加牢固。

“李厂长,你快来看看这个!”

一位年轻的农民小李兴奋地叫道,他正和几个同伴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木制播种机。

他们用木板拼接成一个长方形的箱子,作为播种机的主体,然后在箱子的底部安装上几个小轮子,使其能够轻松地在田间移动。

小李拿起一个木制的漏斗,将其固定在箱子的一端,漏斗的底部则连接着一个木制的播种管,播种管上还安装着一个木制的摇柄,用于控制种子的流出。

“这个播种机的设计很有创意,但要注意播种管的长度和角度,要确保种子能够顺利地播撒到田间。”

李向明仔细地检查着播种机的每一个部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小李和同伴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会按照李厂长的建议进行改进。

在李向明和团队的带领下,农民们的手工制作热情高涨,他们互相交流着制作经验,分享着彼此的创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