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回忆三十年,我只喜欢平淡生活 > 第257章 最终人选

回忆三十年,我只喜欢平淡生活 第257章 最终人选

作者:小胖说几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4 12:42:19 来源:书海阁

曲工见我和久哥敢做出死保#3炉的保证,他心里也莫名的有了一些轻松。

新炉老炉,只要能保住一个,就不是问题。

更何况,在新炉那边,还有几个班长、值长坐镇,出现再大的问题也能处理好。

“那还差俩司炉,用谁比较好?”

曲工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不适合我们这些司炉来回答。

甚至,就连新当上班长的两人都不适合。

果不其然,看始终没人提出意见,曲工直接点了张班长的名:

“老张,你说说。”

张班长想了想,试探的问道:

“明明行不行?”

“明明也是老人,干助手的时间也有十几个年头了,该提一步了。”

曲工摇了摇头:

“不行,换一个!”

张班长皱了眉:

“换?换谁?你要的两个名额,满打满算也就只能找出明明一个,再说你说不行,他自己也说不行吗?”

“人是会变的,不要总拿老眼光去看现在的任何人。”

曲工沉思了一会,模棱两可的说了一句:

“我再考虑考虑吧。”

“最后这个司炉位置,还有谁能行?”

小川拿着手机,上面是仅剩的锅炉专业的名单,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最后试探的问了一句:

“傻通子怎么样?所有人我都看了,只有他还算合适。”

曲工环视了我们所有人一圈,问道:

“他之前是跟着谁的?什么岗位?”

我抬了抬手:

“跟我的,#3炉巡检。不过他之前当过副司炉,上次岗位变动的时候撤下来了。”

“本来吧,这个司炉最合适的是大熊……”

曲工苦笑了一下:

“看看吧,实在没人就是傻通子了,大熊……挺可惜的!”

大熊这人啊,其实真的挺可惜,论经验也好,论能力也好,在这一行中算是不差的人选。

可惜啊,他的意外离世……

这种时候,行与不行只不过是管理者的一句话,专业领导能信任,不行也是行。

也算是矬子里面拔大个吧!

这个差不多就是最终名单了,最后的两个人,暂时算是空缺,但是差不多应该就是提名的两个人了,只不过还要等最后的考究。

短暂的会议结束,张班长叫住了我:

“明旭,走去找明明。”

明明原来是三班的老#1炉助手,换到新厂后,他先是去了除尘、双脱当了一段时间的值班员,后来又提到了副司炉的岗位上。

他最初来单位的时候,和张班长、曲班长他们算是一批人,只不过性格使然,一直没走起来。

也是因为他的一些性格、习惯,让一直给他当班长的曲工不太重视。

不过,他却是一个很不错的朋友,对我们这些年纪小的哥们,也相当的照顾。

小会议的情况,必须要通知他一声,自己去复制大少的行为也好,去活动也好,这两个位置他一定要拿在手中一个。

这已经无关乎他能不能干这个岗位了,已经涉及到了脸面问题了。

作为入行二十多年的人,已经有不少后来者都走到了他的前面,如果抓不住这次的机会,以后可不会有这么好又这么巧的机会了。

而明明,以后也很难在专业里面抬起头。

找到了守在柴油炉旁烧洗澡水的明明,张班长有话直说:

“赶紧去找曲工,还剩两个司炉位置,拿下一个。”

明明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闻言轻轻的摇了摇头:

“不用找了,之前去找过,他说再看看。”

张班长皱眉道:

“那就找张总,跟大少似的,曲工不认可你,你就拿出点魄力来。”

曲工对明明始终都是不信任、不认可的态度,总觉得明明不适合坐在司炉的岗位上。

这是曲工的缺点之一,第一印象会一直影响他的判断,哪怕那人有了改变。

我和老张,劝了明明十几分钟,最后明明没经得住我们俩的轮番劝导,决定自己去找张总。

重复大少的行为,自告奋勇。

三人走回更衣室,张班长低声对我说了一句:

“告诉傻通子,活动活动。”

我轻轻点了下头,明白他的意思,也知道按照傻通子的性格,是不可能和其他人一样自告奋勇的。

晚上下班,我拉着傻通子上了车,回家的路上,陈明利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他也决定上进一步。

提岗就会提高工资收入,没人会拒绝。

第二天上午,司炉名单最终确定了下来。

最后的两个名额就是被提名的二人,四个班组的12个司炉齐了,剩下的副司炉、巡检就都好办了。

有人离职,专业的人员就必须要补充,新人去当巡检,不会有什么困难,简单的培训就可以。

副司炉也有之前留下来的巡检员和原来的副司炉,工作时间不短的巡检,也算是有机会能上进一步。

千疮百孔的锅炉专业,被曲工和张总修修补补的总算凑齐了人。美中不足的是,新加入的员工完全是零基础进入工作岗位,培训他们的任务就交到了老员工手上。

同时,单位再次找了当初的倪老师公司,找来了培训团队。

深造老员工的技术能力,同时给新员工提供一次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就是不知道,这种培训有多大的作用,能让多少新人真正的入行,又能给多少老人带来提升。

培训的学习,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给我们锅炉讲课的倪老师,讲的都是曾经讲过的话题,枯燥而无味。

不管是新人老人,对这种培训课程的兴趣都不大,但也有个别的员工听的津津有味。

至于一些我们提出的问题,倪老师也没给出确切的答案。

毕竟他是老师出身,研究做的再好再深,面对实际上的操作,也不一定能有什么好的提议和解决方案。

我在后面,听着他翻来覆去的讲过往,时不时的还说些无关的趣事,我只觉得他是黔驴技穷了,已经很难拿出什么有新意的东西了。

培训的时间差不多有一个星期,个别有心思的新人有了提升,入了门,但也都是理论上的了解。

至于老员工,提升的程度有限,直到最后的一天培训课,倪老师才说出了他的目的。

每个班组配备一个保运人员,由他们公司来配给。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的失笑了一下。

图穷匕见啊,培训也好,配给保运人员也好,无非就是从中获利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