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想成虎的猫 > 第8章 各有其能的一家人(5)

想成虎的猫 第8章 各有其能的一家人(5)

作者:画虎成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3 15:58:09 来源:书海阁

自行车拉了520斤文蛤的虎兵是怎么到家的,什么时候到家的,虎永刚并不知道,那时候他已经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他起床发现父母亲都不在家里,就去问爷爷虎海泉父母的去向。

爷爷告诉他,父亲上街卖文蛤了,母亲跟去帮忙了。

童年的虎永刚还很懵懂,他的关注点不是父母去做什么了,辛不辛苦他也不知道,他在意的是这次父亲出远门回来给他带了什么好吃的。

虎兵是一个非常疼爱孩子的人,不管是姐姐虎莉家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他都是一样喜欢。他每次出远门回来,都会带一些小零食给孩子吃。有时候是几块糖,有时候是几根麻花又或者是桃酥什么的,总之就是他回家的时候都不会空着手。

虎海泉笑骂道:“你这个细侯,只懂问你父亲有没有给你带好吃的,你就不知道心疼一下你父亲!”

不等虎永刚回话,他继续自顾自地说着,语气里满是骄傲却也是带着心痛:“你根本不知道你父亲昨天吃了多少苦!520斤文蛤啊,从那么远的海边拉回来,容易吗?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用自行车拉这么多东西的!你还想要好吃的,他哪有那么多时间和力气去给你买啊!”

此时的虎永刚不知道520斤是多少重,他没有概念,想来应该就是很重很重吧;从海边到家是多远,他也不明白,估计是很远的地方!这个事情知道的人不多,当时出去搞贩运文蛤就是偷偷摸摸的,不管是虎家人还是马家人都不敢大张旗鼓地去宣扬,只在私下里暗赞虎兵的厉害,也不知道看起来那么瘦弱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

那一路的艰辛只有马松涛最清楚,他是一起经历的。江海大地是平原,虽说路上没有什么沟沟坎坎的,但那时的农村都是简易的石子公路,骑行难度比后来的柏油马路要大几倍,而且经过的桥梁是有坡度的,只是骑自行车不拉东西的时候很轻松就可以上去,现在别说拉了520斤东西的虎兵根本没有力气骑上去,拉了300斤的马松涛也骑不上去。

每到一处桥梁的上坡路,两人都提前下车,其中一人把车停靠在路边的树上,去帮另一个人推车,二人合作把车推过桥,开始下坡的时候,就把车也停靠在路边的树上,二人一起返回,把另一个的自行车在推过桥,下坡的时候这个人就可以骑上走了。另外一个人去扶正自己的车子,通过下坡时的惯性,很轻松地也骑上自行车。

同样的操作,每过一座桥他们都要重复一次。以至于后来沿途有多少座桥,他们都是一清二楚。

在马松涛眼里,拉520斤已经是极限了,可第二天早上虎兵的神操作又刷新了他的认知。

虎兵早上带着妻子尚忠英一起去卖文蛤,二人协作把自行车推过了土路推上了公路后,在后座横放的装满文蛤的尼龙网袋上铺上了妻子的围裙,并叫她坐了上去,然后居然骑上自行车走了!

马松涛目瞪口呆之余,只有一个大大的“服”字!

老天不会亏待任何人!

老天爷这次给辛苦的虎兵带来的是一笔前所未有的丰厚报酬。

虎兵用5块钱的成本,拉回来520斤的文蛤,算起来还没有一分钱一斤。到菜市场以后,虎兵试着喊价“一毛钱一斤半”,居然没有人讲价。那时候的人们都朴实无华,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布票、粮票等票据还在使用中,人们还不知道可以讨价还价。物资匮乏的时候,难得一见的文蛤,让人一抢而光。虎兵忙着称文蛤,尚忠英胸前挂着一个布书包忙着收钱,二人忙得脚不着地。原本虎兵留了几斤准备带回去自己吃的,也被人买走了。

夫妻二人是带着满满一书包的钱回家的。到家后顾不上去吃饭,赶紧去数钱。虎兵从尚忠英手里接过书包,把里面的钱全部倒在了桌上,两人分坐两边,开始数钱。看起来一大堆的钱,基本都是角票甚至是分票,少量的一元、两元的,最大的十元面值没有见到。说起那时候的钞票,虎永刚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关于周总理是如何睿智的和外国人斗智斗勇的,故事里说:周总理出国访问,一个外国记者问他,你们中国有多少钱?面对明显刁难的问题,周总理不卑不亢的回答:我国的钱有十八元八毛八分,虽不多,但够用!

这个故事的真假无从考证,但是也说明了中国那时的钱所有面值加起来只有十八元八毛八分。所以,虎兵卖几分钱一斤的文蛤没有收到十元面值的票子一点也不奇怪。

票面虽小,虎兵夫妻一点也不嫌弃,清点起来乐在其中。半个多小时后,经过两人分门别类地统计,数了三遍之后确认:一共是34元6角!也就是说,虎兵花了五块钱的成本,赚到了差不多30块!按说是卖不到这么多钱的,文蛤这种贝类壳子里有不少的水分。从海滩上采到岸上开始,就会不定时地往外吐水。也就是说虎兵在海边把文蛤装上车的时候,是520斤,拉到家再过了一夜拉到菜市场,由于水分流失,就没有520斤了。这时候虎兵适合做生意的天赋就充分展现出来了。他卖出的价格是一毛钱一斤半,开始的时候他还一称一称地去称,后来买的人太多太多了,用称称来不及了,就改为一毛钱一小盆子。那个小搪瓷盆是带过去用来从尼龙网袋里舀文蛤上称的,现在直接省掉了称重这个程序,速度就快很多了。买的人看一盆子差不多也有一斤半,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虎兵心里是有数的,一盆子文蛤装多满才有一斤半,所以实际买的人一毛钱是买不到一斤半的。

一天就赚到了这样一笔巨款,整个虎家人都欣喜若狂。特别是虎兵夫妻,也不觉得累了,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干劲!要知道,当时尚忠英的三哥是城里大医院有名的医生,一个月不过50多的工资,在农村就更少了,一个壮劳力在生产队挣工分,一天才赚一毛钱,这也是在江海大地这样经济发达地区才能赚到,其他贫困地区想都不要想。

虎家刚刚吃完饭,马松涛满脸笑容地又来了,估计他也赚到了不少钱,来叫虎兵继续去海边。

两家人都很默契地不问对方赚了多少钱,遵循了那代人闷声发大财的传统。

有钱搞是虎兵最兴奋的事情,现在有了这个门路当然要继续搞下去,只要条件允许就不能停,至于人累不累那都不是什么问题,睡一觉力气就又有了!

马松涛和虎兵二人的马虎组合却一点都不马虎,说干就干,收拾停当,马不停蹄地又奔海边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