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 第598章 昏暗的实验室

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第598章 昏暗的实验室

作者:夏日星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22:32:27 来源:书海阁

张工在实验室的角落里熟练地操作着一台老式的化学分析仪,他小心地按照操作步骤调整着仪器的参数,额头上渐渐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小王则在一旁协助着,记录着每一次实验的数据和结果。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他们终于得到了初步的实验数据,但结果却并不理想。有些元素的含量无法准确测定,这说明他们目前的方法可能还存在缺陷。

“看来我们得换一种思路了,不能仅仅依赖这些老式的仪器。”张工放下手中的仪器,疲惫但坚定地说道。

小王也认同地点点头:“或许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之前收集的学术资料,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分析方法可以借鉴。”

两人小心翼翼地走进那间略显昏暗的图书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书卷气息,仿佛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古老韵味。

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彼此轻微的脚步声和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他们走到那排摆满书籍的木质书架前,只见那一本本厚重的书籍犹如岁月的守护者,静静地陈列在那里。

张工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通往书架深处的小门,门后的空间更为狭窄,光线也更为昏暗,只有几盏昏黄的灯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着这片知识的海洋。

他们开始一页页地翻找起来。

张工的目光在书架上快速地扫视着,试图从那一排排书脊上找到可能的线索。

他的手指轻轻滑过一本本泛黄的书籍,最终在一本看起来有些破旧的卷册前停了下来。

他轻轻地抽出那本书,将其捧在手中,书页散发出来的陈旧纸张的气味瞬间充斥着他的鼻腔。

小王也没有闲着,他继续在旁边的书架上寻找着。

他微微俯下身,目光专注地扫视着一本又一本的书籍,每看到一本书的书名,他都会轻轻地翻开书页查看一番,然后又放回原位。

张工仔细地阅读着手中这本书的每一个字。

书页上的文字因为岁月的侵蚀而显得有些模糊不清,有的字迹甚至已经有些斑驳,但张工却浑然不在意。

他全神贯注地盯着书页,试图从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内容中找到他们所需要的线索。

突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他像发现了宝藏一般,激动地喊道:“小王,快过来看看这一本!”

小王听到张工的呼喊,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快步走了过来。

他凑到张工身边,和张工一起仔细地研究着书中的内容。

两人逐页翻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在他们的脑海中编织成了一幅幅复杂的图案,他们试图从中解开那个隐藏的信息密钥。

终于,在书页的深处,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那一刻,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张工紧紧地握住那本书,仿佛握住了一把通往成功的钥匙。

他和小王开始认真研读这个新的方法,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执着。

然而,仔细阅读之后,他们的笑容渐渐消失,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药剂,而这种药剂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这意味着他们想要使用这种方法,就必须要自己去尝试配制。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小王。”

张工微微皱起眉头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

小王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火焰:“张工,咱们不能放弃。我们一定有办法的,再难也要试一试!”

“嗯,你说得对。那就行动起来吧!”张工握紧拳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两人开始在图书馆中寻找关于这种特殊药剂配制的相关资料。

他们再次回到书架前,翻遍了每一个可能藏有线索的书架。

尽管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失望中度过,但他们从未放弃。

在查阅了大量看似无关的资料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些可能在配制过程中用到的基础信息和线索。

这些线索就像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给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希望。

“有了这些资料,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小王激动地说道。

张工点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接下来,我们得回去好好研究这些资料,然后开始尝试配制这种药剂。”

两人的脚步变得急促而坚定,他们带着手中的资料,走出了图书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实验室成了张工和小王的“战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那扇略显破旧的窗户,他们就早早地来到了实验室,打开那扇门,一股熟悉的混合着金属与化学试剂的气味扑面而来,他们却如闻到花香的蜜蜂一般,迫不及待地投身到工作中。

张工站在实验台前,目光专注而坚定。

他拿起那支有些陈旧的天平,仔细地检查着天平的每一个部件,仿佛在与它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懈怠,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沉稳而自信。

他熟练地将天平调零,然后拿起一个小巧的砝码,轻轻放在天平的一边,仔细观察着指针的摆动,微调着天平的平衡。

接着,他开始按照书中的配方称量化学试剂。

那些装在玻璃瓶里、标签已经有些褪色的试剂,就像是神秘的宝藏,等待着他去发掘。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滴管,轻轻地吸取试剂,眼睛紧紧盯着滴管上的刻度,一滴一滴地量取着,每一滴都仿佛承载着希望。

在称量粉末状试剂时,他则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用小勺轻轻地将试剂舀入称量纸内,用精密的电子秤称量着重量,还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每一个数据,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宇宙的奥秘对话。

而小王则负责混合搅拌这些试剂。

他站在另一个实验台前,将称量好的试剂按照顺序一一放入烧杯中。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期待和探索的光芒,双手紧紧握住搅拌棒,在烧杯中轻轻搅拌着。

随着搅拌棒的转动,试剂之间开始慢慢融合,发出“滋滋”的轻微声响,仿佛是它们在进行一场神秘的交流。

化学试剂混合时散发出来的刺鼻气味,开始在实验室里弥漫开来。

那气味让人感到有些刺鼻难闻,刺痛着鼻腔和喉咙,仿佛要阻止他们继续前行。

但张工和小王却毫不在意,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已经屏蔽了这令人生厌的气味。

“张工,我觉得这个比例可能还需要再调整一下。”

小王一边搅拌着,一边大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思考。

张工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小王身边,看着烧杯中正在融合的试剂,思考了片刻后说道:

“嗯,我也觉得。我们刚才的实验结果显示,成分的稳定性好像还不是特别理想,可能是比例上出了点问题。”

他们又回到了实验台前,重新调整着配方。

这一次,他们的动作更加谨慎,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核对,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精准无误。

就这样,他们经历了无数次尝试。

有时候,一次失败的实验结果让他们感到沮丧和失落,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

他们会认真地分析每一组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这已经是第十五次失败了,我们还是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小王看着那写满数据的纸张,微微皱起了眉头。

张工坐在实验台前的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疲惫地说道:

“别灰心,小王。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在他们的不断摸索和改进中,终于,他们成功地配制出了那种特殊的药剂。

当他们将药剂小心翼翼地应用到新材料的分析实验中时,整个实验室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有仪器轻微的运作声在空气中回荡。

他们紧张而又激动地盯着数据记录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数据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那清晰而准确的数据就像是在告诉他们: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揭开了新材料的神秘面纱!”小王激动地喊道,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的神情。

张工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喃喃自语道:“我们做到了,这么久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他们紧紧相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的成功而欢呼。

这不仅仅是一次实验的成功,更是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的见证。

李向明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赶到了实验室。他看着实验数据和新材料样品,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好样的,你们成功了!这将是我们工厂的一个重要突破。”李向明激动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

工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纷纷围了过来。

最近一段时间机械厂工作强度较大,工厂的每一个角落都仿佛被紧张的氛围所笼罩。

昏黄的灯光下,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内心的疲惫与压力。

隐藏在这紧张氛围中的,是一触即发的矛盾危机。

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最为突出的便是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围绕那台关键设备使用权而产生的激烈分歧。

生产部门的负责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

老李同志愁容满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焦急,声音沉稳地说道:

“这设备现在可是我们生产线的命脉啊,同志们。现在订货方如潮水般涌来,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每停工一分钟,就意味着我们的交付时间可能会延误,那买主那边……”

他的声音略显沉重,仿佛那无形的压力已沉甸甸地压在了他的肩头。老李的身边围聚着其他几位生产部门的骨干同志。老王同志,一位负责一线生产的技术能手,忍不住补充道:

“李厂长,您也知道,这设备现在的使用频率已经快达到极限了,稍微出点问题,那整个生产线都得停下。我们得确保它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啊。”

而研发部门这边,年轻有为的赵同志也站在一旁,神情严肃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自己工作的执着和追求:

“李厂长,你也清楚,我们现在进行的新产品技术改进已经到了关键的攻坚阶段。

这台设备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多分配一些时间给研发,我们就能更快地完成技术突破,新产品就能早日推向市场,这对于工厂的长远发展可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啊。”

赵同志身边的研发人员同志们纷纷点头,他们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小李同志,一位专注于研发工作多年的技术骨干,着急地说道:

“我们不能一直被生产拖着后腿啊,现在的时间就是我们的敌人。只有先解决技术问题,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向明厂长站在双方之间,他的目光坚定而平和,仿佛在审视着这场关乎工厂未来的“战役”。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设备分配问题,更是关乎工厂整体发展和团队凝聚力的关键矛盾。

他先是分别和两个部门的同志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他走进生产车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与老李、老王等同志们围坐在机器旁,耐心地听他们诉说着生产线上的困难,生产任务的紧迫性。

李厂长认真地倾听着,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他深知生产部门同志们的辛苦和他们所承担的责任。

随后,他又来到了研发室,坐在研发同志们中间,和小赵、小李等同志一起探讨新产品技术改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研发同志们的赞赏和鼓励,他明白,研发是工厂的创新动力,没有技术创新,工厂也就没有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