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幸运来临:彩票中了五千万 > 第198章 子冈玉

幸运来临:彩票中了五千万 第198章 子冈玉

作者:可能王呵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8-09 13:17:19 来源:书海阁

时间又过了三天。

王可他们一行人在东昌逗留、溜达着玩了两天。

在准备离开前一天晚上,也就是昨天,田永亮组局,他们宿舍八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次的团聚重逢。

毕竟下一次人再那么全,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随后,在今天上午和其他人相互告别,各自离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总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

王可也开着车,带着陈斌和张宇返回泉城,国庆假期还有两天就要上班了,也要回去歇一歇。

两个小时后。

他把两个室友送到所住小区,又自己开车回到景明花园。

看着车位上那辆宝马没在,就猜想苏紫琪肯定又在咖啡店了。

不料这次没有猜对,等他开门进屋,看到苏紫琪正在客厅打扫卫生、整理东西。

他关上门并询问道:“哎,我看着车位没有车啊,你今天没去咖啡店吗?”

苏紫琪看到男朋友王可回来,听到他的问题,就停下微笑着回答道。

“今天玉彤她们三个都在,我就没去,现在店也开业一个多月了,店员们都熟练了,也不用我们几个人都在。”

“然后车子我送到4S店保养了,明天开回来。”

“哦,行。”王可应了一声,突然又想起什么。

“哎对了,小琪,我让你给刘家祥刘老送去的那对玉佩他们怎么说,你拿回来了吗?”

“拿回来了,你那天打电话,我就回家从保险箱里找到,并了送过去,让刘老他们看完就带回来了。”

“刘老的那几位朋友也是玉器鉴定方面的大家,据他们鉴定这是一对明代后期的玉佩,玉质非常好,艺术价值非常高。”

……

“从玉佩的一些细节表现,他们也都倾向是出自陆子冈之手,但都没有给出十足的肯定。”

“不过现场鉴定会有人出价一千二百万,问我有没有出手的意愿,当时直接就被刘老婉拒了,说我只是替人拿来掌掌眼,没有卖的意思。”

王可闻言笑了笑,随口说道:“哈哈,看来有人想捡漏啊,我当时委托刘老找人鉴定的时候,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是陆子冈亲手雕琢。”

“但从时间来看,加上雕刻技法、刀工手法和暗款署名都符合其本人的制玉风格,即使不算陆子冈的名头,仅凭借雕工、玉质也是古代玉器里面的精品佳作,也能价值千万了。”

苏紫琪闻言应了一下:“对!他们都说是子冈玉里面的精品,只是出处不可查,还有一些方面有待考证。”

王可接着回复道:“这都是古玩行里的交流方式,说话不说满,给自己留一些回旋的余地,毕竟谁都有打眼的时候。”

“而且说太绝对了,也容易得罪人,最关键的是陆子冈本人作品存世量极少,市面上大多都是后世仿品,比较公认的几十件真品还都收藏在各大博物馆里。”

接着王可也给苏紫琪解释了一下。

子冈玉的仿品太多了,甚至都有很多明代仿制子冈玉,有些还能以假乱真。

这其中的原因,当时鉴定的时候,刘老的朋友鉴玉大师李明玉李老,也给王可讲了一下其中的历史。

子冈,也写作“子刚”,姓陆,出生于明代,是嘉靖、万历年间雕刻家,琢玉工艺家。

明代大画家徐渭在《咏水仙簪》中提到:“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锋尽终难似,愁煞苏州陆子冈。”

明末清初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里说:“吴中绝技,陆子冈治玉之第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其东苏太仓人,后迁居吴中,以琢玉为业,成为明代最为着名的能工巧匠,在华国玉雕发展史上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同时,陆子冈也是华国玉雕史上唯一一位坚持留名于所有玉牌作品上的艺术家,从此开了雕玉署名的历史先河。

也是第一位要求社会承认其艺术创作价值的艺术家。

尤其擅长平面减地之技法,能使之表现出类似浅浮雕的艺术效果,技压群工,盛名天下,还为皇家制玉,玉雕作品成为了皇室的御用品。

因为种种琢玉技艺、成就及名誉,被后世人称为一代“玉神”、“制玉圣手”、“琢玉业祖师爷”等等名头。

子冈玉雕的风格一改明代玉器的陈腐俗气,以精细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到玉雕艺术中去,把华国玉雕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历史记载,他雕的玉水仙簪,玲珑奇巧,细如发丝而不断,据传其人制牌也非常讲究,有所谓“玉色不美不治,玉质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的说法。

所制玉器作品多数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形成空、飘、细的艺术特色。

空,就是虚实相衬,疏密得当,使人不觉烦琐而有灵空之感;飘,就是造作生动,线条流畅,使人不觉呆滞而有飘逸之感;细,就是琢磨工细,设计精巧,使人不觉粗犷而有巧夺天工之感。……

其高超绝伦、巧夺天工的琢玉技艺,使得陆子冈被很多文人雅士视为上宾,他的玉雕作品在当时也深受皇室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追捧和喜爱。

现有所藏刻有陆子刚款的玉器,即使都是明代之物,风格也迥异,以器皿为多,有精工细作者,也有刻工粗率者。

这样看来,陆子冈可能因当时名气过大,已出现了仿品,后来就被当成了一种品牌的象征,成为高档玉器的代名词。

在当时明代就已有仿冒和盗用,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代甚至当今的玉雕业,所以仿品赝品众多,这就导致难以确切判定是否是其本人所雕刻的玉器。

王可说着话,带着苏紫琪来到书房,打开保险柜,拿出那对龙凤玉佩并说道。

“当时李老给出的估价是两千万以上,有喜欢的甚至更高。”

“因为它是成对玉佩,顶级的和田白玉籽料,细腻油润,题材也是龙凤制式,在古代封建时期都是非常罕见的,多为皇家贡品。”

“再加上高超的琢玉技艺、独特的雕工、精美的寓意图案,整体风格生动传神,气韵十足,高雅脱俗,精妙绝伦。”

……

“你感觉怎么样?”

苏紫琪听到男朋友王可的问题,随口回应道:“哈哈,我也不懂玉石啊,看着是挺好、挺精美的。”

王可闻言嘿嘿一笑:“我也不懂,我是现学现卖,听李老他们之前说的,咱可没那个艺术细胞和文化水平。”

接着又说道:“你猜猜我是从哪得来的,花了多少钱?”

苏紫琪一看面前王可的表现,一脸禁不住的笑意,也是比较好奇,于是不确定的猜测道。

“不会是你在什么地方捡的漏吧,花了几百、几千,还是几万块钱啊?”

看着苏紫琪那么好奇,王可也没有兜圈子,直接大笑着表述道。

“哈哈哈,让你想破脑袋,你都猜不到,这对价值不菲的玉佩是没花钱,买东西附带的,而且买的时候,你也在旁边。”

王可这样一说,苏紫琪更加好奇了,脑海里也在回忆:“我也在旁边吗,那我对玉佩怎么没有一点印象?。”

“行了,我也不保持神秘了,直接告诉你吧,这就是在……”

王可对苏紫琪解释了一下玉佩的来历。

“你是说上年,咱们去东昌找你这次结婚的那个室友,买的工艺纪念品,那个属相马肚子里面藏的吗?”

“对,我摆弄的时候,也是巧合发现了异样,于是就好奇撬开了,里面就藏着这对玉佩。”

说着,王可拿着龙凤玉佩向着苏紫琪示意显摆了一下。

“你这……”

“这运气也太好了吧,真的是让人没法形容了。”

苏紫琪倒是没有怀疑什么,只能感叹自己男朋友的运气真的是太好了。

一对价值连城的玉佩就这样得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