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跑到大秦帝国 > 第134章 主动设计引出土匪

跑到大秦帝国 第134章 主动设计引出土匪

作者:燃面好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15:46:31 来源:书海阁

陈涛现在真正的接手了郑家的产业可是问题并不比之前少。以前只是土匪,问题比较简单。现在的问题很多光是想着如何把生意做大,就已经让人头很大了。

现在人手也有限。所以陈涛必须找到足够的人手,信得过的人手。虽然李必和他们那几十多个兄弟信得过,也十分可靠,可是他们终究不是做生意的料。术业有专攻,必须要找到专业的人才。

陈涛没有办法,真的只能把找人这件事情寄托在周围的村民身上。其实陈涛仔细分析过,在这里虽然郑家是产业的大户,可是周边的人自己也可以少量的做点儿盐,盐虽然是官府控制的,可是只要你不销售,你不大量的生产,官府是不会管你的,你只是做点儿盐来,够保证自己的家用。所以在这周边的村民肯定都会制作盐。

郑国栋的离开,不光是他一个人能离开之前,他们是家族产业,所以他们有很多的人才都是他们家人,现在也随着郑国栋一起离开。

从他想到既然要招人,那肯定就需要让别人知道自己这里缺人,于是陈涛直接在家门口摆了一张桌子,然后让人写上牌幅。就像是现代社会里边儿的招聘会一样,写两个招人的字挂在那里,然后趁他在那里坐了一天有来看热闹的,有远远的观望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报名,陈涛主动与这些观望的人,看热闹的人交流,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他。

晚上陈涛回到家。左思右想,为什么会没有人愿意来呢?突然之间,陈涛想到或许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一样。在古代达官贵族或者有钱人家找人都不会直接去街上找人,而是通过一层一层的传递,让别人去找人。所以大家都觉得不太相信。至少在陈涛这种招聘方式上,那时候的秦朝人还没有接触过人们,对于新鲜的事情都是感到比较畏惧的。

陈涛突然想起一个故事,那就是商鞅变法,当初商鞅在咸阳城门口。让人举起一根杆子从东城门走到西城门,然后就给黄金。人们也是。看热闹的居多,但是却没有任何人去做,等了好久才终于有一个人在别人的怂恿下去完成了这件事,当然他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黄金,商鞅也靠这件事情才获得了别人的信任,所以陈涛想要在市级上找到人,恐怕有点儿难,毕竟他不是商鞅,商鞅当时可是官员,想一想官员找人都如此的麻烦,更何况一个陌生的外地人在当地没有任何的人员基础。

正在这个时候,李蓉突然走到了陈涛身后,然后开始给陈涛按摩。因为李蓉知道陈涛现在正在思考问题,所以不想去打扰他。只是安安静静的在旁边儿陪伴着他就可以。

陈涛突然问到:“如果你们之前没有了吃的,你们会怎么办?你们会不会出去找工作?”

李荣回答道:“如果我们家里已经养不活人呐,那就只有把女儿或者儿子卖到大户人家,卖到那些有钱人或者官员的家里去做仆人,这样的话就可以换回一点儿粮食。”

陈涛听完这番话猛的站起身说道:“我明白了,原来这些人不信任我的原因是因为如果要去大伙人家做事儿的话,都差不多属于是吧,命都卖在了大户人家了,和以前的家就没有了任何关系。正常,只要家里过得去的,都不会怎么做。除非万不得已。除非是家里已经揭不开锅或者是像电视小说那样什么父亲嗜赌成性,把女儿或者儿子卖了换钱,继续沉迷赌博。”

所以陈涛今天白天在街上找不到人,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他坐在那里不光是要招人来干活儿,是想要买走别人的一生。正常人都是不会去的,所以看热闹的人有,远远观望的人也有,就是没有上前询问的,看来陈涛对当地的习俗了解的还是不够彻底。换句话说,应该叫做时代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不一样。因为在陈涛的思维观念中,买卖人口是犯法的,可是在秦朝这个地方其实人也是一种商品。和其他的粮食,和兵器没有什么区别。正是由于思维观念都不一样,所以做起事来就感觉像牛头不对马嘴,对牛弹琴一样。

陈涛既然知道了问题,那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再招不到人的话,这么大的一个家业落在他的手里,恐怕也会凋零的,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尽快找到人。既然这些秦朝的人不懂得他真正的想法,那他就只有挨个挨个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第二天陈涛便带着几个人,一起到附近周围的村庄。只要看见有农户有农民就向他们讲自己的想法,然后看见有人家就敲门进去,看他们家里是否有制作盐的小型设备或者是条件,只要家里有制作过盐的他通通去找别人交流,劝说别人到他家里去工作。

终于在陈涛的不懈努力之下,一天走了几十公里。找到了三户人家,第一户人家都比较简单。第一个是只有一对夫妻。年纪40岁左右,儿子全部被抓去打仗了,是生是死不知道。所以陈涛就劝说他们到自己府里工作,这样的话,他们以后就是陈涛府里的人了,生死都有陈涛照顾。第二户人家人员比较复杂,有年纪比较大的两位老人,然后还有一个女子,有一个小孩儿,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也被抓走充军。这一家人。也是比较惨的那种。所以陈涛劝说他们以后并保证他们能够吃好,穿好。因为这家人里边儿这个年轻的女子是一位高手,而且能吃苦耐劳。他经常制作许多的盐给周围的村民,这样的话就可以换取一些粮食,够自己家用。所以这个妇女陈涛特别想请到自己府里去。

第三个就更简单了,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一个腿上带有残疾的男子,正是因为腿上的残疾,所以才逃掉了被抓去充军的命运。但是这个人也是一位吃苦耐劳的农民。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找不到媳妇儿,然后腿上又有残疾,更没有人看得上他。最开始这个人是不愿意跟陈涛走的,可是陈涛只能骗他说如果他愿意到陈涛的府里去,陈涛会帮他找媳妇儿,而且还找一个漂亮的媳妇儿。

其实陈涛也不想说假话,可是没有办法,要先把这群人骗到他的家里。让这些人来讲盐产业做起来以后,陈涛才能够实现承诺,比如对第一户老两口说的就是只要你去了以后肯定能够吃穿不愁,而且还有人给他们养老送终。

对,第二户人家说的是能够把老人安顿好,并且让他的小孩儿能够读书健康的成长,所以那个女人才愿意去。第三个当然不用说了,就是因为陈他答应帮他找媳妇,那个人才同意的。

成他之所以把这三个人先骗过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趁他知道,只要他把这个盐产业做起来,只要有了钱,后面答应他们的事情自然也就好办了。趁他回到家里,突然间觉得原来那些开公司做老板的人其实也不轻松,每天要给自己的员工不断的画笔,然后还要努力大饼给实现了需要。诳着员工又要努力做好生意。可以想象受到的压力是非常的大。

现在陈涛也走上了这一条路。没办法,他现在缺人,只要能找到人,他肯定会用一切办法的,不管是骗也好,抓过来也好,还是强行把人带过来也好,先让人来到他这里,把他的产业给做起来,只要产业做起来以后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事实也是如此,其实这些人或者叫做普通的员工,最终关心的还是能不能够给他们更好的保障,比如说让小孩儿读书,让单身汉娶上老婆,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这些问题只要有钱就很好解决,陈涛现在虽然不是那么缺钱,可是也不是特别的富有。所以必须要把盐产业做好,只要把这个产业做好,陈涛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钱。答应他们的承诺,自然而然就可以实现。

后面事实也证明陈涛的眼光没有错,他找了三个憨厚朴实的人,这三个人干活儿完全没有问题,很快。就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三个人带领其他人就把整个产业做好。接下来陈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用自己先进的知识,将盐的制作和提取用的更加的纯净,说白了一点儿就是制作出来的盐更加的精细。因为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盐才会得到更高的品质,也会有获得更好的销售渠道。有了好的品质,这样就不愁卖出去,毕竟盐这个东西属于硬通货,属于必需品。

解决了生产制作问题,现在就要解决另外一个运输和销售的问题。其实之前郑国栋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可是由于郑国栋他二叔和土匪勾结在一起,这个产业自然也就有人从中作梗。土匪已经被打散了,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或者叫做彻底消灭,所以这条运输的道路肯定不是特别的安全。陈涛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计策。既然去找土匪很麻烦,那就让土匪来找自己。这样的话就可以彻底将土匪消灭掉。

其实前段时间陈涛也派人去调查过土匪的行踪,希望能够找到土匪的踪迹,可是这群土匪现在都属于比较零散的,只找到了几个人,并没有找到大部队。陈涛想要彻底将他们除掉,太费时费力。于是趁他想了一个办法,陈涛让人在城里到处宣传,说自己将运送一批特别大的物资离开。需要找人做保镖。每人付予了高昂的费用。于是这件事情就在全城传的沸沸扬扬,所有人都以为这个东西很贵重物资很多。既然传得沸沸扬扬,所以来报名的人就不少。这些周围的村民都知道,土匪自然也不会不知道。这正是陈涛的计策,故意让土匪们知道这个消息。然后还有意无意的透露出自己运输的路线。

显而易见,陈涛这次想引手出动,然后再一网打尽。做了好几天的铺垫工作和宣传工作以后,陈涛觉得司机已经差不多到来了。首先找到了十几个庄稼汉这几个人也并非是年轻力壮,武艺高强的人,只是看起来稍微健康点儿,能做一点儿重活,陈涛就将他们带上。这些人其实就是为了麻痹土匪的。让土匪以为陈涛手下没有多少人。

在出发的前一晚上,陈涛大摆宴席,请了这十多个帮他护送物资的人。这件事情全都满城皆知,第二天一大早就十几个人便带上陈涛给他们准备好的东西,几车的盐,然后往蜀中方向,也就是成都方向运过去。陈涛早上还专门一路护送这一行人到了城门口。接着这群人便自己离开,陈涛也在大家的注视之下,返回了家中。

回到家中的陈涛并没有躺下休息,而是立刻换了一身衣服,带上了李必和其他几个兄弟。他们打扮成挑柴的还有卖柴的,反正就是挑着东西像是去远方赶集的人。他们走的路线和之前早上出发的那一群护送盐车的人。路线几乎相同,只是要比那一群人晚得多。在外人看来,这两拨人完全不相干。毕竟从这里往蜀中,往成都去的人特别多,所以也不会有太多人起疑心。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是陈涛故意安排的。两拨人之间的距离相隔的特别远。估计应该是至少有大半天的路程。而且陈涛为了小心起见,还专门安排一个兄弟。时时刻刻观察着之前押送盐那部队人的动向。第一天都是平安度过,什么事情都没有。

这个时候有一个兄弟问到陈涛:“老爷,我们这么做会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啊?万一土匪要是不来的话,我们这不是白忙活了吗?”

陈涛说道:“如果真的是白忙活了的话,那其实也是好事,就说明我们周边已经没有土匪了,我们后面的运送业务就很安全,但是我相信绝对不可能。不着急,这才第一天从这里到目的地有四五天的路程,所以我们拭目以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